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爽
【摘 要】高中歷史長期以來給人們的觀念就是學習高中歷史需要死記硬背,只要把歷史事件的名稱、時間、內(nèi)容記住就好,考試時學生就會答題了。但是在新的社會發(fā)展背景和形式下,這種學習高中歷史的觀念需要進行轉變。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高中歷史課堂需要從原來的呆板無聊、效率低下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生動活躍、高效,這樣的轉變會讓更多的高中生喜歡上學習歷史,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歷史 活躍 高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72
高中歷史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必修的一門課程,但是很多學生對歷史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學生總是覺得歷史課呆板無聊,對歷史的學習主要是背,背過就好。帶著對歷史這樣的印象學習歷史,學生不免在歷史課時容易走神,導致課堂沉悶,歷史課堂效率低下。所以學生要轉變這樣的學習歷史的態(tài)度,老師要為學生打造一個活躍高效的歷史課堂。本文主要從歷史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和針對問題來解決,從這兩個方面簡析一下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活躍度和效率,下面就來具體的分析一下。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是高中歷史老師的教學方式太過于古板,教學模式不夠新穎。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課堂,老師針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教學時,首先會先講述這個歷史事件的基本情況像是歷史事件的時間、具體內(nèi)容、參與人和結果,然后歷史老師會進一步的講述這個歷史事件的意義和它對后世的影響。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讓每個歷史事件的教學都變成一樣的教學模式,讓歷史課堂沒有新鮮感可言。學生對高中歷史課堂感到無聊,課堂效率低下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改變傳統(tǒng)高中歷史課堂的呆板無聊是非常急迫事情。
第二個方面是學生在學習歷史時主要靠死記硬背,沒有找到更好的記憶方法,而枯燥的背書會讓學生堅持不下去、讓學生感到無聊。例如,在學習王安石變法時,學生要學習變法的時間是在宋神宗時期,目的是解決“三冗”問題和抵御內(nèi)憂外患,內(nèi)容有發(fā)展農(nóng)業(yè)之法、強兵之法、取士之法,還要學習變法的結果、影響和失敗的原因。上述的這些方面都需要學生來進行背誦,大段大段的文字,學生感到困難,背不下去也是很正常的。改變學習歷史時的死記硬背也是改變老師課堂呆板、低效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第三個方面是學生對高中歷史的學習不夠重視。高中歷史在部分學生的心中沒有語數(shù)英那么重要,在學習歷史時,對歷史的態(tài)度難免會懈怠。高中語數(shù)英在考試中所占的分值比歷史高,學生對其重視的程度自然就高,并且現(xiàn)在的高中還是分文理科的,所以部分覺得自己肯定要去學理科的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態(tài)度自然就不夠端正,這部分學生在學習歷史時,上課走神導致歷史課堂的效率提不上去。
二、針對高中歷史課堂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活躍課堂氣氛,打造互動課堂
高中歷史老師要想打造活躍、高效的歷史課堂,一是要活躍歷史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歷史老師在講課時不僅要將歷史事件的基本情況講述清楚,還可以講一下,一些歷史名人的軼事。例如,在講王羲之的書法時,老師除了引領學生賞析王羲之的書法,還可以給學生講述王羲之“書成換鵝”的故事,王羲之喜歡觀察鵝,因為他可以從鵝中觀察到一些書法理論,有一次,他看上了一個道士養(yǎng)的鵝,道士想要他寫的《黃庭經(jīng)》,他就用《黃庭經(jīng)》與道士換到了鵝。歷史老師通過給學生講述這樣的名人軼事,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二是建立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課堂,老師可以抽出來一堂課的時間,讓學生到講臺上講課,這樣,學生就由被動的學習者變?yōu)橹鲃拥膶W習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歷史老師可以找一節(jié)理論性不是很強的課程,讓學生來講課。講課學生在歷史老師的指導下備好課,可以進行小范圍的試講。講課學生在做好充分準備之后,再給全班同學進行講解。新穎的教學方式,讓聽課同學更加喜歡聽歷史課,講課同學在備課過程中早已對這節(jié)課了熟于心,提高歷史的課堂效率。
(二)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早已走入課堂,多媒體的出現(xiàn)也在推動著傳統(tǒng)歷史課堂的改變。歷史課堂不僅僅靠老師的講述,不僅僅靠黑板和粉筆傳述。在多媒體課堂中,老師可以給學生看歷史事件的視頻,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歷史事件,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調動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例如,我們在學習戚繼光抗倭的歷史事件時,歷史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戚繼光抗倭的動畫片,通過觀看動畫片,學生能夠將戚繼光抗倭的畫面錄入腦子中,比通過文字轉化更加直接、更加深刻,讓學生對戚繼光抗倭的歷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通過在歷史課堂中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記住歷史事件,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
(三)發(fā)散學生思維,改變背書方式
傳統(tǒng)歷史的學習方式很大一部分是靠學生背誦,通過機械的記憶來達到學好歷史的目的,過程枯燥而且艱辛。而且現(xiàn)在高中歷史練習和考試的很多題目都是要靠學生理解,通過學生的理解和思考才能將題目做對。所以,在現(xiàn)在的歷史學習中僅僅靠死記硬背已經(jīng)不能學好歷史。目前的形式下,歷史老師要通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來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在背誦歷史事件時,可以通過一些聯(lián)想方法,一些簡便方法,一些對比方法,來提高記憶效率。
例如,高中歷史在學習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時,就可以與西方的資本主義發(fā)展做對比??梢詫烧叩臅r代背景、階級、發(fā)展程度、結果做對比,通過將兩者做對比,可以找到兩者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一下可以記住兩個歷史事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高學生對歷史的重視程度
一個知道自己歷史的民族才能夠發(fā)展的更好,高中生學習歷史不僅僅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高中生學習歷史,通過歷史進行反思,學習前人優(yōu)秀的精神,分析前人的錯誤,以免自己重蹈覆轍。通過學習歷史,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矯正自己的三觀。歷史老師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歷史的意義,讓學生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學生才會從心底提高對歷史的重視度,從而提高歷史課堂的活躍度和效率。
三、結束語
歷史在高中階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的必修課程。本文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來對如何打造活躍、高效的歷史課堂進行了討論。提高高中生學習歷史的效率,打造活躍的課堂。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更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思維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