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賦文 鄭華 常凱 王飛龍 楊英瑩 雷陸英
摘要 分析了2011—2015年泉州石井口岸截獲疫情情況:該口岸入境旅客大部分為臺胞,節(jié)假日期間來大陸探親訪友時常攜帶水果、肉制品及水產(chǎn)品等禁止入境物入境,從截獲物中檢出的有害生物主要為昆蟲和真菌,檢出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為大洋臀紋粉蚧、橘小實蠅,而檢出這2種檢疫性有害生物的截獲物種類(寄主)主要為蓮霧、芭樂、釋迦等;提出了相應的防控對策。
關鍵詞 泉州石井;疫情分析;防控對策
中圖分類號 S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7)06-0154-03
Analysis of Plant Pathogens Intercepted in Passenger-carried Good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Quanzhou Shijing Port of Recent 5 Years
GUO Fu-wen1, ZHENG Hua2, CHANG Kai3 et al (1.Wuyishan Office of Fujia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Wuyishan, Fujian 354300; 2.Fujia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Fuzhou, Fujian 350001; 3.Quan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Quanzhou, Fujian 362000)
Abstract We analyzed the plant pathogens intercepted in passenger-carried goods in Quanzhou Shijing port during 2011—2015, and found that most entry passergens were Taiwan compatriots and usually took along with some fruits, animal products to 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 during holidays, the plant pathogens intercepted in passenger-carried goods were mainly insects and fungus, quarantine pests occupied by a large majority in Planococcus minor and Bactrocera dorsalis,the host plants of these quarantine pests were mainly Syzygium samarangense, Psidium guajava and Annona squamosa.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rate of interception of illegal entry passenger-carried goods and pathogens for Quanzhou Shijing port even other passenger port for Taiwan, China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Quanzhou Shijing;Epidemic situation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出入境旅游、商務、留學、探親等的人員也越來越多,而攜帶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chǎn)品名錄》的水果、肉制品等物品(以下簡稱禁止入境物)(參見農(nóng)業(yè)部、國家質(zhì)檢總局聯(lián)合公告第1712號,以下稱1712號公告)進境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多,由于這些禁止入境物的來源相對復雜,同時也可能攜帶有一些疫情疫病,比如橘小實蠅、地中海實蠅、禽流感病毒等,一旦傳入我國,將嚴重危害我國農(nóng)林業(yè)生產(chǎn)。