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敏
摘 要:音樂的文化內涵相當于化學中的催化劑,為枯燥的音樂課添加特別的養(yǎng)分。挖掘音樂的文化內涵對音樂教學有重要作用,可營造課堂積極氛圍,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開闊學生的眼界。
關鍵詞:音樂教育;文化內涵;情感;聯(lián)系
長期以來,音樂教育被限制為理論的知識性傳授和形式技巧的技術性學習。這無論對音樂的專業(yè)教育還是普及教育都是一種嚴重的弊病。在專業(yè)教育中,這種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往往是技藝型人才,很難成為真正的音樂家;在普及教育中,只能獲得有關音樂的種種知識和技巧,很難得到對音樂深層的鑒賞與美感體驗。隨著對音樂本質研究的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只從音樂的本體認識音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音樂不是孤立的,它必然與產生音樂的土壤——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音樂的功能是文化賦予的。
一、音樂文化內涵與音樂教育的概念
音樂教育從廣義上來講,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音樂的產生即是音樂教育的產生。而狹義上,則指的是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行為,包括家庭、學校、社會音樂教育。相應的,音樂文化內涵的概念亦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指的是同一切音樂活動相關,在人類生活交流中逐漸獲得積累的文化教育,并在制度、精神、物質方面得到體現(xiàn)。而狹義上則指的是人類通過后天學習,所形成的音樂行為和音樂觀念,并得到一定群體的共同認可。
在高校學生所受的教育中,音樂文化教育是一個較為重要的教育內容,長期以來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之所以音樂教育能夠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其根本原因還在于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獨特的意義。音樂教育的開展在較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得學生對于美學的知識有所了解,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出美的蹤跡。此外,音樂素養(yǎng)也是人們素養(yǎng)的一個組成部分,音樂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能夠為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整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二、挖掘音樂文化內涵,營造課堂積極氛圍
一堂優(yōu)質的音樂課必須構建積極的氛圍,與新課標接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可以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比如用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揭開古琴的課題。學生對一些音樂的傳奇故事或者是音樂本體(樂曲、樂器)的來源十分感興趣,教師可用拋磚引玉的方法,通過樂曲、樂器的由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教師也可以讓知道故事緣由的學生進行講述。課堂上,學生聚精會神地聆聽,靜靜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教師的引領下一步一步走入設計好的教學課堂,并產生了積極的教學效果,對知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深度挖掘音樂文化內涵,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要使學生更好地演唱一首歌曲,教師在上課時,應加大對音樂特定時期的文化內涵的挖掘和理解,從而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欣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音樂片段時,讓學生首先想象自己就是在俄羅斯沙皇統(tǒng)治下的人奴,然后嘗試拿麻繩捆著腰部拖著幾張桌子進行即興的表演,體驗拉纖的感覺。再通過欣賞俄羅斯畫家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挖掘音樂同類藝術的文化內涵,通過觀看纖夫們的神態(tài)及其行為,加深學生的體會,并通過畫中纖夫由遠到近的行距,想象拉纖的聲音是怎樣的。由遠到近,聲音的力度在逐漸加強,聲音中透露出對沙俄統(tǒng)治的憤怒與不滿,還有對勞動人民悲苦的同情。學生獲得了對音樂文化內涵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對音樂的認知。
四、深度挖掘音樂文化內涵,積極開闊學生的眼界
在傳授音樂的本體知識時,往往會涉及交叉的學科,交叉的學科同樣會引起學生的注意。比如在講《德涅泊爾河》時,應讓學生了解這首歌曲屬于烏克蘭的民歌、烏克蘭所處的地理位置及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烏克蘭是俄羅斯的鄰國,由于處在歐洲與俄羅斯的敏感地段,16世紀受到了侵略。這首歌曲是在沙皇統(tǒng)治時期創(chuàng)作的,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學生通過聯(lián)系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淵源,會更透徹地了解歌曲創(chuàng)作的真切意境,更好地表達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情感。
五、在音樂教育中注重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引入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音樂文化資源更是形式多樣。實踐表明,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并增進其對國家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因此,在音樂教育中,應對音樂文化的關鍵作用進行充分利用,依靠其來對音樂教育價值作出衡量,從而實現(xiàn)我國優(yōu)秀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在安排音樂課程內容時,應使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將音樂同其他藝術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作為重點的教學內容。之后,再圍繞不同專業(yè),來就學生綜合文化素質進行培養(yǎng)。
