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燕
如何激發(fā)學生對古典詩歌的興趣,切實提高他們的詩歌品讀鑒賞水平呢?可以在詩歌鑒賞活動采用“巧婦籌米”方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做詩歌鑒賞的巧婦必須不為米而愁,才能在鑒賞時無后顧之憂。
巧婦籌米第一步——詩詞積累
一、美讀活動。何謂美讀,葉圣陶說“所謂美讀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師生在拿到一首詩后不要急著做題或評論鑒賞,而是應由朗讀開始,在朗朗讀書聲中讓詩歌先活起來,讓詞語流動起來,讓自己的思緒隨著詩歌飛揚起來。老師可以以示范讀、指名朗讀、學生合作美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詞約而意豐的小詩中感受千百年來的平平仄仄,聆聽天籟之音。為了讓學生多積累一些詩詞,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教師可以舉辦班級詩歌朗誦會,然后通過學生自評、互評、老師專評等多種形式,讓他們逐漸懂得欣賞詩歌語言的精準。
二、詩歌譜曲演唱活動。在古代詩詞就像歌詞供傳唱,因此也流傳許多歌女與詩人的風雅故事。而眼下最受學生歡迎的恐怕就是流行歌曲了。如王菲演唱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學生就很熟悉。為了使學生較快積累詩詞,可以采用流行新元素??梢宰寣W生根據(jù)詩歌大致內容與情感選擇與其相匹配的音樂旋律,對原有音樂進行合理剪輯或者自己譜曲并翻唱。然后在班隊活動中展現(xiàn)成果,演唱活動便會開展得有聲有色。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名正言順地一展歌喉,而且也讓他們輕松積累了不少詩句。
三、詩句趣味互答活動。讓學生深刻感受詩句在不同情境中的魅力。如:
劉蘭芝(感傷):“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p>
焦仲卿(哆嗦):“別君去兮何時還?”
劉蘭芝(堅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趣味互答有利于創(chuàng)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課堂洋溢著濃重的詩書香味,并且互答改變了原來的詩句情景而賦予新的含義,使學生在活動中玩味詩句感受詩句思考詩句?;顒佑蓪W生組織,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出題并規(guī)范要求和范圍,由另外小組回答。
另外,還建議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將自己朗誦、演唱的詩歌錄制成磁帶或刻成光盤,以作收藏紀念,或當做禮物收藏贈予他人。這樣學生就認識到詩歌不僅僅作為“學生和課堂的事情”,它還可以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成為有意義有趣味的生活內容。學生所做的每項成果都有相應分數(shù)累計。
巧婦籌米第二步——意象研究
先查閱盡可能多的資料完成意象歸類的表格,語文教師建議學生尋找合作伙伴,數(shù)量控制在3—5名,以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結合以前所學知識查閱現(xiàn)今教材及圖書館期刊或唐詩宋詞鑒賞辭典等。
這樣的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由合作與探討精神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往往會為一個意象的涵義而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并爭執(zhí)不下,這時就要有小組長帶領大家查閱更多資料進一步查證,以取得確切結果?;顒舆^程中老師要少參與,只有在方法和資料的選擇上作指導?;顒幼罱K評分由老師和小組長共同完成。
在意象歸類的基礎上學生根據(jù)整理的表格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對同一意象在不同詩歌中的涵義進行比較;將不同詩歌中具有同樣寓意的意象進行比較;不同作家筆下的同一意象作比較。學生可以選擇一個方案,完成一篇專題研究報告。這種研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在詩歌鑒賞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得到拓展延伸,為今后他們的自主學習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巧婦籌米第三步——形容詞比拼大擂賽
許多學生反映在詩歌鑒賞時候有自己想法,但是往往心中有千言萬語而口中卻無法表達出來。那么,如何豐富學生的鑒賞語言呢?在詩歌鑒賞中讓學生積累并合理運用形容詞,這對學生詩歌鑒賞會有很大幫助。如詩歌語言特點、情感特征、創(chuàng)作風格等等,在詩歌鑒賞設題中占了很大比例。而要解決這幾個問題必定缺不了形容詞的參與,可以說形容詞是回答問題的核心。隱逸、閑適、高潔、壯志難酬、沉郁悲涼、明朗、開闊、自然疏放、豪放婉約、新奇、蕭瑟、幽深、落寞、孤寂、惆悵等,這些鑒賞詞語若能恰到好處地運用,不但準確理解詩歌意境而且給自己的信心加碼,積分不少。
在詩歌鑒賞中讓學生積累、運用形容詞活動可以用挑戰(zhàn)擂主的形式展開??梢栽O置題目:“說出令人感傷的詞語”、“夕陽西下的情景”“清晨校園的操場”……題目豐富多彩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思考能力、應變力。
通過形式多樣的巧婦籌米活動,學生提高詩詞鑒賞興趣,不畏難,樂開口,勤動筆,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