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霞
學情分析:《美麗的小路》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識字量少,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自學能力較低。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導學的形式讓學生提前預習,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課上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表演,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目標:
1、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發(fā)展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2、會寫“先、干”等6個字,養(yǎng)成規(guī)范、認真書寫的習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分角色朗讀中,能讀好每個角色的語氣。
4、有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愿望和行動。
學習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生字的識記;感悟課文,對話的朗讀;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樹立環(huán)保意識。
導學策略:采用導學單的形式
課前準備:導學單、多媒體課件。
學習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帶同學們?nèi)ソ加?。(出示課件)你們看這個地方怎么樣?美麗的小路上還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
二、自學,初讀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讀文,互相檢查字音,交流讀不好的句子,實在有困難請教師幫忙。
三、識字。
1、檢查預習情況:
(1)拿出課前預習的導學單,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課前學習。
(2)出示詞語。
(3)開火車認詞語。
(4)難度加大,昨晚給爸媽說識字方法,現(xiàn)在小組交流,(小組長安排好組員要匯報的內(nèi)容,保證每個成員都有任務(wù)。)
(5)小組匯報。采用格式:大家好,我是勤奮號小組1號xxx,我發(fā)現(xiàn):趕、起是走字旁,明是日字旁,凈是兩點水;我是勤奮小組2號,我發(fā)現(xiàn):趕、起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明、凈是左右結(jié)構(gòu),先、干是獨體字……誰還想交流?學生抽想交流的學生。
(6)通過小組交流,我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明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誰給我們小組作出評價。
(7)出示迷宮游戲認字。
四、寫字。
1、學生觀察“先、干、趕、起”四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應(yīng)該注意什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練習書寫,自己找學習伙伴或老師評價。如果對第一次評價不滿意可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五、朗讀
1.(出示多媒體課件1:一條長長的小路,路上鋪著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路旁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還有一棟小鴨住的房子。)
如果你走在這條美麗的小路上,看見花花綠綠的鵝卵石,五顏六色的鮮花,你想說什么?
2.(出示多媒體課件2:在這條美麗的小路上走來了一只小兔和小鹿。)
在這條美麗的小路上,走來了兔姑娘、鹿先生,它們會說什么?請同學們自由讀二、三自然段。
3.出示多媒體課件3:啊,多美的小路??!
(1)當時的兔姑娘、鹿先生會怎么說呢?大家練一練,喜歡哪個角色就讀哪個角色。
(2)聽了他們的朗讀,你們覺得小路美嗎?
(3)范讀,誰再來贊美這條小路。(生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棒!這條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們都喜歡在小路上散散步,說說話,可是過不了多久,小路怎樣了?
3.(出示多媒體課件:小路上堆積了許多垃圾,蒼蠅飛舞。)
假如同學們走在這條小路上,最想說什么?
師:是呀,美麗的小路不見了。
4.(出示多媒體課件:美麗的小路不見了。)
生:讀句子。
5.(出示多媒體課件:在這條骯臟的小路上,走來了小兔、小鹿、小鴨。)
師:在這條臟兮兮的小路上,走來了兔姑娘、鹿先生、鴨先生,他們會怎么說?大家自由讀五至八自然段,可以邊讀邊演。讀完后,分四人小組分角色表演,我們要評選最佳演員。(學生合作練習表演)
師:大家覺得誰演得好。
6.(出示多媒體課件: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
師:小兔覺得奇怪,大家覺得怎么樣?誰再來問。
師:他們都演得不錯,哪個小組敢向他們挑戰(zhàn)?
(生表演,評選最佳演員。)
師:看了他們的表演,小鴨為什么會說“這都怪我!”
師:小鴨感到后悔了,他決心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
7(出示多媒體課件: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生齊讀,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如何找回美麗的小路。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檢查朗讀1——8自然段,重點評議是否讀出疑問和感嘆的語氣。評完繼續(xù)讀讀得不好的句子。
2、師:美麗的小路找回來了嗎?我們繼續(xù)學習9——12自然段。
二、朗讀
1、指名讀9——12自然段,復習出現(xiàn)的生字詞。
2、學生輕聲讀文,結(jié)合插圖思考:美麗的小路怎樣找回來的?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推、拿、清掃、提”等描寫動作的詞語。
3、體會美麗的小路找回后小動物們的心情,練習分角色朗讀。
三、表演
1、教師指導學生排演課本劇,個別地方學生還可以展開想象。
2、學生自愿組合選擇角色進行表演。
四、評議
1、評議重點:人物語氣、情感是否恰當;想象是否合理,添加的動作、表情是否能體現(xiàn)小動物的心理。
2、組內(nèi)先自評,然后各組間交換意見,最后教師總評,提出建設(shè)性意見。
五、實踐:我做校園“美容師”
我們的校園美麗嗎?我們校園里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
六、寫字
1、學寫“明、凈”兩個字,學生先觀察描紅,教師再重點指導。
2、班級交流展示寫字情況,評選出“巧手”獎。
板書設(shè)計:
許多垃圾不見了
美麗的小路保護環(huán)境
人人有責
清掃垃圾又出現(xiàn)了
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路》這是一篇較為生動的童話故事,寫了鴨先生門前小路的變化,讓學生懂得整潔美好的環(huán)境能讓人們心情舒暢,要愛護環(huán)境,保持環(huán)境整潔。
在教學時,我采用小組合作形式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課文,通過不同小組匯報、補充,掃清了文章的生字障礙,這種學習形式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符合一年級識字量大的特點,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效果較高。
在教學時,我通過“美麗的小路——美麗的小路不見了——美麗的小路又回來了”,這條線索進行緊湊的教學。結(jié)合運用多媒體,讓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容動態(tài)化,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撥動了學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鳴。學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兔姑娘、鴨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讀課文,去表演課文,心靈受到熏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地讓學生在分角色表演中去體會不同動物的表情、語言,調(diào)動、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讓學生通過身邊的實際例子去體會應(yīng)該保護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通過這樣的教學,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作者單位: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臨鋼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