其次,我國還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著較為多元化的音樂。通常情況下,地域、民族的不同,在音樂文化上也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我國的戲曲劇種、曲藝音樂種類、民間器樂種類都有上百種,且民歌則接近于5000首。這一龐大的民族音樂文化積淀下,確立一種本國文化思想就十分必要,在保證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對核心的民族文化思想進行確立,并注重對國際多元文化的吸收,在互利平等的文化價值觀下,來實現(xiàn)我國音樂教育、音樂文化的有效發(fā)展。
再次,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并不是單純的教育學生如何進行音樂相關知識的學習,除了鼓勵學生去傳承民族文化,學習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最終達到弘揚本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要任務并不是簡單的進行音樂文化的學習,更多還是加強同其他民族相關音樂人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進行音樂交流的學習意識才是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必要措施。該措施的采用必須建立在打破高校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即只學習,不交流。缺乏交流的音樂學習往往會使學生對于音樂文化的學習感覺到疲倦,最終造成疲勞學習的狀況。在高校新時期的音樂教學中,不能僅僅依靠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要格外的注重音樂交流活動在音樂教學中所占的比重,通過建立高校音樂交流學習相關的協(xié)會組織,以圖將音樂交流上升成校園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音樂交流的學習意識,為學生提供音樂交流學習的平臺十分重要,是學生進行音樂知識深造的前提。
六、中國音樂與音樂文化的聯(lián)系
劉承華在講到中國音樂與其文化的聯(lián)系時說:“一種藝術的獨特的美植根于產生它的文化之中,文化是一個活的、具有無限生命力生發(fā)力的根,藝術只是她所孕育的一朵艷麗的花。”音樂最本源的動力正是文化和生命。只有把藝術的創(chuàng)造深深地扎根于自身的生命沖動、生命感悟之中,才能創(chuàng)造出對別人生命狀態(tài)具有沖擊力和震撼力的作品。而文化,則決定著生命是以何種方式,遵循著何種軌跡進行運作并作出物化表現(xiàn)的??梢赃@樣說,生命是音樂的終極本體和最深層的動力,文化則是生命得以表現(xiàn)的一種方式。音樂的存在方式,從本質上說就是人的生命的張力結構和文化的運作方式。所以,要使音樂的形式充分展示其固有的活力,只有借助文化這一藝術原創(chuàng)力才有可能。音樂是綜合的聲音文化,不能把音樂只看作是聲音的結構。文化是產生音樂的土壤,音樂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現(xiàn)象之一,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的形態(tài)和載體。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所有的音樂都來自于文化,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一部音樂史既是音樂發(fā)展的歷史,又是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正如歌劇大師瓦格納所說:“藝術永遠是社會制度的一面鏡子。”把音樂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學習的觀點,遵循了音樂文化的本質。
同時,所有的音樂都來自于文化,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一部音樂史既是音樂發(fā)展的歷史,又是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正如歌劇大師瓦格納所說:“藝術永遠是社會制度的一面鏡子。”把音樂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學習的觀點,遵循了音樂文化的本質。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把音樂與文化相割離,把音樂作為一種純技術學習,這樣就失去了音樂的根源。作曲家無不是從豐富的文化中獲取靈感、汲取精華,以創(chuàng)作出有生命力的音樂作品的。如譚盾應邀為波士頓交響樂團和大提琴家馬友友創(chuàng)作的多媒體大提琴交響協(xié)奏曲《地圖》,可以說,是以古典大協(xié)奏曲的形式,以湘西民間音樂為素材,以現(xiàn)代大型多媒體為手段創(chuàng)作出來的全新音樂巨作。譚盾在《地圖》中的交響思維、濃郁的民族文化印記反映了他的音樂創(chuàng)新思想,他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具有寬厚的包容性并展示了其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的音樂創(chuàng)作態(tài)度。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尋根意識,展示中國獨特的民俗民風——對中國民俗、宗教和神秘的感知。作為湖南人的譚盾說:“我不知道是楚文化找我呢,還是我找楚文化?!惫爬系纳裨捯苍S早已在孩提時代的譚盾心中就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尋根”,渴望能將西方和東方的理念在自己的音樂里得到融合。他一再提到他是“本著傳承文化的理念”在創(chuàng)作,并堅定地表示《地圖》的創(chuàng)作代表了一種思考,選擇了管弦樂隊的形式也是希望管弦樂隊這種形式可以幫助世界人民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為管弦樂隊具有世界性。這樣將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文化的音樂重疊在一起的創(chuàng)作理念,大大拓寬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想象空間,也能使中國文化以較快的速度傳播到很大的范圍。
參考文獻:
[1]譚盾.《地圖》的音樂人類學解讀.
[2]石崢嶸.中國音樂[J].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