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芳 楊殿香
摘要:目的:對42例高血壓腦出血CT影像診斷結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6年9月到2017年3月到我院就診的4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CT檢查,使用設備為GE Brightspeed99 16層螺旋CT,掃描參數為110kV。測量血腫體積,觀察血腫位置,分析CT影像診斷結果與患者病死率之間的關系。結果:血腫位置在腦葉處,無死亡患者,殼核位置,病死率9.68%,丘腦位置,病死率60.00%,小腦位置,病死率33.33%;破入腦室的病死率為28.57%,沒有破入腦室的病死率為14.29%;出血量<50ml,病死率13.79%,50ml<出血量<100ml,病死率30.00%,出血量≥100ml,病死率33.33%;中線結構移位<1cm,病死率16.67%,中線結構移位≥1cm,病死率33.33%?;颊咴诘难[位置、是否破入腦室、出血量、中位線結構移位等方面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CT影像診斷能夠提高高血壓腦出血診斷的正確率,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應廣泛的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診療。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CT影像;病死率
中圖分類號:R445.3; R743.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1-0270.2017.05.2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imaging results of 42 cases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CT scan, the use of equipment for the GE Brightspeed99 16-slice spiral CT, scan parameters for the 110kV. The hematoma volume was measured, the position of the hematoma was observ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agnosis of CT and the mortality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location of hematoma in the lobe, no death, shell and nuclear position, mortality rate of 9.68%, thalamus position, mortality rate of 60.00%, cerebellar position, mortality rate of 33.33%; broken into the ventricle mortality was 28.57%,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e ventricle was 14.29%; bleeding volume<50ml, mortality rate of 13.79%, 50mlKey Words: Hypertension; Cerebral Hemorrhage; CT Image; Mortality Rate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高血壓并發(fā)癥,在患者情緒激動或過于勞累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血壓的突然升高,造成腦血管破裂。高血壓腦出血主要發(fā)病于冬春季節(jié),隨著我國高血壓患者的不斷增加,高血壓腦出血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據相關統(tǒng)計顯示,在自發(fā)性腦出血中,高血壓腦出血占比能夠到達75%-83%。隨著對高血壓腦出血的不斷研究,發(fā)現高血壓腦出血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與其出血量存在明顯的關系。CT影像診斷技術在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診斷上,顯示出了較高的正確率,具有良好的診療效果。本文將對2016年9月到2017年3月到我院就診的4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診斷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到2017年3月到我院就診的4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51.24±5.87)歲。其中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腦出血患者為28例,右側基底節(jié)區(qū)腦出血患者為14例。所有患者已經過確診,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標準,并經過了CT檢查。所有患者均為第一次出現高血壓腦出血。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CT檢查,使用設備為GE Brightspeed99 16層螺旋CT,掃描參數為110kV,200mA,層厚和層距為5mm,矩陣為512×512。在患者發(fā)病24小時內,對患者頭部進行CT灌注檢查。具體操作為:對患者進行平掃查看出血部位,掃描速度為1r/0.5s;對血腫體積進行測量,測量方法為多田法獨立測量;觀察患者的血腫位置。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上述數據錄入SPSS20.0進行處理,均數( )表示,計數資料采用(%)表示,P<0.05顯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分析所有患者的CT掃描結果及患者的病死率,結果顯示,血腫位置在腦葉處,無死亡患者,殼核位置,病死率9.68%,丘腦位置,病死率60.00%,小腦位置,病死率33.33%;破入腦室的病死率為28.57%,沒有破入腦室的病死率為14.29%;出血量<50ml,病死率13.79%,50ml<出血量<100ml,病死率30.00%,出血量≥100ml,病死率33.33%;中線結構移位<1cm,病死率16.67%,中線結構移位≥1cm,病死率33.33%。患者在的血腫位置、是否破入腦室、出血量、中位線結構移位等方面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高血壓并發(fā)癥,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嚴重威脅了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生命健康。隨著我國高血壓患者的不斷增加,應進一步提高對高血壓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診斷的準確率,提高疾病的檢出率,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及時的治療干預,實現對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隨著CT影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被廣泛的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檢驗和診斷中,能夠對患者病情進行檢驗和觀察,明確腦出血的位置和出血量,并采取恰當的治療手段。大量的研究和實現證明,高血壓腦出血的血腫位置、是否破入腦室、出血量、中位線結構移位等與患者的病死率存在密切的關系,通過觀察CT影像,并分析以上幾個指標,有利于醫(yī)務人員制定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分析4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CT影像檢測結果,發(fā)現血腫位置在腦葉處,無死亡患者,殼核位置,病死率9.68%,丘腦位置,病死率60.00%,小腦位置,病死率33.33%;破入腦室的病死率為28.57%,沒有破入腦室的病死率為14.29%;出血量<50ml,病死率13.79%,50ml<出血量<100ml,病死率30.00%,出血量≥100ml,病死率33.33%;中線結構移位<1cm,病死率16.67%,中線結構移位≥1cm,病死率33.33%。患者在的血腫位置、是否破入腦室、出血量、中位線結構移位等方面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以往的相關研究的結果具有一致性。
由此可見,CT影像診斷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診療具有重要的意義。CT影像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率,同時操作便捷,具有較高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能夠迅速得到檢測結果,作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的依據,提高患者的生存幾率,應廣泛的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診療中。
參考文獻:
[1]包金鎖,李月輝,趙賀.高血壓腦出血CT定位微創(chuàng)穿刺清[1]除術32例分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2014,1(2):84-86.
[2]紀洪廣.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應用螺旋CT檢查的特異性[1]征象及臨床價值[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11(22):[1]1489-1490.
[3]王鶴,鄭兆聰,陳宏領.高血壓腦出血早期血腫擴大的預測[1]指標及防治手段[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24,23(20):[1]2074-2077.
[4]潘錫平,潘輝.細孔鉆顱血腫清除術治療老年高血壓腦出[1]血的療效及康復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7):[1]50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