趙 靜
張家口市萬全區(qū)中醫(yī)院 河北省張家口市 076250
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應用于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篩查中的意義分析
趙 靜
張家口市萬全區(qū)中醫(yī)院 河北省張家口市 076250
目的:探討分析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用于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篩查中的意義。方法:收集我院婦科門診2016年6-12月就診的宮頸疾病患者426例,行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陰道鏡檢查、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TCT)及組織病理學檢測。結果:在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篩查的靈敏度對比中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陽性率最高,達80.85%,陰道鏡為71.27%,TCT低為70.21%。結論: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在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篩查中高度敏感,可降低漏診率。
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敏感性
宮頸癌發(fā)病率正在逐年升高,發(fā)病患者中年輕女性也越來越多見,嚴重威脅著廣大婦女的身體健康。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有學者提出宮頸癌的發(fā)病與人乳頭瘤病毒關系密切,目前大量的研究也已經(jīng)充分證實這一觀點。本研究通過對我院426例宮頸疾病患者采用不同檢測方法,旨在探討分析在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篩查方法中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的重要性。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婦科門診2016年6~12月就診的宮頸疾病患者426例?;颊吣挲g19~69歲,平均(34±5)歲,均有白帶增多、或接觸性出血癥狀。排除標準:有宮頸手術史、陰道感染者。
1.2 檢測方法
對參與研究的426名患者行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陰道鏡檢查、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TCT)及組織病理學檢測,記錄檢測結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1)患者TCT檢查與宮頸組織病理學結果:經(jīng)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CINⅠ患者有94例,TCT檢查診斷≥LSIL患者有66例,所以采用TCT檢查≥CINⅠ的靈敏度為70.21%(66/94),詳見表1。
表1:患者TCT檢查與宮頸組織病理學結果(n)
(2)患者HPV DNA檢查與宮頸組織病理學結果:HPV DNA檢查診斷≥CINⅠ的靈敏度為80.85%(76/94),詳見表2。
表2:患者HPV DNA檢查與宮頸組織病理學結果(n)
(3)患者陰道鏡檢查與宮頸組織病理學結果 采用陰道鏡檢查診斷宮頸病變≥CINⅠ的靈敏度為71.27%(67/94),詳見表3。
表3:患者陰道鏡檢查與宮頸組織病理學結果(n)
宮頸癌屬于感染性疾病,與HPV的感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國內(nèi)外大量研究證實,宮頸癌通過一系列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是可以達到完全消除的。如果能早些發(fā)現(xiàn)患者感染人乳頭瘤病毒,并積極的給予相應治療,就能夠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并且顯著改善宮頸癌患者的預后。
目前,臨床上用于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篩查方式主要有TCT、陰道鏡、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等。TCT在婦科門診中應用較多,經(jīng)過技術改進之后,出血、雜質等對診斷準確性的影響在不斷下降;電子陰道鏡在診斷宮頸濕疣、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等疾病時具有正確率高的優(yōu)點,配合碘試驗可顯著降低漏診率,但卻容易漏診宮頸管部位的病變,且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較高;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操作簡單,作為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普遍應用的檢測方法,具有診斷率高、無損傷等優(yōu)點。三種方法在婦科應用普遍,為尋求更加科學、高效的篩查方法,本研究對我院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了診斷靈敏度的對比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篩查方法的靈敏度對比中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陽性率最高,達80.85%,陰道鏡為71.27%,TCT為70.21%。
綜上所述,在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篩查的方法中,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的診斷率最高,值得推薦應用。
[1]張龍華,陳京芳.常用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篩查方法對比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08):1154-1156.
[2]林小娟,趙霞.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3,29(03):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