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倩
摘 要:高校黨建促進大學文化建設,推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高校黨建與文化育人相互促進,優(yōu)勢互補。在高校黨建和文化育人工作方面,要堅持科學指導思想,把握時代特征,通過黨建引領文化育人,實現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雙重目標,實現黨建和文化育人的深度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黨建;文化育人;引領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10-0165-03
Abstract: College Party building fosters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ulture and boost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ultur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cultural education. College Party building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re mutually promoted and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It is necessary to stick to scientific guiding thought and gras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us, Party building and cultural education will be deeply developed.
Keywords: College Party building; cultural education; guiding role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把“文化建設”納入五位一體建設總體目標,明確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發(fā)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社會的作用。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并強調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要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認真貫徹落實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高校是民族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陣地,大學生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繼承人。深入推進大學文化建設,對于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發(fā)展社會先進文化,推進高校素質教育,實現文化育人的總體目標,具有建設性的重要的作用。高校黨建工作就是育人的工作,其本質也是一項文化工作,找準高校黨建工作與文化育人工作的結合點,努力發(fā)揮高校黨建工作的育人功能,發(fā)揮黨建在育人工作中的引領作用,實現高校黨建和文化育人工作又好又快協(xié)同發(fā)展。
一、高校黨建引領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各級黨委和政府更加自覺、更加主動推動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創(chuàng)新、富有成效的工作,加強了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和掌握,是文化向著改革發(fā)展方向邁進的根本保證。因此,在高校加強黨建的文化引領作用,對于推進文化建設,具有時代性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黨建是實現文化育人的環(huán)境保證
十八大吹響了文化傳承、文化發(fā)展、文化創(chuàng)新的號角,堅定了走文化強國的道路,這對新時期的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黨建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依托和保障,對校園文化建設起著方向性的指示作用。新時期黨中央對文化傳承的號召使得文化建設凸顯出強烈的時代性、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黨建工作與文化建設有著共同的科學理論體系、價值導向,是在高校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體現。因此把黨的宗旨和文化建設這一任務落實在以文化育人為目標的行為上,是將黨建工作扎根于大學文化的環(huán)境保證,將黨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設中,將黨建工作和文化建設內化于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上,是響應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要舉措。
(二)高校黨建是實現文化育人的制度保證
制度建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前提和保證,是大學文化育人實現的基礎。在辦學實踐中,要實現文化建設和文化育人的目標,必須充分利用黨建工作的核心地位及其在大學機構設置中的機制規(guī)范和制度引導的關鍵作用。高校黨組織是大學文化建設最重要的組織支撐和政治核心,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領導者、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和監(jiān)督者,通過黨組織的有效工作,能確保大學文化建設各項舉措落到實處。黨組織的建設有利于加強大學文化建設的組織機制創(chuàng)新,使全校上下各部門之間多角度、全方位、多維度高效協(xié)調配合,形成健全嚴密的組織網絡,匯集成強大的整體合力,全面引領和推動大學文化建設[1]。因此,要實現文化育人的最終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的覆蓋面、影響力和傳播力,需不斷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方式,以黨建作為文化建設的制度保證,以黨建帶動文化育人的實現。
(三)高校黨建是實現文化育人的現實需要
當前社會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的時期,由于經濟、文化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受到世界各國的各種價值觀和文化觀充斥和沖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等受到西方國家滲透和傳播的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在大學生中存在信念缺失、功利化、金錢至上等腐朽思想。要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就要從根源上采取正本清源的方式。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發(fā)展的關鍵期,要真正實現民族復興和“中國夢”,就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堅守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承中華文化基因。高校是社會文化思潮集中體現的場所,應承擔起時代使命,把握文化建設方向,穩(wěn)定黨建工作大局,進一步強調黨對高校的領導,通過改善和加強黨建牢牢把握黨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動權、領導權、話語權[2],主動應對社會挑戰(zhàn),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影響,建好黨在高校管理的鐵軍,不斷鞏固黨建的主導地位和在文化育人中的指引作用。
二、高校黨建引領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則
文化育人就是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形成一個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的濃厚的育人環(huán)境和氛圍,既有轟轟烈烈的震撼與銘刻,又有細潤無聲的教化與熏陶,使學生身在其中、耳聞目染,自然而然地被熏染和養(yǎng)成。同時,作為學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文化育人需要精心設計和著力實施,需要自覺的組織與運作[3]。黨建工作就是關鍵的組織和運作的功能。黨建工作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真正起到引領作用,需堅持正確的科學指導,把握時代發(fā)展的特征,用傳統(tǒng)和現代相結合方法,推動文化建設又好又快發(fā)展,并不斷內化文化建設的效果,將文化育人的成果轉化為更好更佳的黨建工作的實現和人才培養(yǎng)的水平。
(一)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黨建工作和文化育人的理念
