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芳
廣西財政收入預測初探
唐世芳
地方財政收入不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方政府行使其財政職能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學合理的財政收入預測模型,提高預測精度,可以為制定財政支出計劃提供有利的數據支持。本文按照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結合廣西財政收入的構成結構和特點,使用指數平滑、ARIMA模型、計量回歸模型對財政收入進行預測,在廣西2001~2016實際數據的支持下預測出廣西2017~2019年的財政收入,為做好地方財政收支的三年滾動預算和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廣西 財政收入 預測
根據《關于實行中期財政規(guī)劃管理的意見》(國發(fā)〔2015〕3號)的要求,合理預測未來三年財政收入是編制中期財政規(guī)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財政收入呈現中低速增長的大背景下,對地方財政收入①開展科學預測,對于合理編制中期財政規(guī)劃,做好地方財政收支的三年滾動預算,應對日益加劇的財政收支矛盾,實現財政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谏鲜稣J識,本文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分析利用1995~2016年的收入數據,運用指數平滑、АRIMА模型、多元回歸方法分別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建立預測模型,并以廣西2016年的收入預測為例,進行了實征分析,從而預測出2017~2019年廣西財政收入的預測值,在地方對財政收入預測的理論、方法與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嘗試。
我們對2016年廣西財政收入進行預測,方法一則依據財政收入的構成指標,分別對稅收收入和非稅收收入進行預測,其中稅收收入又分別對主要稅種(增值稅、營業(yè)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地方小稅種進行預測,合并匯總得到財政收入。方法二則首先運用時間序列預測方法對財政收入進行直接預測,然后依據財政收入與相關經濟變量的關系,建立計量回歸模型進行預測。最后根據預測誤差大小選擇合適的預測方法得到2016年廣西財政收入的預測值。相關歷史數據的取值區(qū)間為2001~2015年。
(一)依據財政收入的構成指標體系進行預測
1、主要稅種的預測
(1)增值稅與營業(yè)稅的預測
首先,增值稅征收范圍包括銷售或進口貨物和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成軍,2003)。增值稅稅款是按照取得的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以及進口貨物的金額進行計算的,所以將工業(yè)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口貿易額作為財政收入相關的初選經濟變量;其次,營業(yè)稅的繳稅主體是從事應稅勞務以及轉讓無形資產、 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其計稅依據是營業(yè)額、轉讓額、銷售額,故將第三產業(yè)總產值、建筑業(yè)企業(yè)總產值作為財政收入相關的初選經濟變量??紤]到營改增后稅種的調整,故將增值稅和營業(yè)稅合并預測,因此工業(yè)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口貿易額、第三產業(yè)總產值、建筑業(yè)企業(yè)總產值作為增值稅和營業(yè)稅的預測模型的相關經濟變量。
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后,建立計量回歸模型,并對模型進行共線性修正后,發(fā)現工業(yè)總產值、進口貿易額、第三產業(yè)總產值、建筑業(yè)企業(yè)總產值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即利用上述因素對增值稅和營業(yè)稅進行預測。預測模型整體校正后的為0.93,方程整體的顯著性水平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即F檢驗),且所有回歸系數的t值在5%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經預測得到2016年增值稅和營業(yè)稅為801.37億元。
(2)企業(yè)所得稅預測
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人是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yè)或組織,包括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私營企業(yè)、聯營企業(yè)、股份制企業(yè)及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其課稅對象是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成軍,2003)。因此根據企業(yè)所得稅的性質及稅種征收范圍,將第二產業(yè)總產值、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總額作為企業(yè)所得稅相關的經濟變量。通過建立計量模型,得到模型整體校正后的為0.96,方程整體的顯著性水平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即F檢驗),且所有回歸系數的t值在10%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運用逐步回歸法預測得到2016年企業(yè)所得稅預測值為295.35億元。
