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蘭
【摘 要】眾所周知,歷史知識浩瀚如煙,在初三歷史中考復習中,我們要把這些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納入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中,形成一個整體,即構建一幅“知識全景圖”。用于整合一切可用的資源,形象直觀的看出章節(jié)內容的層次結構和相互關系,思維導圖的應用恰好輕松快捷地實現了這些功能,運用思維導圖在歷史中考復習課中,教師不僅可以掌握知識的全局,還可兼顧知識的細節(jié),不僅可以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增強他們的記憶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全面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我所在的學校一直致力于打磨“學議講練”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歷史教學中,我將思維導圖融入“學議講練”課堂教學模式中,特別是中考復習課堂上的教學實踐,成功的優(yōu)化了歷史中考復習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 學議講練 中考復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23
初三歷史中考復習課,涉及世界史和中國史知識的系統(tǒng)整合,內容繁多,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繁瑣,如何才能讓復習課效果最優(yōu)化?是每個初中歷史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傳統(tǒng)的復習方式基本上是“滿堂灌”“填鴨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成為知識的容器。我校“學議講練”嘗試小組教學模式實施以來,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推動我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方法的動力。把思維導圖與初中歷史復習課堂相結合,在“學議講練”課堂教學模式下,扎扎實實構建每一章節(jié),形成基礎知識思維導圖,充分發(fā)揮了思維導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轉變傳統(tǒng)課堂復習模式;另一方面為構建“知識全景圖”打下扎實的基礎,可謂是“一幅圖像調動了無限的思維聯(lián)想,一幅圖像勝過千言萬語”。那么,我在課堂教學中是怎么做的呢?
一、學——自主學習體驗思維導圖
初三歷史針對中考的復習一般以專題為主題形式出現,圍繞主題進行組織歷史知識之間的關系,傳統(tǒng)的專題復習多以簡單的基本線索為主,而采用思維導圖則可以從各個層面表現和揭示基礎知識和專題主題的關系,在每個專題復習之前,我都要求學生用思維導圖進行自主學習,整理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疑點和知識結構,這個知識結構的整體一定是在看教輔資料,完成各種提煉的基礎上的整體,而不是簡單的課本知識的羅列,否則將失去思維導圖的意義。接著用三種顏色以上的筆畫出基本結構,不同顏色表示歷史結構的不同層次,有表示專題主題的,有表示每課主題的,還有每個具體的考點。這樣的自主預習,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強,效果很好。
二、議——小組合作探究思維導圖
“學議講練”課堂模式下,學生的課堂展示成為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的小組展示,探討和合作,既是學生學習成果的表現,也是其思維活動的表達,在小組合作探究的五到十分鐘里,小組各成員將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在小組中展示并作介紹分析,其他成員都要進行評價和提出建議,共同分享,集思廣益,互相查漏補缺,完善本組的知識結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思維導圖,學生們積極參與,交流分享,促進了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鍛煉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動手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激發(fā)大腦的各個層次,促使學生在學習和傾聽的階段都保持著較高水平的回憶,制作一幅思維導圖,其制作過程本身就是對材料的整理,思維的提煉。思維導圖也真正地實現了小組合作探究,不使小組合作成為“空架子”。
三、講——課堂講解提升思維導圖
初三歷史的專題復習中,我將整個知識體系專題制成思維導圖,讓學生對專題歷史形成導向性認識。課堂教學講解中,針對中考中歷史材料題注重考查知識體系上的框架結構,它常常在一個專題內容上連續(xù)發(fā)問,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和一個歷史事件的內涵與外延,試題更多的突出時代感,強調歷史與現實的交融,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題目多,大量熱點問題的歷史發(fā)展線索成為綜合性命題的載體。因此,在課堂教師講解部分,我運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對初中歷史階段學過的知識進行整體的回顧和梳理,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對所有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tǒng)化,清楚重點,難點,疑點以及知識與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只有打下如此堅實的基礎,才可以在考場上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四、練——當堂訓練拓展思維導圖
當堂訓練是“學議講練”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歷史的綜合性材料題中,學生是常常出現答非所問,表達不清,知識遺漏,缺乏深度等問題,而思維導圖架構的知識體系,突出關鍵詞,思維嚴謹深入的優(yōu)勢對于解決這些問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四川省宜賓市2015年中考題材料解析題第12題:
材料三中的①②③的具體內容分別是什么?
此題通過運用中國近代史中近代化探索的思維導圖可迎刃而解,答題的效果立竿見影。
近三年來,我在歷史教學中一直把思維導圖融入“學議講練”課堂教學模式中,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增進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圖片的使用順應了學生由淺入深的學習規(guī)律,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目的。思維導圖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導圖,也是學生學習歷史的技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嘗試建立思維導圖,他們就能成功的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控制,為以后進入更好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學習方法是相通的,任何一門學科都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除了學習外,其他的事物也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清晰表達,如何將思維導圖的功效更好的展現和發(fā)揮,是留給每個教師任重而道遠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