黨建工作是社會主義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本身具有的傳統(tǒng)意義和嚴肅性不言而喻。黨建工作,作為高校工作的核心內容和主陣地,自身保留高校工作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在其發(fā)展中,又要擺脫過去一些呆板、單一、枯燥的工作方式,保持與時俱進的工作理念,工作發(fā)展的不斷鞏固原本的組織和陣地優(yōu)勢,又能創(chuàng)新的工作方式,擴大和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輻射面;文化育人工作作為文化建設的最直接載體,在高校工作中,既有傳承傳統(tǒng)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又在新時期承載同其他各國各民族相互融合、摩擦碰撞的時代任務。有效傳承和創(chuàng)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大學生的競爭力和創(chuàng)造力[4]。因此文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要緊緊圍繞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求發(fā)展的目標。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工作方式只會讓自身陷入危險和淘汰的局面。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才是黨的建設和文化建設求得發(fā)展和進步的依靠力量。
(二)科學規(guī)劃,堅持正確黨建和文化育人的方向
高校黨的建設肩負著促進文化建設,推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神圣使命。高校文化建設和文化育人目標的實現要始終以黨建為主線和核心,堅持科學正確的黨建思想、黨建內容、黨建方法,能夠為大學文化建設提供正確的思想引導,內容參考和方法借鑒,同時,大學文化又可以稱為黨建工作的活力指數,不斷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內容和方法,兩者相互促進,從而保證大學文化建設能夠朝著科學規(guī)劃、兼容并蓄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前進。
(三)有效反饋,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育人工作內容
文化建設是高校積極倡導和重點實踐的重要內容。新時期文化建設這一內容的開展,結合時代特點和時代任務,以黨建為指令,以文化育人為目標,科學規(guī)劃,不斷總結和反饋,在育人工作方面已取得不小成績。在十八大和黨中央的號召下,更需要我們在發(fā)展中不斷思考,有效反饋,及時根據已有的現實育人效果來不斷調整黨建工作的導向性和核心內容,不斷優(yōu)化文化建設內涵,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切實可行的內容來促進文化建設的進步,達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切實發(fā)揮高校黨建引領文化育人的基本作用
高校通過自身發(fā)展,以黨建工作為核心,推進文化建設,樹立文化育人的目標,培養(yǎng)新型人才模式。以黨建為抓手的工作模式,打造富有中國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大學文化,努力把黨的管理納入到學校發(fā)展的各個層面,尤其是文化建設當中來。
(一)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做到既立足課本,又面向現實
第一課堂是在規(guī)定的教學實踐內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直是學校組織的最受重視的教學手段。而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高校育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與第一課堂共同構成高校育人的有機整體。在兩者相互銜接和補充的機制下,承擔著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務。文化育人在第一課堂的體現,最為直接和傳統(tǒng),在時間投入和課程安排上也最為重視。而第二課堂是以豐富的資源和空間為載體來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形式。要把文化育人的理念體現到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中,以形成校園全方位的“文化氣息”:通過傳統(tǒng)的課程安排,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選等,讓學生學習歷史,不忘過去;在第二課堂教學活動中,以文化活動為核心,組織以弘揚中國文化為主題的活動,詩詞大會,中國味道,中國成語大會,漢字聽寫大會等,以多元的文化活動體現文化育人的目標。在過程中,要始終以黨建工作為主導,把黨建中融入文化建設中,牢牢把握黨建的核心地位,又讓文化建設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做到既立足理論,又面向現實。
(二)物質建設和精神文明相結合,做到既立足形式,又面向內涵
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直接體現,同樣,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直接體現,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反映,也是高校文化建設的內涵。校園物質建設是校園建筑、環(huán)境、設施等的統(tǒng)一,是物質建設外化于形的直接表現。隨著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和國家對高等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投入,高校物質建設不斷形成自身特色。精神文明是物質建設的延伸和發(fā)展,是物質建設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優(yōu)秀成果,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要把文化育人理念體現到高校物質建設和精神文明中來,既體現國家重視高校事業(yè)發(fā)展和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又體現高校建設和發(fā)展水平的進步,通過貫徹國家方針政策,不斷推行在高校統(tǒng)籌協(xié)調、合力發(fā)展的物質建設和精神文明相結合,建設好校園環(huán)境,外化于形,樹立校園精神追求,內化于心,做到既立足于形式,又面向內涵。
(三)黨建、文化育人與理想信念相結合,做到既立足青年,又面向學生
理想信念是我們在面對所有困難時的精神和靈魂支柱,是我們克服挑戰(zhàn)勇往直前的動力,是我們形成良好向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保證。黨的思想建設以及作風建設中,其一個關鍵內容就是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大學文化也亦如此, 不斷教育和感召廣大師生,形成一種良好、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將育人修德功能的靈魂與核心進行充分發(fā)揮。在大學文化育人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就是指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教育,與此同時,在黨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中,大學文化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效果,進而直接感召和影響著廣大師生[5]。要把文化育人體現到學生的信念教育中來,就要通過一系列思想道德和優(yōu)秀文化的引導和熏陶,學習中國優(yōu)秀理想抱負,如延安精神、長征精神等培育的堅定理想信念,領會其中的精髓和靈魂,始終傳承和發(fā)揚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把黨建和文化育人與理想信念相結合,反響了黨的號召,是各級黨組織加強文化建設,走文化強國之路的體現,更是培養(yǎng)新一代人堅定理想信念的有力武器。
四、結束語
高校是育人的主陣地,是思想傳播的圣地。要建設好高等教育事業(yè),就必須堅持黨的建設和領導,讓高校成為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在新時期,用科學先進的黨建思想,黨建內容和黨建方法不斷引領大學文化建設,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為黨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因子,也為文化建設提供環(huán)境和制度保證,促進黨建工作和文化建設有機融合,是實現現階段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和掌握,加強和改進黨的先進性的基礎,也是文化建設,尤其是大學文化育人目標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現的根本保證。只有協(xié)調好黨建工作和文化建設兩者的良好發(fā)展和互動,才能強化黨建工作,傳承和發(fā)展優(yōu)秀文化,最終實現高校事業(yè)發(fā)展,社會進步,國家繁榮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非.新時期大學文化建設與黨建工作互動關系探討[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4(26):131-135.
[2]葉昊,趙君.切實發(fā)揮高校黨建在文化育人中的引領作用[J].教育論叢,2013(11):169-172.
[3]張德江.文化育人:大學文化建設最重要的任務[J].中國高等教育,2012(17):14-16.
[4]程傳興.以大學文化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新抓手[J].河南教育,2013(3).
[5]林聞開.高校黨建與大學文化建設間的“雙輻射”機制探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3):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