(3)個人所得稅預測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各項個人所得,具體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財政轉讓所得等等。故根據個所得稅的課稅對象,將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國內生產總值、第二產業(yè)總產值作為個人所得稅的初選經濟相關變量。運用逐步回歸法得到模型整體校正后的為0.95,方程整體的顯著性水平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即F檢驗),且所有回歸系數的t值在10%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經預測得到2016年個人所得稅預測值為105.28億元。
2、地方小稅種的預測
On the Legal System of Eco-compensation for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Wang Yi&Wang Haiyan
本文所指的地方小稅種主要是對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發(fā)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契稅、其他稅收收入(包括車船稅、煙葉稅)進行合并預測。同理,對地方小稅種進行指數平滑(Hоl(xiāng)t線性趨勢、Brоwn線性趨勢、阻尼趨勢)、АRIMА模型預測,最終通過誤差比較得到最優(yōu)的預測方法為指數平滑法(Brоwn線性趨勢),2016年地方小稅種的預測值為446.51億元。
3、非稅收入預測
地方非稅收入,則是專指政府一般預算中的非稅收入,其構成內容主要包括納入一般預算中的各項規(guī)費收入、罰沒收入和資源管理收入等。將非稅收入的歷史數據帶入指數平滑(Hоl(xiāng)t線性趨勢、Brоwn線性趨勢、阻尼趨勢)、АRIMА模型中,選擇出最優(yōu)的預測方法為指數平滑(Hоl(xiāng)t線性趨勢),最后得到2016年非稅收入預測值為517.94億元。
4、2016年財政收入預測
財政收入的指標構成為上劃中央和廣西各級政府從中分配的收入之和,即增值稅、營業(yè)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地方小稅種、非稅收入之和??梢缘玫?016財政收入的預測值為2469.04億元。2016年廣西財政收入的真實值為2454.05億元,依據上述方法進行預測得到預測值比真實值多14.99億元,預測誤差為0.61%。
(二)對財政收入進行計量模型預測
利用經濟相關因素對財政收入進行預測,首先運用逐步向前回歸法,建立如下計量回歸模型:
其中,y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c為常數項,x1為國內生產總值、x2為第二產業(yè)增加值、x3為第三產業(yè)增加值、x4為社會固定資產投資、x5為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總額、x6為工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7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8為居民年底儲蓄額、x9為建筑業(yè)企業(yè)總產值、x10為出口額、x11為進口額,εt為誤差項。
通過觀察回歸結果可知,模型整體校正后的為0.99,方程整體的顯著性水平也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且大部分回歸系數的t值也都在10%的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經過計量回歸模型預測得到,2016年財政收入的預測值為2475.53億元。經過與真實值比較得到,對財政收入與相關經濟變量建立計量回歸模型得到的預測值比真實值多21.48億元,預測誤差為0.87%,故該方法比依據財政收入的構成指標體系進行預測精度要低,因此2016年廣西財政收入的預測值為2469.04億元。
依據2016年廣西財政收入的預測方法,同理對2017~2019年廣西財政收入進行預測,具體預測數值見表1。
表1 2017~2019年廣西財政收入預測值
由2016年的預測結果可知,對財政收入按照其收入構成體系建立的預測模型得到的預測誤差較小,故選用該方法對2017~2019年廣西財政收入進行預測,預測值分別為:2560.87億元、2697.81億元、2836.53億元。
本文選用了兩種預測思路對廣西2017~2019年財政收入進行預測。所選擇的三種預測模型分別代表了主要的三種預測模型方向,指數平滑模型是傳統的時間序列模型,主要依賴于樣本歷史值的趨勢,通過歷史值的趨勢外推得到未來值的變化趨勢;АRIMА模型以時間序列的自相關分析為基礎,在經濟預測過程中既考慮了經濟現象在時間序列上的依存性,又考慮了隨機波動的干擾性;計量回歸模型則屬于因果分析模型,通過建立經濟序列間的相關關系,預測所關注經濟變量的未來趨勢(孫元和呂寧,2007)。通過以上建模過程的介紹和分析,依據其構成體系對2017~2019年財政收入進行預測得到的誤差較??;2017~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測值分別為:2560.87億元、2697.81億元、2836.53億元。
注釋:
①對廣西而言,財政收入包括兩個口徑,寬口徑是指地方組織的財政收入,即由地方“經濟蛋糕”所產生的所有財政貢獻,包括上劃中央和廣西各級政府從中分配的收入;窄口徑是通常所說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即由地方政府籌集的,且經過分稅制分配后,歸屬于地方的收入,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本文主要是對廣西未來三年組織財政收入進行分析預測。
[1]成軍.地方財政收入預測模型設計及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03(88):27~34.
[2]孫元,呂寧.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測模型及實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1):38~45.
(作者單位:廣西財經學院)
唐世芳(1988-),女,廣西桂林人,碩士研究生,廣西財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財政理論、區(qū)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