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君++馮丹
【摘 要】藝術構成是一種藝術形式語言,它作為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對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研究起著重要影響。本文從構成理念出發(fā),闡述了構成藝術的概念,探討了構成藝術形式原則與城市公園景觀之間的關系,具體論述了三大構成的設計原理如何在城市公園景觀中的應用,以此來追尋現(xiàn)代城市公園未來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構成藝術 城市公園 景觀設計
1 構成藝術的基本概述
構成藝術是指形態(tài)的藝術構成,這一造型概念最先從西方構成主義發(fā)展而來,它的核心思想是以抽象的造型傳遞作者創(chuàng)作的情感觀念。它作為設計藝術這類學科的理論基礎,非常偏重對幾何抽象造型元素的的運用,遵循一定規(guī)律的美學形式,注重產生的獨立價值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這一理論最先由俄國構成派大師塔特林提出,他指出“構造、質感、結構”做為構成主義的三大原理,一切設計的基礎都可以看作是材料和有機組合的造型。他所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碑》,結合雕塑、建筑與工程,使用了動力、空間和各種材料,體現(xiàn)了構成關于空間、時間、運動和光的宏偉構思,成為了構成藝術宣言式作品。
構成藝術作為整個設計的基礎,為城市公園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形式,通過打碎、解構、重組等方式,有規(guī)劃有組織的設計公園的平面構圖、立面形態(tài)、空間布局、色彩搭配等,使其更具視覺形態(tài)表現(xiàn)力,突出構成形式美感,滿足人們對現(xiàn)代城市公園的追求。
2 城市公園景觀中構成藝術的形式美原則
2.1 對比與統(tǒng)一
對比是將兩類及兩類以上相差較大的視覺元素相互對照,使人產生強烈的反差感,其雙方特性更加突顯,主題更加明確。對比主要通過色調、色相、形狀、數(shù)量等強烈的視覺反差來顯示個性。統(tǒng)一則是為調和雙方的個性,找出共性因素,使其統(tǒng)一中富有變化,形態(tài)更加和諧。如果過量強調統(tǒng)一會顯得形態(tài)單調,沒有活力,藝術效果枯燥無味。2006年,貝聿銘在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中,從傳統(tǒng)民居中提取元素,用簡練的幾何造型加以概括,體現(xiàn)江南的地方特色,更好的突出和融合了新舊的差異性,解決了在老歷史街區(qū)中建立新建筑的難題。
2.2 對稱與均衡
對稱是自然界常見的一種造型語言,它以一條對稱軸為中心,形成上下、左右等形或等量完全對稱的結構。對稱在公園景觀空間處理上會給人規(guī)整、莊重、嚴肅的樸素美感和心理暗示。均衡是以動態(tài)為主導對對稱的調和,在軸的兩側雖形狀、體量、顏色等不同,但在視覺上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感,使其對稱更活潑生動具有變化。均衡的失調,會造成雜亂無章的空間形態(tài)。在公園景觀營造中要處理好各景觀要素之間的關系,把握好尺寸大小、數(shù)量多少、色彩協(xié)調、疏密得當?shù)木庾兓?,使空間布局更生動、有序。
2.3 節(jié)奏與韻律
節(jié)奏和韻律包含在各個形態(tài)構成中,節(jié)奏是循序漸進、有條理地的變化,在視覺上產生動態(tài)的秩序美感。韻律則是對節(jié)奏進一步深化的動態(tài)連續(xù)性,如果說節(jié)奏是理性的調和秩序,那么韻律就是感性中的節(jié)奏。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景觀設計中,圍繞中軸線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排列周邊景觀,使景觀從標題(奧運標志)、序曲(中軸綠帶)、高潮(慶典廣場)、結束(主山天鏡)、余韻(綠色公園),不論在視覺上還是在空間序列中,都形成了錯落有序的空間布局,使其產生不同尋常的空間秩序美感和藝術效果。
2.4 比例與尺度
任何一件功能與形式完美結合的景觀作品都有合理的比例與尺度關系。比例是指一個物體整體與局部之間長、寬、高等受一定數(shù)值制約的關系。尺度以人為主導,按照人自身尺度要求與各個物體尺寸之間形成的對比關系。和諧的比例與尺度關系,能夠解決功能合理性與形式美之間的矛盾。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研究中,要注重人與空間的比例尺度關系,比如從人的視覺尺度來看,<1200米可以看到有人,<25米可以辨別出人的樣貌,<12米是屬于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距離。因此,在休閑區(qū)設立設施時為避免人群干擾,每個小品座椅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2米,或用植物、地形等手段阻隔創(chuàng)造安靜的氛圍。
