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為了所有學生的發(fā)展,注重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和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
關鍵詞:思想品德;有效;師生互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4-049-1
“互動”一詞從構詞上來說:“互”是交替、相互,“動”是使起作用或者變化,使感情起變化,合在一起。“互動”指的就是一種相互之間使彼此發(fā)生作用或者變化的過程。而在高中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追求的是一種有效性的師生互動。因此,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即為師生交流、師生共享的互動過程,它是師生共同互動、共同品味、共同分享的教學模式。因此,我認為對于課堂上有效師生互動的研究很有必要。那么,怎樣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精心預設,引導生成
高中課堂教學不應該僅僅是簡單的學習知識理論,更應該是引導學生自己探究體悟的過程。課堂上要想讓學生有精彩的生成,課前教師便一定要有精心的預設。精心的預設體現(xiàn)在教師能對教材內(nèi)容有詳盡的把握,張弛有度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課堂教學中不是對一篇文章進行演繹,而是能從內(nèi)容入手進而探究。
如在教學“生活與消費”這一單元時,其中《神奇的貨幣》一課,為了讓學生了解實質,生成清晰的概念,我提前搜集了從古至今被作為一般等價物使用過的各類貨幣的圖象資料,用相機定格了生活中貨幣的用途,以及相關的一些資料做成了最直觀的PPT用來課上展示。課上,我指著其中一張照片——超市中一種大米“8900”標價牌引導學生:“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貨幣,就比如我們?nèi)コ?,每一個行為動作都會涉及到貨幣的職能體現(xiàn),就像圖中的標價,體現(xiàn)的就是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一個基本職能。有誰知道這個是貨幣的什么職能嗎?”很多學生立馬低頭查閱,一個學生舉起手來回答道:“老師,這個是貨幣的價值尺度的職能,用來表現(xiàn)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焙芏鄬W生表示贊同的點點頭,我接著說道:“那如果老師支付了89元的現(xiàn)金,把這袋大米買回了家中,那么貨幣在這里又是什么職能呢?”學生們搶答道:“流通手段!”
教學是需要引導和規(guī)劃的,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預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有精彩的生成,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
二、建構團隊,學會分享
具有凝聚力、團結一致的班級才最有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進行,有利于學生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和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和激活課堂,構建班級團隊,才能有效促進課堂師生互動,讓學生學會分享。
例如在《企業(yè)與勞動者》的教學中,在這節(jié)課開講前,我就號召學生們:“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關企業(yè)與勞動者的課程,接下來全班同學分為兩組,一組為企業(yè)組,一組為員工組,企業(yè)組的管理者們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處理好企業(yè)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如何將自己的企業(yè)經(jīng)營完善,員工組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才能盡快上崗就業(yè)‘如何在企業(yè)侵犯自己的勞動者權益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大家可以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或者回家后采訪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來收集資料,每個小組都要做這個調查,然后形成自己的見解,在組內(nèi)進行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在課上與老師和同學一起分享。”學生們聽后,左右召喚著熱烈地討論了起來。第二天的課上,員工組便自告奮勇率先分享了起來:“勞動者要想盡快解決就業(yè)問題,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其次就是提升自身,增強就業(yè)能力,還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構建團隊的方法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搜集資料、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加強互動,在課堂分享的過程中凝聚感情,體驗樂趣。
三、因材施問,充分喚醒
提問,是眾所周知的課堂互動方式。而課堂提問真正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一個正確的答案,它更注重的是了解學生的思路和邏輯,通過提問促使學生回顧舊知識,探究新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
例如在教學“公民的政治生活”這一單元《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牢記公民所具有的權利和義務,我是這樣開始課堂教學的:“這節(jié)課采用老師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習,你們在教材中尋找答案,然后與同學們一起分享,準備好了嗎?”學生們高呼:“準備好了!”我接著說道:“政治自由是公民的權利還是義務?”學生們思考了一下,立即有人答道:“權利?!本o接著我提問第二道題:“那么公民的政治權利還有什么?”一個學生胸有成竹地答道:“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監(jiān)督權。”“那么公民的義務有幾項呢?”學生又答道:“四條?!边€沒待我提問,一個學生就搶先說道:“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蔽医o予了全班學生最熱烈的掌聲,并說道:“看來大家都了解了,明天再問的話,也得像今天一樣很快地答上來啊?!睂W生們得意地笑道:“好的,老師,放心吧?!?/p>
因材施問,是教師立足課程所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理解能力,參考學生回答情況,進行提問引導和適時提示,這有利于充分喚醒學生的已學知識,喚醒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
教師課前進行精心預設,采用建構團隊的方式,靈活地因材施問,才能引導學生精彩生成,讓學生學會分享,充分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課堂上有效的師生互動既是對教師的考驗,也是對學生的提升,這樣的交流互動才能真正地活躍課堂,有效提高學生成績。
[參考文獻]
[1]柯長榮.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研究[J].成功(教育),2010(03).
[2]王欣.淺析思想品德課中師生互動的課堂實效性[J].文理導航(中旬),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