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軍民融合編輯部
第十一期錢學森論壇在福州成功舉辦
軍地領導出席論壇
12月11日是錢學森誕辰106周年的紀念日,當天上午,第十一期錢學森論壇“從大國到強國的準備——錢學森智庫聚焦‘數字中國’”走進福州,來自黨政軍企以及高校等各界代表千余人齊聚福州,共商發(fā)展大計。論壇上,薛惠鋒院長與楊善林、尹浩、俞夢孫、陸建華、趙生捷、孫希友、劉晉豫、朱揚勇、錢永剛、王乃彥等11位院士、專家,圍繞“數字中國”建設,探討“數字福州”探索實踐,為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獻計獻策。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在新時代新起點,要大力傳承弘揚錢學森戰(zhàn)略科學思想,從更高起點謀劃“數字中國”建設,推動大數據產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為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
本次論壇由航天十二院、中國航天工程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以及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國有重點大型企業(yè)監(jiān)事會主席劉順達、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王寧,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老領導高永中、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等出席論壇。
會議由航天十二院郭京朝書記主持,來自中科院、工程院的11位院士,多位將軍,以及來自國家各部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軍方、航天科技集團、高校代表共千余人參會。
會上,航天十二院先后與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和中鋼冶金資源有限公司簽署戰(zhàn)略合作儀式。錢永剛教授宣讀了福州三中“錢學森班”冠名批復,這也是福建省第一所“錢學森班”。
福州市市長尤猛軍在致辭中講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建設數字中國。福州市作為“數字中國”的先行者,將責無旁貸地在加快“數字中國”的建設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本期論壇的意義和目的所在。
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在致辭中講到:本期論壇高舉錢學森系統工程的旗幟,發(fā)揮黨政軍企智庫總體作用,推動跨軍民、跨地域、跨行業(yè)、跨學科的思想集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持。
福州三中邵東生校長在授牌感言中講到:“錢學森班”是榮譽、是品牌,更是壓力、挑戰(zhàn)、責任和使命,學校要以“錢學森班”開辦為新的契機,以錢學森精神和教育思想為引領,積極探索教育創(chuàng)新之路,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兼?zhèn)涞陌渭鈩?chuàng)新人才。
論壇報告環(huán)節(jié)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吳偉仁院士主持。
航天十二院薛惠鋒院長作了題為《以“關鍵時刻不可替代”之錢學森精神,助推“數字中國”領跑世界》的主旨報告。報告從如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fā)展“非對稱”科技的要求切入,從“深、廣、久、獨”四方面,回顧了錢學森一生在中國航天和世界科技發(fā)展的關鍵時刻發(fā)揮的不可替代作用,以“獨創(chuàng)、獨有、獨強”為遵循,以“星融網”為核心思路,從戰(zhàn)略、戰(zhàn)役、戰(zhàn)術層面,圍繞理論、技術、工程、產業(yè)全鏈條,提出了對“數字中國”建設的思考,描繪了社會發(fā)展從物理、信息、智能到智慧躍升的清晰路徑。
合肥工業(yè)大學楊善林院士、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尹浩院士、空軍航空醫(yī)學研究所俞夢孫院士、清華大學陸建華院士、同濟大學趙生捷教授、福建省統計局孫希有局長、國防大學劉晉豫少將、復旦大學朱揚勇教授、中國航天錢學森決策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錢永剛教授、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王乃彥院士分別作了大會主題報告。
12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此次福州論壇就是積極響應國家需求和黨中央號召,探討如何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努力為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努力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推動技術融合、業(yè)務融合、數據融合,打通信息壁壘,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臺,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yè)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同時,也是為紀念錢學森誕辰106周年,傳承錢學森戰(zhàn)略科學家思想,探索“數字中國”的建設如何更好的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以福州的探索性實踐,推動網絡強國建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