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凱
《岳陽樓記》為名家名作,膾炙人口,感人至深,語言優(yōu)美,沒有絲毫矯揉造作之句,讀時使人倍感親切自然,情真意切。下面就本文的匠心獨運,嚴謹縝密,談一談筆者的芻蕘之議。
作者開篇不凡,用一個“謫”字點明了好友騰子京所處的環(huán)境。滕子京雖然身處逆境,但仍然深明大義,治理政事,作者用“越明年”極其概括地點明滕子京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從而突出了滕子京的博大胸襟,贊揚了滕子京的豐功偉績,為下文議論打下基礎(chǔ)??梢哉f,下文中的寫景、議論都是圍繞著如何對待“貶謫”展開的。
接著,作者以雄渾的筆調(diào),勾勒出居岳陽樓所觀賞到的洞庭湖上“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宏偉盛景?!般暋焙汀巴獭眰魃竦乇磉_出洞庭湖廣闊浩渺和景色的變化多端,把靜態(tài)的景物寫活了,達到生動形象的目的,給人以如見其美之感。然后用“然則”二字猛然一轉(zhuǎn),從岳陽樓的地理環(huán)境引出“遷客騷人”的相會,并由此產(chǎn)生新意,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疑問,自然銜接下文,引出下面的兩段風格迥異的景物描寫:
先用“若夫”領(lǐng)起,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陰冷恐怖的畫面:“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丘潛行;商旅不行,檣傾楫悴;薄暮冥冥,虎嘯猿啼?!边@種讓人憂傷讓人心酸的惡劣天氣,怎能不讓那些曾經(jīng)經(jīng)受打擊,經(jīng)受磨難的“遷客騷人”們“去國懷鄉(xiāng)”“憂饞畏饑”呢?后用“至若”引出下文,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活潑、充滿詩情畫意的場景∶“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今,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有動有靜,色彩繽紛,“遷客騷人”面對此景怎樣能不“喜洋洋者矣”!作者由景生情,借景言情,一陰一情,一悲一喜,形成鮮明對比,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從這兩段景物描寫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安排,其目的,是為了闡明遷客和騷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但是我們從課文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作者寫作的目的不僅于此,對這些景物的描寫是為下文議論張本起鋪墊的作用。
緊接著作者用“嗟夫”一詞感嘆,作為議論的發(fā)端,正說明作者心中有無限的惆悵之情,這種心情就是作者的那種超凡脫俗,與眾不同的偉大胸懷與遠大的政治抱負相互撞擊的火花。文章的巧妙之處就在于作者并沒有自我標榜為古代的“仁人”,而是用了“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一句,恰當?shù)剞D(zhuǎn)入下文的議論“或異二者之為”,極其巧妙地推出兩個設(shè)問句回答了“古仁人”的原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而和前文中“以物喜,以己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待“悲”與“喜”,“憂”與“樂”,“進”與“退”的態(tài)度,順理成章地傳達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政治抱負。值得我們探究的是文章結(jié)尾處:“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問話,縱觀文章的前后,結(jié)合作者與其好友滕子京的處境,我們很容易看出,這又是作者別出心裁的一筆。它既表達了作者不敢落伍,伺機施展遠大抱負的決心,又天衣無縫地使用了“激將法”,起到了巧妙勸慰和規(guī)箴滕子京之功效,實為一箭雙雕之舉。行文至此,敘事、寫景、議論層層深入,達到了完美和諧的統(tǒng)一。
總之,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千古傳誦,除了得力于其文辭優(yōu)美,表情達意之巧妙外,更重要的是與作者寬大的胸襟,偉大的政治抱負分不開的。這種匠心獨運,在此文中達到了嚴謹縝密,珠聯(lián)璧合,實為千古絕唱。
以上之言,筆者不揣愚昧,就教于同行專家和教材編注者,尚求方家指正為盼。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南縣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