以近年來各旅檢口岸屢次截獲的橘小實蠅、地中海實蠅為例,橘小實蠅寄主廣泛,能取食香蕉、柑橘、楊桃、番石榴、芒果、茄子、辣椒等46科250多種水果和蔬菜[1];地中海實蠅幼蟲可在400多種結(jié)果植物上生長發(fā)育[2],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曾出現(xiàn)2次大暴發(fā),1929年為根除該害蟲,該州20個縣的果樹上果實被摘下,歷時18個月,耗資700萬美元,1956年在佛羅里達州第2次發(fā)現(xiàn),根除費用達1 100萬美元[3]。到1993年11月底,美國南加州已有26.2萬hm2成為地中海實蠅疫區(qū),據(jù)推算僅Tulare縣為此就需增加5億美元的防治支出[4]。以常截獲的禽類產(chǎn)品為例,據(jù)報道廣州機場檢驗檢疫局曾從入境旅客攜帶的禽蛋中檢出H5亞型禽流感病毒[5]。據(jù)統(tǒng)計,2004年一季度由于禽流感影響,我國家禽養(yǎng)殖業(yè)產(chǎn)值將比上年同期減少100億左右[6]。因此,加強對旅客入境攜帶物的查驗力度,及時在口岸一線截獲旅客攜帶的禁止入境物,將疫情阻斷在國門之外刻不容緩。鑒于此,筆者分析了2011—2015年泉州石井口岸截獲疫情情況,并提出了防控對策,以期為泉州石井口岸乃至其他對臺客運口岸提高禁止入境物截獲率,提升疫情檢出率提供參考。
1 泉州石井口岸現(xiàn)狀
1.1 口岸基本情況
泉州石井口岸地處福建閩南金三角地帶的泉州南安市出海口,是福建省3個常態(tài)化營運的對臺客運直航口岸之一,也是泉州市唯一對臺客運直航口岸。該口岸于2006年6月開通祖國大陸對臺(金門)第3條固定客運航線——泉金客運航線,從開通時的每日往返2個航班增加到現(xiàn)在的每日8個航班,逐漸成為海峽兩岸人員往來、經(jīng)貿(mào)文化交流以及拉動兩岸旅游業(yè)最為便捷的一條“黃金水道”,2015年全年出入境旅客突破12萬人次。
1.2 截獲物及檢出疫情情況
泉州石井口岸截獲的禁止入境物的種類比較繁多,有果蔬類、肉類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水產(chǎn)品、種子種苗及其他應檢物。隨著入境旅客的增加,從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禁止入境物的批次也在逐年增長(表1)。近5年來的有害生物檢出率(檢出有害生物種次數(shù)/截獲禁止入境物批次)均高于當年全國旅檢疫情平均檢出率(當年全國旅檢疫情平均檢出率根據(jù)質(zhì)檢總局官網(wǎng)公布的全國旅郵檢禁止進境物統(tǒng)計表計算得出)。
1.3 檢出有害生物類別情況
由表2可知,近5年泉州石井口岸目前從截獲物中檢出的有害生物主要為昆蟲和真菌,占92.4%,對于細菌、線蟲、病毒等病害及雜草的檢出率較低,尤其是細菌、病毒類除2011年外,其余年份均未檢出,并且無禽流感等動物疫病檢出的情況(目前由于檢測能力的限制,石井口岸對于動物產(chǎn)品很少送檢)。
1.4 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及寄主情況
由表3可知,近5年泉州石井口岸截獲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為大洋臀紋粉蚧(18)、橘小實蠅(14),共計占72.7%,而檢出這2種檢疫性有害生物的截獲物種類(寄主)主要為蓮霧(9)、芭樂(6)、釋迦(6),共計占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的65.6%。
1.5 截獲大批量種子、種苗、種蛋情況
由于泉州石井口岸為對臺海港客運口岸,通過船舶運輸具有比航空運輸量大價格低等多種優(yōu)勢,而福建省許多地方都建有臺灣農(nóng)民創(chuàng)業(yè)園等類似引入臺灣優(yōu)良農(nóng)林業(yè)品種和先進農(nóng)業(yè)技術而設立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區(qū),同時也有不少內(nèi)地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通過正規(guī)渠道引入臺灣的優(yōu)良農(nóng)林業(yè)品種的種子種苗甚至種蛋需要通過向大陸農(nóng)林部門或質(zhì)檢總局申請檢疫審批,有的品種還要通過一段時間的隔離檢疫合格后才能大規(guī)模種植或養(yǎng)殖,導致許多在福建省各地投資農(nóng)林業(yè)生產(chǎn)的臺灣商人以及內(nèi)地從事科學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攜帶大批量的種子種苗甚至種蛋從石井口岸入境,試圖逃避檢驗檢疫部門的監(jiān)管。比如2013年泉州石井口岸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一次性從同1名旅客行李中截獲1 256株草莓苗;2014年一次性截獲多達345枚烏龜?shù)昂网B蛋;2015年一次性分別截獲400株檸檬苗和80株芒果苗。2011—2015年泉州石井口岸截獲種子、種苗、種蛋情況見表4。
