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霞
(大慶龍南醫(yī)院內分泌科,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數(shù)字感覺震動閾值測定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的臨床應用
張云霞
(大慶龍南醫(yī)院內分泌科,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目的 評價數(shù)字感覺震動閾值測定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選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NP)患者300例,隨機分為二組,其中對照組(150例)給予依帕司他藥物治療,實驗組(150例)給予依帕司他聯(lián)合硫辛酸藥物治療,二組治療前后給予數(shù)字感覺震動閾值測定,研究VPT測定數(shù)值治療前后的差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VPT測量值在二組治療后有所降低,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可以更好的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震動覺。結論 數(shù)字震動感覺閾值測定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評價中具有重要價值。
數(shù)字感覺震動閾值測定;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應用
糖尿病神經病變最常見為慢性肢端對稱感覺及運動性神經病,我們常稱之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據(jù)統(tǒng)計,40%以上的糖尿病病具有神經病變的體征。
糖尿病神經病變發(fā)病可以很隱匿,早期沒有臨床表現(xiàn),但是神經傳導速度的減退和異常在臨床無癥狀時就早已經存在。有些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早期階段是可逆的。
2013年~2015年于大慶龍南醫(yī)院內分泌診室收治的DPN的病患隨機分組給予藥物干預及治療,應用數(shù)字感覺震動閾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評價,比較藥物干預治療前和治療后VPT測定數(shù)值的變化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3年~2015年于大慶龍南醫(yī)院內分泌診室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300例,隨機分成二組,其中對照組(150例)采用依帕司他藥物治療,實驗組(150例)采用依帕司他聯(lián)合α-硫辛酸(ALA)藥物治療。入選病例的診斷標準:糖尿病診斷成立,并且診斷糖尿病時或之后有神經病變表現(xiàn);臨床癥狀體征與DPN表現(xiàn)相符;有麻涼痛等,以下5個篩查(生理踝反射、淺表針刺感、震動深感覺、壓力觸覺、溫涼感覺)中任1個異常;無臨床癥狀的病患,5個檢查中任2個異常,可以診斷臨床DPN。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經病變,如頸腰椎病變(神經受壓、椎管及頸腰椎退變)、腦梗死、吉蘭-巴雷綜合征,排除嚴重動靜脈血管性病變(靜脈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鑒別藥物尤其是化療藥物引起的神經毒性作用以及腎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謝毒物對神經的損傷。
1.2 檢測方法:VPT是其中最常用的定量評價指標之一[1]。目前常用的診斷標準:10 V<VPT<15 V,提示臨界DPN;VPT16 V~25 V,表明有輕中度DPN,并有發(fā)生神經性潰瘍的中度風險;VPT>25 V,表明有嚴重的DPN,并有發(fā)生神經性潰瘍的高度風險。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臨床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判定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對照組:男患者89例、女患者61例,平均年齡(51.70± 8.96)歲、體質量指數(shù)(24.45±3.78)kg/m2、糖化血紅蛋白(5.79 ±0.36)%、病程(10.12±2.13)年;治療組男患者92例、女患者58例,平均年齡(48.90±6.70)歲、體質量指數(shù)(24.56±2.97)kg/m2、糖化血紅蛋白(5.86±0.29)%、病程(10.37±1.98)年;二組資料在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糖化血紅蛋白、病程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二組具有可比性。見表2。二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分別行數(shù)字感覺震動閾值測定,其中對照組和實驗組治療前后VPT均有所降低(P<0.05),且實驗組(P<0.01)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后VPT差值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慢性疾病,病變常累及周圍神經,非單因素所致,有代謝學說、缺血缺氧學說、神經營養(yǎng)障礙學說,現(xiàn)階段認為DPN發(fā)病機制在血液供應受損和高糖導致神經內部病理生理改變[3-5]。氧化應激是血管內皮神經受損的關鍵因素。多因素治病性,故早干預早治療,以緩解臨床癥狀,延緩神經病變進展。DPN治療包括良好的控制血糖,針對DPN患者用胰島素。針對DPN確診,臨床簡單篩查方法的精確性和可重復性較差;神經活檢有創(chuàng),不易開展;電生理價格貴,精密度高,需要專業(yè)技術人員操作。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年齡(歲)BMI(kg/m2)HbA1c(%)病程(年)男/女比例對照組51.70±8.9624.45±3.785.79±0.3610.12±2.13150(89/61)實驗組48.90±6.7024.56±2.975.86±0.2910.37±1.98150(92/58)
表2 兩組VPT測定情況()
表2 兩組VPT測定情況()
注:☆P<0.05,△P<0.01
10 V<VPT<15 V16 V<VPT<25 VVPT>25 V亞臨床DPN輕度中度DPN重度DPN病例數(shù) VPT降低病例數(shù) VPT降低病例數(shù) VPT降低對照組 49 3±3.153 5±4.248 3±3.7☆病例數(shù) VPT降低病例數(shù) VPT降低病例數(shù) VPT降低實驗組 43 4±3.3☆56 7±4.6△50 4±3.8△
VPT檢查在DPN診斷中受到關注[6],此檢查無創(chuàng),對震動深感覺進行量化評價。研究采用α-硫辛酸ALA及依帕司他治療DPN,ALA是抗氧化應激藥,可降低神經組織脂質氧化,增強神經因子作用,抑制醛糖還原酶,阻止神經結構被破壞。國內外研究證實,ALA可改善DPN麻涼痛癥狀,改善神經傳導速度。依帕司他抑制醛糖還原酶、糖基化產物、蛋白激酶C、氨基己糖通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而發(fā)揮作用。研究顯示ALA聯(lián)合依帕司他治療DPN,病患的震動深感覺測定有所改善。VPT在DPN藥物治療中有良好應用前景。
[1] 舒毅,陳幼萍,曾春平,等.震動感覺閾值測定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潰瘍風險[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7):1094-1096.
[2] 徐冬巖,王清,黃麗紅.數(shù)字震動感覺閾值檢查早期診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的意義[J].中國老年學,2010,30(16): 2283-2284.
[3] 高明松,梁玉,譚燚.糖痹安浴足對糖尿病患者震動感覺閾值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1):240-242.
[4] Nebbioso M,Pranno F, Pescosolido N.Lipoic acid in animal models and clinical use in diabetic retinopathy[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3,14(13):1829-1838.
[5] 簡輝,危利群.依帕司他片對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的影響[J].藥品評價,2013,10(19):39-40.
[6] 王芳,洪權,劉皈陽.依帕司他對高糖誘導的血管內皮損傷的保護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7):940-943.
R587.2
B
1671-8194(2017)10-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