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繁杰 Kong Fanjie 湯巧香 Tang Qiaoxiang
將生產景觀嵌入老年公寓
■ 孔繁杰 Kong Fanjie 湯巧香 Tang Qiaoxiang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內心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從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方面分析,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和生活規(guī)律的把控,找到能夠緩解上述矛盾的一種設計方法。介紹了生產景觀、老年公寓的基本內涵,挖掘生產景觀與老年公寓景觀設計在文化、環(huán)境、經濟、自然等方面的內在關聯,并深入分析將生產景觀嵌入老年公寓的意義及設計原則,以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為設計思路,繼而營造以老人身心健康為本的居住區(qū)景觀。
生產景觀;老年公寓;基本內涵;設計原則
中國的老齡化有著老齡人絕對數大、老齡化速度快、國家福利體系缺乏的特點,就此國情而言,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水平決定了養(yǎng)老在近期內不可能社會化,居家養(yǎng)老將是主要的養(yǎng)老模式,設計應當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達到支持居家養(yǎng)老的目的。在中國老齡化程度高、空巢化及人多地少的情況下,中國養(yǎng)老服務設施要走集約化道路。而將生產性景觀嵌入老年公寓,使老年人的養(yǎng)老具有更大的適應性,不僅能夠排解老人的孤獨感,而且付出的社會成本較少[1]。
一些娛樂活動的前提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例如購物、音樂會等,但是對于中國的老人而言,或許因為經濟基礎薄弱,或因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而產生太多的顧慮不敢花錢,因此可選擇的娛樂健身項目比較單一。老年公寓作為老年群體最為集中的空間,應積極引導老年人參與娛樂活動,而將生產景觀嵌入老年公寓,既滿足了老年人的健身娛樂功能,又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1.1 生產景觀
生產景觀作為人們進行生產活動與自然資源綜合作用的產物,是一種有生命、有文化、能長期繼承、有明顯物質產出的景觀[2—4]。它是除了具有一般景觀的觀賞和生態(tài)價值,還能勾起人們對生活習俗與傳統(tǒng)文化回憶的景觀。
在本文中所探討的生產景觀類型主要是以農業(yè)景觀為基礎,將農產品及農業(yè)活動作為設計要素融入到老年居住區(qū)景觀設計中,利用生產景觀來改善居住內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同時,為居住區(qū)內老年人提供優(yōu)質的生活農產品,如蔬菜、瓜果、谷類等,是兼具觀賞、豐產和體驗功能的一種園林景觀類型。
1.2 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又稱老年住宅,是一種基于適老化住宅為有養(yǎng)生需求人群及老年人提供適宜養(yǎng)老的住宅、設施以及服務,滿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老年公寓既能體現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又能享受到社會提供的各項服務。它是中國實現居家養(yǎng)老、社區(qū)養(yǎng)老與機構養(yǎng)老相結合等社會化養(yǎng)老的有效載體和實現形式[5-6]。
1.3 嵌入的內涵
1.3.1 嵌入的基本概念
嵌入即鑲嵌,是指將一物體嵌在另一物體中;也指某一事物深深地融入到某種空間、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本文中的嵌入式即通過構建新的空間嵌合方式,使居住區(qū)空間呈現為一種持續(xù)有機的狀態(tài),從而達到生態(tài)宜居的老年公寓。
1.3.2 嵌入的意義
“鑲嵌”為生物流流動提供了通道和途徑,通過新元素的嵌入塑造了更加多樣的生物棲息場所,增加了城市的生物多樣性。不同空間的鑲嵌是生態(tài)滲透及擴散結構形成的前提,不同元素的嵌入能夠增強空間異質性,從而優(yōu)化景觀空間格局。在居住區(qū)的景觀營造時,景觀格局決定景觀功能[7],不同景觀的相互交叉不僅有利于內部效益,而且有利于城市生態(tài)格局優(yōu)化、景觀品質提升、文化遺產的傳承等為老年公寓服務的外部效益。
2.1 老年人對田園生活的依戀
越來越多的農田、果園和菜畦被城市景觀所取代,但城市的老年人卻一直懷揣著對田園生活的回憶與向往。東晉詩人陶淵明就將對田園的依戀表達得形象而貼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相比于花園式的美麗與浪漫,中國人房前屋后的菜園更接地氣和富有人情味。種菜作為農耕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中國人賦予了豐富的含義:它維系著濃濃的親情,勤儉的生活方式和鄉(xiāng)土的味道。直到今天,愛種菜這一傳統(tǒng),仍在民間被發(fā)揚光大。
2.2 老年人農耕意識濃厚
