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一篇名為《為見證愛情情侶婚前公證淘寶賬號遭拒》的報道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婚前公證淘寶賬號”甚至成為微博熱搜話題。
目前,互聯網企業(yè)與用戶對虛擬財產的所有權歸屬問題,存在很大的爭議性?;ヂ摼W企業(yè)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時,往往規(guī)定賬號所有權歸企業(yè),用戶只有使用權,企業(yè)可以收回賬號,用戶不得交易、轉讓等。而用戶虛擬財產被盜竊、遺失、注銷等情況,亦時有發(fā)生,進而引發(fā)用戶維權行為,亦需要明確虛擬財產的定義和鎖定證據。
虛擬財產包括的范圍很廣泛,諸如淘寶賬號、游戲賬號、手機支付賬號、虛擬貨幣、游戲裝備、公共號、直播號等,舉凡網絡上具有經濟價值的賬號、虛擬物品,都可以視為虛擬財產。而且,隨著網絡對各行各業(yè)加快滲透,產生出越來越多的信息數據,很多商品和服務亦被網絡化。未來還將產生更多的虛擬財產,虛擬財產在社會總財富的占比亦將越來越大,民眾所擁有的虛擬財產也就更多。
伴隨而來的問題,也隨之增加。既然虛擬財產被視為居民的合法財產,居民有自由支配權利,那就涉及到交易、轉讓、饋贈、繼承等各方面財產權利,可虛擬財產只是以數據信息為載體,跟傳統(tǒng)實物財產有區(qū)別,在行使財產權利時存在一定的難度,也存在很大的社會分歧。主因則是社會認知和法律的滯后,沒有跟上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忽視了虛擬財產在社會財富生產的重要性地位,這些都需要盡快改變過來,以免延誤網絡經濟的發(fā)展。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薄睹穹倓t》對網絡虛擬財產的規(guī)定,意味著虛擬財產保護問題,終于從實踐走進法條,成為一項法定的民事權利。不過,這條規(guī)定太過模糊,還需要制定相關配套法律。
那么,在相關法律沒有出臺之前,民眾的虛擬財產權益如何維護呢?
從目前各地發(fā)生的虛擬財產維權事件來看,司法機構大都將虛擬財產視為合法財產,并積極維護用戶的財產權利。因此,出于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權益,用戶也要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對自己的虛擬財產采取公證、預立遺囑等方式,以鎖定虛擬財產所有權證據,防范未來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