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詳細分析了建設高校教師黨支部中存在的問題,著重研究了高校教師黨支部發(fā)揮作用機制的對策,并從建立高校教師黨支部監(jiān)督管理體系、完善黨建實踐平臺、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勵機制、以活動為平臺建立溝通交流機制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黨建;高校黨支部;作用機制;對策
一、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黨員意識淡化,過于重視科研教學業(yè)務
由于受中國教育體制改革,各大高校為了提高本校國內競爭力外與排名,通長將教科研任務、學科建設作為學校的工作中心, 是不是“211、985”、“示范院?!保M高層次人才幾何,核心權威期刊論文及其影響因子有多少,有沒有國控專業(yè)或前沿學科,衡量高校間高低的指標數(shù)據(jù)主要是教師申報課題項目的數(shù)量和級別。
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中,所有的決策都要考慮價值規(guī)律,帶有較強的經(jīng)濟色彩,強調經(jīng)濟物質回報,輕理想奉獻的想法。高校教師政治方面的考核也是浮于表面,多數(shù)教師認為只要做好科研、教好書,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學習會議,不違規(guī)犯法,便可得到相對的經(jīng)濟待遇。還有一些教師黨員,由于缺乏擔當?shù)挠職馀c自信,無法很好的解決改革帶來的阻礙和壓力,不愿擔當黨務工作,造成自身黨員意識逐漸淡化。
這些年,高校教師面臨著巨大的科研壓力,他們的聘任和晉升與教學、科研成果緊密相連,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下,教學科研任務日益繁重。在這種環(huán)境的壓力下,高校教師自然將注意力留在實用主義層面,普遍存在著“重科研教學,輕思想修養(yǎng)”的提高的片面認識,對政治理論學習重視程度不高,比起思想修養(yǎng)來,更關注自身專業(yè)領域的的提升。因此這些教師黨員思想境界不高,黨性不強,自我要求放松,不愿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黨的活動之中去,許多高校教師黨支部在工作內容流于形式,不能自覺主動地參加政治理論學習,教師黨員圍在一起“聽報告,學文件”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其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教育的效果便成為走過場。
(二)單一的活動形式,松懈的管理狀態(tài)
近些年,中國高校改革后最需要凸顯的是各大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所以教師除了授課、備課及批改試卷外,各種講座會議、項目申請及完成等也成為了他們的日常工作。但高校教師沒有八小時的坐班規(guī)定,所以在時間與空間的支配上,他們能夠靈活控制,這就導致了高校教師間聚集時間過少。教師不同的上課時間及工作規(guī)律給組織和開展黨支部活動的造成了一定的難度。而高校教師黨支部委員們并沒有專職人員,一般都是讓專職教師兼任。但多數(shù)教師黨員認為教學科研才是主要工作,參與基層黨建工作會占用教學和科研上的時間與精力,所以出現(xiàn)教師黨支部委員難選難勝任的情況,這都影響了高校建設有效機制的教師黨支部。在這種人難湊的情況下,黨支部的工作內容無外乎是發(fā)展黨員、政治理論學習和民主生活會等任務,由于黨內紀律和經(jīng)費的限制,基層黨務方面的專業(yè)培訓及交流機會少,支部活動形式單一,缺乏黨建創(chuàng)新意識和活力,造成高校教師黨支部管理呈現(xiàn)自由、松懈、粗放的狀態(tài)。
二、高校教師黨支部發(fā)揮作用機制的對策
(一)建立高校教師黨支部監(jiān)督管理體系
隨著高校各項改革措施的推進與發(fā)展,在教師入職、晉升及考核時,除了量化考核教學和科研成果外,將教師的思想素質作為考核指標之一,由此衡量教師的綜合水平,以此提高黨員教師的黨性覺悟,鼓勵黨員教師參與到黨支部活動中。
高校教師黨支部的委員一般都是專職教師兼任,但教師大部分的精力都被沉重的教學與科研任務占據(jù),需完善黨支部工作目標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黨組織活動監(jiān)督管理體系。
(二)完善黨建實踐平臺
為激發(fā)教師黨員的積極性,應根據(jù)各大高校教師的特點,完善該校教師類黨建實踐平臺,在實踐中開展多樣的黨建活動,不局限單一的活動形式,以此來提高該教師黨支部的思想政治意識。
首先可以通過網(wǎng)絡開展學科交叉活動,提高教師黨員的精神修養(yǎng)的同時,拓展了參與教師的學術發(fā)展路徑;其次,通過聽課、交流等活動,提高授課質量,也通過教學的講評活動,提高教師對教學活動的認識。
(三)以活動為平臺建立溝通交流機制
高校教師黨支部是高校黨組織最重要的組成,教師黨支部必須以建設學習型黨支部為目標不斷進步。
高校教師黨支部的“學”可以分兩個方面:
首先,是“學習政治理論”,熟悉黨員權利與義務、黨章黨規(guī)和“三個代表”及相關黨史知識。黨性修養(yǎng)的基礎與前題是理論學習,理論學習是提升黨性修養(yǎng)的必經(jīng)路徑。高校教師黨支部可以設置多種多樣的政治理論學習方式,比如本人所在院系開展了抄黨章黨規(guī),觀看《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到延安、富平等地參觀學習等活動。此外,本校為了提高教師支部委員的黨務能力,還開辦了學習培訓班,搭建了在線講座視頻學習平臺,其中包含黨建、經(jīng)濟和政治等,教師黨員除必修課外,還可選修感興趣的課程。
其次,開展“政治交流學習”,高校院系中,同一個支部內包含多不同個專業(yè)的教師,支部與支部間或者支部內部可以組成學習小團隊,根據(jù)所在專業(yè)、學科的特點開展政治理論學習,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師黨支部活動,還推動了教師黨支部的創(chuàng)新建,促進了專業(yè)與學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衛(wèi)華,劉斌,章政.淺談高校基層教師黨支部建設及其作用機制[J].科技創(chuàng)業(yè),2016,2.
[2] 柯瓊鶯.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完善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J].中國培訓,2016,4.
[3] 曾海艷.高校教師黨支部先進性建設長效機制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1-30.
[4] 宋曉東,鄧猛,王江.高校教師黨支部作用有效發(fā)揮的機制和平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基金項目:2016年基層黨建工作研究課題《“兩學一做”指導下高校教師黨支部發(fā)揮作用機制的研究》(課題編號:2016DJKT05;主持人:馮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