生活中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小區(qū)的綠化帶上長滿綠油油的青菜,甚至一些還沒有徹底規(guī)劃好的道路兩邊也會看到城市“老農夫”的身影。之所以有這樣的場景是因為一些社區(qū)的老人因閑在家里悶得慌,而又沒有自己的土地,只能紛紛拿起鋤頭去公共的土地上開地種菜。千百年來,中國人篤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中國一直以來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由此而孕育的農耕意識進入骨髓。然而,中國歷史上災荒頻繁發(fā)生,近代以來發(fā)生過不下10次的大饑荒,這更加深了國人對于土地的追求和珍視。
2.3 種菜傳統(tǒng)在現代傳承的實例
2.3.1 國內實例
近年來,老年人愛好種菜的習俗逐漸從農村走向城市,一支“種菜大軍”席卷全國各大小城鎮(zhèn)。從陽臺、屋頂到公路,甚至是建筑工地,菜地幾乎無處不在。圖1為杭州城鄉(xiāng)結合部的一位老人住進統(tǒng)一改建的樓房后,她雖然失去了土地,但仍然丟不掉愛種菜的習慣,于是把樓頂開辟成了蔬果園。
2.3.2 國外實例
在國外的耶魯大學,不少中國留學生的父母在學校社區(qū)內開墾菜園的事被廣泛報道,這些來自中國不同城鄉(xiāng)地區(qū)的留學生父母,有著共同的愛好:種菜。中國人即使遠離了田園和土地也忘不了種菜,他們通過菜園結識朋友,并且能夠吃到新鮮的家鄉(xiāng)蔬菜(圖2)。因此,種菜也不僅僅是種菜這樣一件簡單的事了,它被賦予了健康、鄉(xiāng)愁、傳統(tǒng)親情等等復雜而又細微的情感。
圖1 杭州居民將樓頂開辟成蔬果園
圖2 中國留學生父母在耶魯菜園勞作
以采摘園為物質載體對生活習俗進行展示,是在新居住條件下的一種形式,而將生產景觀嵌入老年公寓正是為其提供了恰當的表達方式。采摘園不僅能夠促進老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夠為老年人提供相互交流的綠化空間。
3.1 生態(tài)價值
將生產景觀嵌入老年公寓既有觀賞價值、實用價值和文化價值,還不破壞林木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構建節(jié)約型綠化空間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體現[8]。
3.2 增強鄰里關系
老年公寓中的老年人可能互不認識,生產性景觀是老年人在現代生活空間里發(fā)展出來的最有可能的一種社交文化。生產性景觀以其體驗收獲的特點,深受老年人的歡迎,在健身的同時,又能與其他老年人勞作交流。將生產性景觀嵌入老年公寓,不僅能夠增強居住鄰里關系,從而建立一種鄰里互助體系,使社會關系網絡更加穩(wěn)定,而且能夠增強居民對居住區(qū)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3.3 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
老年人退休之后生活和以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從每天忙碌的上班族開始變得清閑,休閑時間增多卻覺得無事可做。這種角色的轉變、與社會與工作的剝離使得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獨與空虛,照此下去,這種精神上的失落感對老人的身體健康十分不利。將生產性景觀嵌入老年公寓,可以使老人親身感受蔬菜瓜果的生長過程,了解其生產技術并能夠親自動手采摘蔬菜和瓜果。老人在種植生產性景觀的同時,可以學到種植知識,體驗到親自動手的快樂,獲得很好的休閑效果。這樣老年人有了體驗性的活動,既有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又可給孤獨的老人帶來心靈慰藉。與此同時,生產景觀所特有的食用價值,不但能使家庭的老人食用到新鮮的蔬菜,也可以體驗收獲的快樂,從而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指數。
3.4 經濟效益
老年公寓中的生產性景觀具有生態(tài)、游憩和社會文化等綜合功能,其供給居民的新鮮蔬菜也兼具經濟效益。生產性景觀可采用“承包責任制”歸個人管轄,因此物業(yè)可以節(jié)約維護小區(qū)環(huán)境的成本,從而減少公寓內居住人群所繳納的物業(yè)管理費。
在老年公寓構筑一定的具有藝術性、文化性、體驗性、公益性的綠色空間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9]。對于生活在都市的老年人而言,傳統(tǒng)的農耕方式很難在城市呈現,老年人有懷舊的心理,通過種植五谷雜糧,正好能夠體驗到耕作的快樂。如何利用生產性景觀,發(fā)揮其在居住區(qū)景觀中的生態(tài)效益、觀賞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十分值得探討的。
4.1 設計手法藝術性
用藝術手法將生產景觀融入老年公寓,創(chuàng)造出可觀、可采、可食的藝術景觀空間,借以滿足居民社會生活,使老年人可游、可觀、可品,達到一種精神的慰藉和內心的滿足。例如利用西紅柿、黃瓜和甜椒等紅、綠、黃等不同顏色品種的瓜果蔬菜,通過不同形式的合理搭配,讓生產景觀成為藝術化的景觀形式創(chuàng)造出色彩斑斕的田園景觀,使其成為一個服務于老年公寓生態(tài)環(huán)境、兼顧經濟與健康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場所。
4.1.1 運用文化創(chuàng)意營造藝術性
