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國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為數(shù)不少的普通高校都將瑜伽選修課納入了課程設置之中,并以此作為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教學手段。目前就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程的教學效果來看,依然存在著大量諸如師資力量有待提升等問題。本文通過對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程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的剖析,并提出有效提升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程教學的具體對策,希望能夠為廣大教育界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程;問題及對策
瑜伽作為現(xiàn)階段最受國民歡迎的運動之一,在普通高校以選修課程模式開展,不僅能夠使學生繁重的學習壓力得到舒緩,更能夠讓學生通過瑜伽運動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但就目前來看,雖然各高校都已相繼開設瑜伽的選修課程,但經(jīng)過實踐所呈現(xiàn)出來的教學效果卻很不理想,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也普遍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現(xiàn)階段的高校必須從創(chuàng)新瑜伽教學模式,打開瑜伽教學新思路入手,為提升學生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程教學現(xiàn)狀
(一)瑜伽選修課程教學目標
就普通高校設定的瑜伽選修課程教學目標而言,大部分教師希望通過瑜伽教學可以達到鍛煉學生意志品格與身體素質、提升學生行為舉止上的氣質,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的目的。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斷加快,提升了國民消費水平的同時,也加重了國民的生活壓力,而高校中開設瑜伽選修課程不僅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更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1]。
(二)瑜伽選修課程的教學內容
瑜伽運動是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下的產(chǎn)物,因此在對課程內容進行相關設計時,就要把握時代的脈搏,以學生練習動作要領為主,以瑜伽的理論知識,諸如瑜伽運動的發(fā)展歷史等為輔,以提升學生意志品格為重,針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不同內容的課堂結構設計。
(三)瑜伽選修課程的教學模式
在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程當中,不同教師擁有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但絕大部分瑜伽教師都認為在課堂中采用一邊進行身體演示,一邊講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瑜伽運動的理解與意義,并可以及時得到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反饋信息,進而使學生更好的融入瑜伽的學習氛圍之中[2]。
(四)瑜伽選修課程的環(huán)境及評價
由于瑜伽運動自身的隨意性是固有的,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并不需要較大的場地。但就目前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教學環(huán)境來看,多數(shù)高校并未擁有瑜伽訓練場地,不僅如此,校內瑜伽墊等教學設備也過于老舊,同樣也缺乏系統(tǒng)瑜伽課程評價模式。由此可見,現(xiàn)如今各普通高校對于瑜伽選修課程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二、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程教學現(xiàn)存的問題
(一)學生對瑜伽選修課程缺乏認知度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為瑜伽運動發(fā)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但由于普通高校所在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不一,使得當?shù)鼐用衽c學生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獲取到關于瑜伽運動的相關知識,甚至對瑜伽運動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誤解。因此學生對于學校中開設的瑜伽選修課也缺乏認識度,只意識到瑜伽是一項能夠修心養(yǎng)性且時尚的運動,忽視了自身需求與興趣,就去盲目的參與到瑜伽課程當中,不僅浪費了學生自身的時間,更加滯后了瑜伽課程教學進度與效率。
(二)學生身體素質參差不齊
雖然瑜伽是一項適宜不同年齡段練習的運動,但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對于瑜伽一些動作要領的領悟與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此項情況也成為了對教學過程中的效率與質量產(chǎn)生一定程度不利影響的關鍵。不僅如此,由于瑜伽本身對學生身體的柔韌性與力量有一定要求,不適合患有心臟病與低血壓學生練習,這也是教師應該在課堂前期就要告知學生的重點[3]。
