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敏
提到童話,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孩子。在每個人的孩提時代,童話正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奇妙的情節(jié)往兒童幼小的心靈注入純粹的力量,使兒童在未來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能夠?qū)ι畋3忠环菝篮玫钠诖途匆?。然而,這本《大人心理童話》徹底顛覆了我對童話故事的簡單理解。本書的作者試圖從大人的視角出發(fā),借著一篇篇有趣的故事,向成年讀者們揭示人逐步成長的秘密。
《精靈與鞋匠》就是一個關(guān)于成長的故事:
一位鞋匠和妻子過著十分貧困的日子,但是他們依然懂得珍惜當下。有一天,鞋匠意外地發(fā)現(xiàn)店里放著一雙縫好的鞋子;第二天,鞋匠又發(fā)現(xiàn)店里多了好幾雙新鞋子;第三天,第四天……就這樣,鞋匠店里的漂亮鞋子越來越多,他的生活也很快好轉(zhuǎn)起來。為了感激這位神秘的幫手,鞋匠和妻子在圣誕前夕的一天晚上,躲在店里悄悄地觀察著。到了半夜,只見兩個小精靈從窗戶外跳進來,一副自由自在的模樣……原來,是這兩個小精靈在幫助他們!為了感激這兩個可愛的小家伙,鞋匠縫制了兩雙小小的靴子,他的妻子則用羊毛料縫了夾克和長褲,每一樣都溫暖和舒適。圣誕節(jié)那天,小精靈們從窗戶外跳進來,它們歡歡喜喜地拿著禮物,很快便消失在窗外的月光里。從那以后,小精靈們再也沒有回來過。鞋匠再度開始工作,經(jīng)過一番練習(xí),他做的鞋子和小精靈做的一樣漂亮了,他和妻子也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從童年走向成年,本是極其自然的過程,只是這一路走來,總會面對一些掙扎與不舍。年少時,我們無拘無束,擁有神奇的魔力。漸漸地,知識和經(jīng)驗取代了童年時代天真的想象,我們開始步入成年人的世界。是否應(yīng)在現(xiàn)實生活中追求神奇的魔力,還是主動接受肩負的命運?不少人在兩者之間彷徨著,不知該如何選擇。作者用《精靈與鞋匠》這一故事幫助我們撥開重重迷霧,得到有關(guān)成長的啟示。故事里的鞋匠沒有因為精靈的離去自暴自棄,而是再度開始努力工作。鞋匠“腳踏實地”的人生選擇向我們揭示出轉(zhuǎn)變和過渡的要義,這也是我們踏入中年生涯所要邁開的第一步。
然而,即便順利放棄了魔法,學(xué)會了勞動與受苦,中年人也未必能永遠過上和鞋匠一樣“安定的生活”。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人們總會陷入這樣那樣的困境。據(jù)有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九成以上的中年人覺得活得很累,工作、家庭和個人健康成為了他們壓力的主要來源……作為家中的頂梁柱,壓力和挫折是中年人無法回避的問題,而這些由現(xiàn)實生活導(dǎo)致的種種苦惱在后面的故事中也有所體現(xiàn)。
《犟妻倔夫》中,夫婦兩人的生活充斥著永無止境的爭論;《魯特琴手》里的國王戰(zhàn)敗被俘,妻子開始了解救丈夫的英雄之旅……一個個故事,以幽默的方式向我們傳達了生活的不易,讓人在會心一笑之余,忍不住去探索故事背后的真相,并借此反省自己的人生。我想,中年童話的魅力就在于此。一方面,我們借著虛擬的故事從瑣事中突圍,得以放松片刻;另一方面,這一個個貼近現(xiàn)實的故事給予了我們勇氣,鼓勵我們更好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故事中描述的苦難就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無奈、軟弱、渺小。
在青少年童話中,我們常常看到主人公們因為擁有著“崇高的道德理想”或是“偉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披荊斬棘,克服重重困難。而這兒,故事里的主人公,只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比如《犟妻倔夫》中的夫婦通過角色互換,最終學(xué)會了體諒對方;《魯特琴手》里的皇后充分發(fā)揮她的女性特質(zhì),把丈夫解救了出來。這些樸素的做法體現(xiàn)出主人公們所具備的能力:努力工作、撫養(yǎng)子女、善待鄰居……細細品讀這些故事,我又想到那篇《精靈與鞋匠》。如果說前者向讀者說明了中年人在行為上的轉(zhuǎn)變,那么后面的這一系列故事則是通過成人在極端處境中的表現(xiàn),來揭示這一轉(zhuǎn)變的動力來源,也就是“實用智慧”的本質(zhì)——那是主人公們內(nèi)心深處對平凡生活價值的肯定,對生活本身的熱愛。聯(lián)系自身,當我們疲于奔命、浮躁不安的時候,能否從這些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示?我相信,好的故事真的就是一道道光,可以穿透人的靈魂,給予人們清晰的啟發(fā)……
走進《大人心理童話》,如同經(jīng)歷一次奇妙的心靈之旅。在那里,我們會看清自身的局限,也會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在序中提到:“人生的終極目標并非只是處理好痛苦的童年創(chuàng)傷而已,而是要成為完整的人?!笔堑?,在一篇篇質(zhì)樸的中年童話中,總會有奇跡和智慧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等著被發(fā)現(xiàn),而每一次的發(fā)現(xiàn),必將是一次更好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