1.6 出入境旅客構成情況
由于目前泉州石井口岸為國家二類口岸,出入境的旅客主要分為2類(表5),一類是來大陸經(jīng)商、探親、學習交流的臺灣同胞,另一類則是通過“小三通”赴金門或臺灣本島旅游返回的大陸旅客,并且出入境旅客中臺胞占大多數(shù),在70%左右。
2 防控對策
2.1 加強對口岸一線人員及實驗室檢測人員的培訓力度
泉州石井口岸目前從截獲物檢出的有害生物細菌、線蟲、病毒等病害及雜草的檢出率較低,這可能與口岸一線查驗人員及實驗室檢測人員的專業(yè)背景有一定關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有針對性地對口岸一線查驗人員及實驗室檢測人員進行植物線蟲、植物病毒等的分離及鑒定技術培訓,提升對植物線蟲、病毒等的檢出率。再者,對口岸一線查驗人員進行X光機成像原理等培訓,提升對種子、種苗、種蛋等的識別能力,將這些高風險的禁止入境物拒之于外。
2.2 加大對特定物品的送檢力度
在石井口岸一線現(xiàn)場查驗中要重點加大對蓮霧、芭樂、釋迦3種水果的查驗力度,積極送實驗室檢測,提高檢疫性有害生物檢出率,同時也要相應增加禽蛋、肉類制品的送檢力度,以期能檢出禽流感等動物疫病,提升把關能力。
2.3 對入境旅客實行分類管理
根據(jù)筆者在泉州石井口岸的工作經(jīng)驗以及入境旅客大部分為臺灣同胞、大陸籍入境旅客一般為赴金門、澎湖等臺灣外島及通過小三通赴臺灣本島旅游的團隊游人員的特點,可以對入境旅客實行分類管理。一般來說,臺灣同胞行李中截獲禁止入境物一般情況下都是攜帶一些水果、肉制品、水產(chǎn)品來大陸探親訪友的旅客,對他們一般進行抽查方式,重點檢查節(jié)假日期間來大陸探親訪友的旅客。對于內(nèi)地旅客可以通過以下2項措施提升守法意識:一是加強與旅行社的協(xié)作,讓旅行社配合做好出境旅客國門生物安全知識的宣傳工作;二是加強與船務公司的協(xié)作,在交通工具醒目位置張貼農(nóng)業(yè)部、質(zhì)檢總局1712號公告等宣傳材料,讓廣大旅客更多地了解我國動植物檢疫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
2.4 加強部門間協(xié)作,加大打擊力度
對于大量在大陸投資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的臺商攜帶大批量種子種苗種蛋多次闖關的現(xiàn)象,石井口岸檢驗檢疫部門應建立“黑名單”,必要時堅決進行行政處罰,同時將截獲情況及時通報該名臺商投資所在地檢驗檢疫部門及農(nóng)林部門,必要時對其所栽種的苗木,同時有證據(jù)證明其違法違規(guī)引進的,協(xié)商由地方農(nóng)林部門依據(jù)《植物保護條例》第十八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要求其糾正,并對其處以罰款。對于未獲得大陸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許可而試圖以旅郵檢方式將境外的種子、種苗、種蛋引入國內(nèi)的科技工作者必要時要將截獲情況通報當事人所在單位。
總之,旅客攜帶的禁止入境物由于可能傳播疫情疫病,再加上我國目前的監(jiān)管措施以及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完善我國旅郵檢的監(jiān)管體系。
參考文獻
[1] 張彬,劉映紅,趙蘭蘭,等.桔小實蠅研究進展[C]//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89-96.
[2] 周衛(wèi)平.美國對地中海實蠅的防范[J].世界農(nóng)藥,2000,22(3):44-49.
[3] 陳明忠,肖良.美國佛羅里達州暴發(fā)地中海實蠅后采取的緊急措施[J].世界農(nóng)業(yè),1997(10):30-32.
[4] 徐建國.美國柑橘實蠅的發(fā)生與治理[J].世界農(nóng)業(yè),2000(4):35-37.
[5] 歐志葵.入境生禽蛋檢出禽流感[N].南方日報,2016-12-24(A04).
[6] 孫梅君,張明梅.禽流感對農(nóng)業(yè)及相關產(chǎn)業(yè)的影響[J].調(diào)研世界,200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