(三)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就目前各普通高校開設瑜伽選修課的現(xiàn)狀來看,不少瑜伽教師教學經(jīng)驗少、教學能力有待提升,尚未明確瑜伽選修課程的教學目標,同時也缺乏對與瑜伽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的意識,使得瑜伽選修課程流于表面,無法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使教學效果與瑜伽選修課程的開設根本目標背道而馳。
(四)教學內容過于老舊
隨著各普通高校對瑜伽選修課程開展重要性的認知度不斷加深,因此創(chuàng)辦瑜伽選修課程教學也逐漸被高校管理者提上了工作日程。但縱觀高校瑜伽選修課程發(fā)展歷史,這其中不乏存在著教學內容過于老舊等問題。不僅如此,現(xiàn)階段瑜伽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堂結構安排不合理,內容編排缺乏針對性,這都對高校瑜伽課程的開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目前我國在高校開設瑜伽選修課程相較于其他國家而言起步較晚,因此在課程內容的設計與編排上,也僅依靠教師的主觀意識與瑜伽技巧,缺乏對現(xiàn)階段社會綜合性人才新需求的掌握,使其最終脫離了社會的發(fā)展需求[4]。
三、在普通高校中提升瑜伽選修課程有效性的具體對策
(一)豐富瑜伽選修課程教學內容
隨著學生與學校對瑜伽選修課教學效果的期待不斷增強,現(xiàn)階段的瑜伽教師就要從豐富瑜伽選修課程的教學內容入手,將瑜伽教學的教學目標貫徹到日常的教學任務之中,并分層次、有針對的設計瑜伽教學。其具體現(xiàn)在:結合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進行不同難度瑜伽動作的練習、尊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主觀意識、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鞏固式的課堂練習等。不僅如此,由于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較好且活潑好動,在豐富瑜伽選修課程教學內容時,多融入動力性的瑜伽運動,不僅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使學生的身得到了充分的鍛煉[5]。
(二)創(chuàng)新瑜伽選修課程教學手段
在瑜伽選修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依然采用單一的課堂模式,將自身的角色設定為課堂上的主宰者,使學生喪失了對瑜伽課程的學習興趣。鑒于此種情況,瑜伽教師要想突破瑜伽教學的瓶頸期,就要將創(chuàng)新瑜伽選修課程的教學手段作為當前重要的工作方向,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加強高素質師資隊伍的構建
一支具備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對積極促進學校自身發(fā)展,使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市場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就高校中開展的瑜伽選修課教師而言,僅在專項技能或教學經(jīng)驗一方面擁有優(yōu)勢已逐漸適應不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同時也無法回應學生對瑜伽選修課的期待。因此,現(xiàn)階段的各高校要想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就要加強瑜伽課程高素質師資隊伍的構建,提升教師的專項技能與教學水平,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先進的理論知識武裝教師的頭腦,并讓其時刻保持一種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態(tài)度。
(四)改善瑜伽選修課教學環(huán)境
在提升各普通高校開設瑜伽選修課堂有效性的過程中,學校自身也要加強對瑜伽教學重要性的認知,改善瑜伽選修課程的教學環(huán)境、增加教學設備的數(shù)量,提升瑜伽選修課程內教材的質量,并在校內積極組織與瑜伽課程相關的競賽或表演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在活動中的良性競爭與合作,從而到達提升身體素質、鍛煉意志品格、提升自身人際交往能力與團隊合作的能力的教學目標,并使其能夠不斷適應社會的變化,成為社會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6]。
四、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瑜伽選修課程在普通高校中的廣泛開展,如何完善與優(yōu)化瑜伽課程教學模式,有針對性的設計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已成為了各高校提升自身社會市場競爭力,實現(xiàn)自身又好又快發(fā)展目標的關鍵所在。因此,現(xiàn)階段的瑜伽教師就要以提升自身專項技能與教學能力為主要立足點,強化瑜伽課程中的高效性與實效性,進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余傳詩.長株潭普通高校瑜伽選修課程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吉首大學,2012.
[2]麻巧合.甘肅省普通高校大學體育瑜伽課程開設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
[3]公卉.董利翔.廣州市開展瑜伽運動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D].廣州大學,2012.
[4]梁麗郁.重慶市普通高校瑜伽課程開展的現(xiàn)狀及研究[D].西南大學,2011.
[5]岳萌.西安市普通高校瑜伽運動開展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6]黃丹丹.福建省高校體育藝術類項目開展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集美大學,2011.
(作者單位:廣東科貿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