例如,浙江杭州余杭區(qū)良渚鎮(zhèn)的“農夫樂園”,深挖文化創(chuàng)意:普通的農作物有了卡通形象,樂園中隨處可見傳統(tǒng)農屋展示,農業(yè)耕種與節(jié)氣匹配游戲及情景劇表演展示了中華五千年農耕文化(圖3)。老年公寓的生產景觀也可以通過這樣的表現形式,融合傳統(tǒng)的文化,營造具有文化創(chuàng)意的生產性景觀。
4.1.2 運用科技創(chuàng)意營造藝術性
例如,杭州灣畔都市菜園,依靠科技創(chuàng)意,塑造出許多實用、藝術化的立體栽培景觀:將多種瓜果蔬菜培養(yǎng)成單株冠幅25~120m2的巨型“蔬菜樹”;還有小如麥克風、形如生梨的迷你南瓜,已然成為一件件賞玩性極強的藝術品(圖4)。公寓內的老年人也可以通過學習這樣的栽培技術,營造出或大或小的具有科技創(chuàng)意的生產性景觀,讓其成為老年人感受現代科技的載體。
4.2 人文關懷
圖3 文化創(chuàng)意的生產景觀
圖4 科技創(chuàng)意的生產景觀
在進行老年居住區(qū)的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對老年人的心理和生活習慣充分關懷與研究,遵循老年人的感知作為設計依據,以滿足居住區(qū)人群的生活特性和精神需求。由于年齡不同與心理差異,存在的經歷不同,所以人群需求與事物偏好也有所不同[10]。例如老年人喜歡種植可以食用的瓜果蔬菜類植物,青年人因為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照料這些生產景觀,所以偏好種植觀賞性強的花卉草本。
4.3 營造多品種周年采摘園
4.3.1 多品種周年采摘園概念
多品種周年采摘園是指一年中的每個月均有一個以上品種的瓜果蔬菜供人食用。它與單一性采摘園相比,具有品種多樣性,采摘時令瓜果蔬菜周年連續(xù)性和采摘周期長等優(yōu)點[11]。
4.3.2 土地規(guī)模
多品種周年采摘園的種植面積可以根據小區(qū)居民的人口規(guī)模、愛好種植的老人想租賃的種植面積來綜合計算。多品種周年采摘園按照每個月2~3個品種可供采摘,每個品種0.5畝(334m2)計算,大約需要12~18畝(約0.8~1.25hm2)土地規(guī)模。每畝可分為10塊,也就是平均每戶的1~2位老人有1分地(66.7m2),可滿足120~180戶愛好種植老人的需求。一些品種的種植可以橫跨2~3個月的時間,因此可以節(jié)約一部分土地的安排,可用作建立老年人勞作休憩區(qū)。
4.3.3 與現代科技結合
有些品種由于所處地區(qū)的氣溫、降水等氣候條件或土壤條件的限制,一般在露地條件下實現全年內每個月有一個品種以上的瓜果成熟較難實現,鑒于這種情況,生產景觀可與現代的科技結合,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免受季節(jié)的限制。按照品種分區(qū)可分為蔬菜區(qū)、瓜果區(qū)、藝術采摘區(qū),以先進的現代種植技術加以不同的栽培架式組合,營造出不同形式的組織空間,形成集科學與藝術于一體的采摘空間。例如可用葡萄、絲瓜等藤本瓜果,沿著園區(qū)的道路營造綠色景觀長廊,這樣既符合攀緣植物生長的特性,又能為人們提供納涼休息的場所。
4.3.4 品種選擇
為保證瓜果蔬菜采摘的周年連續(xù)性,蔬菜瓜果品種可栽培辣椒、黃瓜、西紅柿、西葫蘆等生育期相對較長的品種;為保證品種和顏色的多樣性,可以搭配一些顏色多樣的葉菜類植物,如甘藍有綠色和紫色,花椰菜有白色和綠色等;也可種植一些野菜品種,既能豐富植物的品種,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
多品種周年采摘園種植的品種可分為蔬菜類和瓜果類。蔬菜類可種植:油麥菜、菠菜、西紅柿、馬鈴薯、辣椒、花椰菜、甘藍、蘿卜、胡蘿卜、豆角、絲瓜、大白菜等品種。瓜果類可種植:櫻桃番茄、葡萄、草莓、黃瓜、甜瓜等品種。
因多品種周年采摘園種植品種較多,需要專業(yè)技術人員來協(xié)調品種的種植區(qū)域、種植時間和種植方式,可以通過成立種植技術委員會來指導老年人種植,而委員會的技術人員可聘請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做顧問,也可從老年公寓中尋找以前干過與種植技術相關工作的退休老人。
4.4 “公益性”而非“盈利性”
將生產性景觀嵌入老年公寓是以“公益性”而非“盈利性”為導向的[12]。也就是說,將生產性景觀嵌入老年公寓是為居住區(qū)的老年人提供福利,而不要成為開發(fā)商斂財的一種方式。同時還要強調的是,既然是為了居住區(qū)的福利,小區(qū)內的各種人類活動、人工設施和土地利用也都應該以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價值觀作為設計的前提。開發(fā)商可以將出租土地劃分為若干小塊,為老年人提供優(yōu)質的蔬菜種子,以及給老年人配備專門的農藝師進行種植指導等服務。在開發(fā)商將種植生產性景觀的土地或其他種植器械對老人出售或租賃時,也不要為了斂財而收取過高的費用。
4.5 秉持“權責制”平衡的方針
在采摘園的管理過程中,應當秉持“權責制”平衡的方針,通過建立“生態(tài)補償專項基金”和“居住區(qū)發(fā)展專項基金”等方式,形成生產性保護與自我管理的良性互動局面。種植體驗區(qū)可實行承包責任制的方式:居住區(qū)物業(yè)和居住區(qū)承包者簽訂承諾書,物業(yè)和承包者共同維護生產景觀。小區(qū)業(yè)主可以成立種植協(xié)會,通過協(xié)會與農林單位聯系,舉辦一些有關種植的學術講座或者相關技術指導與活動,加強信息的交流。
居住區(qū)中的生產性景觀有別于假山、噴泉、花卉等其他類型的觀賞性空間,它能夠為老人提供第一性生產、保護及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及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資源等幾個層次的功能,體現了園林滿足居住人群本質意義的需求。其空間特質及其表達,充分表明了園林既承載人們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滿足居住人群特有的活動需求,又同時滲透其精神空間。大面積的人工綠化需要濃墨重彩的生產景觀調劑,使其相得益彰。
