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芹
[摘 要]啟發(fā)式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此模式下,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自覺性被積極調動起來。在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fā)后,如果教師的教學不能及時跟進,那么前期的努力就會白費。因此,注重啟發(fā)的同時,還要有機兼容自學輔導式教學模式。二者緊密結合,相輔相成,以前者為動力,后者為引擎,方能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啟發(fā)式教學;退位減法;小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4-0032-01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jīng)熟悉十以內的加減計算方法,能嫻熟地進行十以內加減法的心算、口算和筆算。20以內退位減法是10以內進位加法的逆運算,顯然,學生已具備接受新知識的心理基礎。因此,此部分可應用“以舊帶新”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引入新課。
一、舊知再現(xiàn),復習導入
數(shù)學知識是系統(tǒng)連貫的、是邏輯聯(lián)通的,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發(fā)展和延續(xù)。在講解退位減法前,教師先依次復習20以內的加法和十幾減9的減法(師出示圖卡,生口答),以舊帶新,自然導入新課。為了徹底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抵觸感,就必須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這種“以舊帶新”的引入方式,既溫習了舊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打好“地基”,起到承前啟后的良好效用。
二、圖文并茂,直觀演示
根據(jù)現(xiàn)場需要,盡量地采用實物、實驗、模型、形象、語言等直觀手段,是直觀性教學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按照課本內容用幻燈片顯示猴子分桃子的圖片不但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還能促使他們快速理解抽象、枯燥、乏味的數(shù)字計算。形象直觀是抽象思維的基礎,沒有形象直觀,抽象思維則難以進行。
教師出示第一幅圖后提問:“一共有13個桃子,10個裝在盒子里,外面有3個,猴子拿走9個,還剩下多少個?我們可以怎樣算?”
引導學生說說13-9的算法以及思考的過程。
教師出示第二幅圖,組織學生交流。
小結:比較分析不同的計算方法,看哪一種方法算得比較快。
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這里可讓學生模仿猴子,以“石塊”代替“桃子”來分一分。雖然教學以學生的活動為主,但教師作為指導者,應根據(jù)學生的技能、行為習慣和體力、智力的形成與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一套能進行有效活動的程序。教師可設計三種方法讓學生嘗試操作:“分步相減法”,即為避免退位,把減數(shù)先減去3再減去6;“挪十相減法”,即從被減數(shù)里單獨拿出“10”來減減數(shù);“逆運算倒推法”,根據(jù)“9加幾等于13”得出“13減9等于幾”。
大量教學實踐研究表明,學生通過對所學的主要內容的討論,可以集思廣益,互相啟發(fā),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通過研討、質疑、肯定,學生最后得出結論:差比被減數(shù)的個位大“1”。在這個分析總結的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準確,思考問題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也得了培養(yǎng)。
三、 理論升華,鞏固提高
最后,教師讓學生先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然后同桌間互相檢查完成的情況,對于典型的錯誤,教師要統(tǒng)一講解。
啟發(fā)式教學是這節(jié)課的主旋律,其理論依據(jù)是“方法多變,目標既定”的教與學協(xié)調統(tǒng)一的辯證觀和“把學習方法的把手徹底交到學生手里,讓學生自主使用這些方法”的育人觀。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有利于激活學生的自學愿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
(責編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