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楠
1949年2月4日下午,解放軍北平入城儀式結束第二天,中共北平市委在國會街禮堂(今新華社院內(nèi))召開地下黨員會師大會。由于會場可容納的人數(shù)受限制,全市3000余名黨員中有2000名到會。他們主要是城工部所屬學委(含文委)、工委和鐵委系統(tǒng)的黨員以及平委總支委員以上干部。13日,市委又在南新華街北平師范大學禮堂召開沒有參加上次大會的平委系統(tǒng)黨員大會。
新中國成立前,出于保密的需要,黨組織處于秘密狀態(tài),上級組織對黨員采用單線聯(lián)系方式。同一個單位的幾個黨支部,一般是由上級黨組織分別領導;同一個單位的黨員,往往由幾個系統(tǒng)分頭領導;同一支部的黨員,多數(shù)情況下也不發(fā)生橫向聯(lián)系,即使是在解放區(qū)泊鎮(zhèn)參加培訓時,黨員之間也是用簾子隔開,彼此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因此在開會當天,很多地下黨員還習慣性地戴著帽子和口罩。當他們把帽子和口罩摘掉時,彼此都面面相覷,紛紛指著對方,高聲叫道,“原來是你??!”這些人有的是在一個單位工作或?qū)W習的同事,有的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大家欣喜若狂,有的握手,有的擁抱,有的喜極而泣。在當組織處于秘密狀態(tài)下,黨員們可謂是相識不相知、相知不相認?,F(xiàn)在,他們終于在黨內(nèi)公開了身份。
聶榮臻、薄一波、彭真、葉劍英及劉仁等領導參加了這次大會。會議在熱烈、緊張的氣氛中召開了兩天。領導在大會上回顧了不同階段北平地下黨的斗爭歷史,一致肯定了北平地下黨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高度評價了北平地下黨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的出色貢獻。會上,市委第二副書記趙振聲(李葆華)代表市委第一次提出工廠、學校、機關的黨支部要全面公開的問題。
公開黨的組織與黨員名單,一些黨員還是有所顧慮的。有的黨員認為自己理論水平低,怕公開身份后起不了骨干作用;有的學生黨員過去忙于地下斗爭而耽誤了學業(yè),怕公開身份后影響黨的聲譽;有的黨員習慣獨立處理問題、秘密進行工作,在作風上脫離群眾,怕公開身份后得不到信任。當時,燕京大學黨支部提出13個問題向黨員進行調(diào)查,如:黨公開的意義和作用是什么?好處和壞處有哪些?黨公開后組織生活怎么過法?公開后如何開展活動等。被調(diào)查者對每個問題都提出了自己的認識、意見和建議。
為了解決這些思想認識問題,市委指導各級黨的組織開展了細致的思想工作。市委書記彭真親自指示《北平解放報》發(fā)表了題為《黨的支部必須全部公開》的社論。社論有針對性地批評一些黨員“家丑不可外揚”的錯誤認識,指出:“黨的缺點和錯誤,應該克服,不應該隱瞞,我們的黨和人民是一家,并不是兩家,黨的組織公開,把黨放在群眾監(jiān)督下面,就好比放在太陽下面一樣,正可以利用群眾力量的幫助,糾正黨與黨員的錯誤?!?/p>
1949年6月18日,公開黨支部和黨員的條件基本成熟后,中共北平市委作出決定,要求全市各工廠、學校、機關在6月底至7月初即在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28周年之際,將黨的組織和黨員名單全部公開。公開過程簡單樸實。
許多黨支部公開后,便邀請群眾參加支部大會,并在會上討論和檢討支部與黨員的工作,檢討黨與群眾的關系。這些舉動在群眾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響。許多群眾說:“共產(chǎn)黨光明正大,老老實實信得過?!陛o仁大學黨支部公開后,一名教授就說:“你們黨敢公開,證明你們不做壞事。國民黨做壞事,就不敢公開?!秉h的組織公開后,使一些群眾打消了過去對黨的誤解和懷疑。有些群眾說:“這一來,有事好商量了?!边€有些群眾打聽入黨條件,要求入黨或向黨推薦候補黨員。有些潛伏特務也主動向所在工廠、學校的黨支部坦白交代問題。
在黨的組織公開后,黨員隊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過去一貫表現(xiàn)比較好的黨員,在群眾中更加活躍;過去有缺點、有毛病的黨員,雖然精神上有些緊張,但在工作和學習上都更加努力;有些黨員公開前自高自大,公開后變得謙和虛心了;有些黨員公開前辦事不民主、習慣強迫命令,公開后變得比較謹慎,辦事注意和群眾商量了。黨內(nèi)的一些家長作風也得到克服,擴大了黨內(nèi)民主。群眾普遍反映說:“共產(chǎn)黨員都是好樣的?!?/p>
黨組織公開,使黨的隊伍迅速發(fā)展起來。北平解放后的一年里,共發(fā)展新黨員5860人,其中黨組織公開后的9月至1950年1月共發(fā)展4716人,占新黨員總數(shù)的80.5%。黨的隊伍發(fā)展壯大,為建設新北京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組織公開,也使黨內(nèi)一些投機、動搖分子,有嚴重劣跡的壞分子暴露出來。北平解放后的一年里,全市共清除146名不合格黨員出黨,其中:有政治問題的30人,被敵人逮捕叛變者15人,消極蛻化者54人,自動脫離黨的關系者47人。純潔黨的組織,確保了黨的戰(zhàn)斗力的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