將生產性景觀嵌入老年公寓并不意味著放棄原有的居住區(qū)景觀設計方法,而是為居住區(qū)規(guī)劃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與途徑。將生產性景觀嵌入老年公寓是傳統(tǒng)與文化的交匯,是生態(tài)與藝術的凝聚,是時間與空間的融合。通過現代居住區(qū)設計的整合,實現從單一形式景觀綠色元素的居住區(qū)向多元化復合型空間綠化形式的轉變,形成觀賞采摘一體化的城市景觀格局,最終通過構建特色居住區(qū)來傳承人們的生活習俗與文化傳統(tǒng)。
[1]姜睿,蘇舟.中國養(yǎng)老地產發(fā)展模式與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2(10):38-39.
[2]趙瓊,解勛.生產性景觀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4):16-17.
[3]徐莧.中外生產性景觀的概述[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2(3):24-25.
[4]何鵬,唐賢貢,張起等.生產性景觀中植物的應用與分析[J].綠色科技,2014(11):118-119.
[5]姜睿,蘇舟.中國養(yǎng)老養(yǎng)生地產:內涵、前景與開發(fā)策略[J].華東經濟管理,2012(12):44-45.
[6]馬月.居住區(qū)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基本原則[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15):270-271.
[7]王旭麗.觀光農業(yè)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4(3):18-19.
[8]黃艾,祝志勇.枯樹在景觀中的應用[J].中國園林,2014(8):77-78.
[9]張信思,劉明輝,趙麗娜.“廣場舞矛盾”與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的規(guī)劃[J].中國園林,2014(8):112-113.
[10]文瑞龍,譚向東,熊孜.談室內設計中人與物兩大要素之間的相互關[J].山西建筑,2014(28):09-10.
[11]趙洪.綜合性周年觀光采摘園瓜果品種規(guī)劃設計實踐探析[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7):259-260.
[12]楊銳.論中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中的九對關系[J].中國園林,2014(8):6-7.
Embed Production Landscapes into the Apartments for the Elderl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iving space and inner needs of the elderl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aspect of senior citizen' 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we may fi nd a design that can alleviate above contradictions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ife patter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production landscape and senior citizens' apartment, explor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e landscape and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old-age apartment in culture,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nature; and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 of embedding the producing landscape into senior citizens' apartment. We take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elderly as design guidance and then created a residential landscape oriented by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production landscape, senior citizens' apartments, basic connotation, design principles
2016-09-20)
孔繁杰,天津城建大學碩士研究生;湯巧香,天津城建大學風景園林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