3 構成藝術在城市公園景觀中的應用
點、線、面、體是構成藝術中最基本的形態(tài)要素,所有的形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要素組合提煉后展現(xiàn)出來的抽象形態(tài)。城市公園景觀包括山體、地形、水體、植物、構筑物等物質造型元素,在藝術構成中主要分為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三大構成,將主要的三大構成原理應用到公園景觀這些造型元素中。
3.1 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平面構成要素
平面構成是在二維空間中按照一定規(guī)律組合圖形,最基本的語言要素是對點、線、面的重復、對比、漸變等。景觀平面構圖融合平面構成中的構成法則,來完善景觀平面空間組織序列。
整個物質形態(tài)都是從點開始,點作為根底,在城市公園景觀環(huán)境設計中應用廣泛。點以多種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公園景觀設計中,對景觀小品而言,可以把標志性的雕塑、陳設品等作為景觀節(jié)點,聚焦人們的視線。在植物設計中,單株的植物也可以以點的形式呈現(xiàn),遮擋視線劃分空間。點的運動規(guī)律決定線的形態(tài),線有直線、曲線、折線、軸線之分,直線有延長,向上之感,曲線有優(yōu)雅、柔美之感,折線有干脆、直接之感,軸線是虛設的一條線。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之初,可以用線的動態(tài)來表達設計理念,根據(jù)線顯示的不同性格來定位景觀風格。例如用具有自然美感的自由曲線展現(xiàn)“曲徑通幽”,用多量植物的連續(xù)性劃分空間,引導人們的瀏覽視線。線連續(xù)移動封閉圍合成面,面的長、寬是用尺度來表示的。面分多種類型,但它們都是由線的形態(tài)決定的。在公園景觀設計中,根據(jù)基地面的現(xiàn)狀,分割功能空間,建筑、水體、綠化、鋪裝等都是對不同性質面的運用。
3.2 公園景觀設計中的立體構成要素
立體構成主要由點、線、面基本要素圍合成一個體的三維空間,按照構成藝術美學原理用一定材料構造空間形體。城市公園是以創(chuàng)造滿足人們的休閑空間為主要目的,公園景觀作為復雜的景觀結構體系,把公園的各不同要素進行抽象構成,地面、頂面與立面造型是虛體還是實體決定景觀的空間序列層次和質量。如在立面造型設計中,立面是公園最先展示的景觀面,它具有分割空間、強化背景、引導游人視線的作用。同時立面上各景觀構成要素的形式是最容易靈活運用的,在公園空間創(chuàng)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立面的虛實、曲直變化處理得當會給整個城市公園景觀增添生趣。
3.3 公園景觀設計中的色彩構成要素
色彩構成是利用色相、明度、彩度的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組合,對人的感官與心理產生強烈感染力的一種表達效果。色彩賦予在城市公園景觀上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對空間的表達也有不同展示效果。城市公園的色彩景觀要素大致分為人工色和自然色兩大類,自然色作為天然形成的色彩不可改變,但在景觀設計中可以“巧借”,與人工色彩融合,突出公園景觀色彩的藝術表現(xiàn)力。在城市公園景觀塑造中,不論利用植物做主景還是配景都是最廣泛的,因此植物的色彩搭配是城市公園景觀色彩基調的基礎。根據(jù)植物不同季節(jié)色相變化,利用人對色彩的心理感應,營造公園景觀,使景觀層次鮮明,視覺色彩空間更富有變化。
4 結語
城市公園景觀在人們日常休息娛樂中逐漸占據(jù)重要地位。一切理論研究都來源于實踐,最終運用到實踐中,研究構成藝術的理論與城市公園景觀之間的關系,就是將構成藝術最終應用到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去。用構成藝術的理論知識指導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發(fā)展,給人營造舒適的視覺效果,創(chuàng)造更多的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何青.抽象語言視覺造型元素符號的藝術魅力[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11.
[2]蔡洪.構成藝術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尹思謹,城市色彩景觀規(guī)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4]李夢娟.構成藝術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M].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