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怡
摘 要 “微視頻+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積極回應信息化時代對思想品德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嘗試分層設計教學內容,促進學生主體的個性化學習;注重師生的實時互動,深化學習方式的變革;凸顯學生的道德體驗,引領其價值認同與踐行。
關 鍵 詞 思想品德課教學;翻轉課堂;慕課;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17)05-00-03
“你最好開始游泳,否則你會像石頭一樣沉沒,因為時代正在變遷?!鄙鐣诎l(fā)展,時代在進步,信息社會的發(fā)展必然會帶來教育領域的變革。2015年7月1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社會教育機構、學校要形成合力,逐步探索網(wǎng)絡化教育新模式。MOOC來襲,課堂翻轉,基礎教育領域必然波濤澎湃,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也自然置身其中。
薩爾曼·可汗認為,“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指的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在家中聽課,然后在課堂上與教師同學一起解決問題?!盵1]華東師范大學“慕課”研究中心主任陳玉琨教授認為,“這是一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它是以現(xiàn)代信息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為支撐,在提高學生知識學習效率、夯實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教學模式?!盵2]我們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將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常用的微視頻引入翻轉課堂,形成了“微視頻+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見下圖):
第一步:教師提供學習資源。根據(jù)思想品德課教學需要,找到信息技術的切入點,制作教學微視頻。微視頻錄制一般在5-10分鐘,一些權威的教育理論家判定,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大概為10-18分鐘。
第二步,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布置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視頻。同時,教師將知識點分解成為一系列具有目標、任務、方法、資源、作業(yè)、互動與反思等在內的微型課程體系。學生在課前借助配套學習資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完成課前學習任務。
第三步,教師分析掌握學情。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分析、歸納、整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方案。
第四步,師生共同研討提升。在課堂上,師生共同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應用遷移等,讓學生在達成學習目標過程中形成科學認識,提高思維能力以及落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同時,教師根據(jù)課前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分析,選擇相關學習小組交流,然后派代表發(fā)言。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提出學習中的問題,師生共同探討研究,做到學生主體與教師指導的和諧共生。
一、分層設計,促進主體個性化學習
針對不同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一直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理想境界。“微視頻+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嘗試,要求我們關注整體學情。在對班級學生如何看待思想品德課程中使用各種媒體的調查中,有75%選擇根據(jù)內容適當使用,8.93%選擇越簡單越好,16.07%選擇越多越好。可見,在對待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上,大多數(shù)初中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作出理性選擇,而不是盲目接受。
因此,我們在翻轉課堂設計中,注意分層分類提供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選擇。這種分層分類,一是基于學習內容,可以按照難易的不同層次,也可以按照知識的不同領域進行分層或分類,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學習資源;二是基于學習興趣,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將統(tǒng)一學習內容開發(fā)成不同的形式,以滿足不同興趣學生學習的需要。實現(xiàn)資源的分層分類,關鍵在于教師要研究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
2014年,筆者所在學校參加了華東師范大學C20慕課聯(lián)盟,思想品德學科也進行了慕課教學與翻轉課堂的嘗試與研究。我們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制作慕課微視頻,讓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隨時、多次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復習“如何對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課時,筆者首先制作慕課微視頻,約5分鐘。內容包括基礎知識點的講解和梳理,自主任務單的設置,歷年中考經(jīng)典例題的講解等。視頻中展現(xiàn)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千年不銹且現(xiàn)代科技亦不可復制的越王勾踐劍,元朝畫家鄭思肖因思念故土創(chuàng)作的無根之蘭《墨蘭圖》等,直觀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科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使抽象的“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觀點變得生動且感人。筆者將微視頻上傳至QQ群、微信群,請學生在家自主觀看,并完成相關自學任務。學生可根據(jù)自身的具體情況反復學習,自定進度。
之后,教師在課前對學生完成的自主作業(yè)進行批改,了解學生對問題的掌握情況。課堂上,教師可直接根據(jù)學生的作業(yè)反饋情況,對學生理解的盲點、疑點、共性錯誤,有針對性地加以講解,并進一步鞏固拓展。如此,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效率;而且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反饋,針對理解能力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個性化教學。
這樣的教學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可加強引導和監(jiān)督,在課前提供適當輔導;課堂上則注意為他們提供機會和條件體驗成功,如將優(yōu)先話語權交給學習困難的同學,然后再讓其他學生補充完善,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二、實時互動,深化學習方式的變革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轉變學習方式等方面,“微視頻+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
例如,在“相互尊重 促進交往”一課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微課助學】教師制作視頻,通過《爸爸去哪兒》片斷導入,讓學生了解新西蘭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理解各個民族、國家文化的獨特性構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通過創(chuàng)設“由于不了解各國文化,遭遇尷尬”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尊重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風俗習慣的重要性。通過故事講解,交往禮儀ABC,引導學生掌握與外國人友好交往應該注意的事項,促進友好交往。學生通過微視頻中設置的一系列生動活潑的環(huán)節(jié),掌握了相關基礎知識。
【自主探究】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單上提出的任務作業(yè),即“請同學們自己搜集其他國家、民族的風土人情材料,并制作成PPT”。
【交流分享】課堂上,教師檢測視頻學習成果。先讓學生回答問題,如“通過視頻學習,同學們收獲了哪些知識?有什么心得?”“通過視頻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困惑?產生了什么疑問?”然后,讓學生演示自己制作的PPT,介紹其他國家、民族的風土人情。
這一教學過程發(fā)生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學生之間可以互教互學,通過互助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在增強師生互動的同時,更加強了生生互動。在這樣的互動學習中,教師更像是一個合作參與者,僅在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正如陳玉琨教授所說,“無論同步還是異步,最終都會獲得來自教師、其他學習伙伴的解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成為現(xiàn)實?!盵3]互動性的提高,自然能提高學習效率,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意識。
三、凸顯道德體驗,引領價值認同與踐行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在利用“微視頻+翻轉課堂”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思想品德課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傳授和記誦知識。我們在注重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要特別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而且要努力將其內化為學生內心的價值認同,以此指導學生今后的行為。
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是最重要的道德學習方式。我們在微課學習后的翻轉課堂中,嘗試創(chuàng)設道德體驗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探索型和啟發(fā)式活動。如設置一些道德兩難情境,引導學生以多元視角思考問題,進行決策。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實踐,內化認識,指導行為。此外,我們也可借助信息技術的自身特性,創(chuàng)設新異情境,可以是模擬的,也可以是真實的,讓學生置身其中,迫使他們打破過去經(jīng)驗的心智模式,突破習慣和過往的經(jīng)歷,幫助他們處理新遇到的問題,激發(fā)內在的道德踐行能力。
例如,教師在“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微視頻中,展現(xiàn)了一個對兒子關愛有加但文化水平不高、生活拮據(jù)的父親,迫于生活壓力,要求上初中的兒子與其一起打工的場景。設問:如果你是這個孩子,你打算怎么辦?在翻轉課堂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課本內容, 將“當受教育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應當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作為基本的道德判斷,打110報警、到法院告狀、到政府部門告狀等答案層出不窮。于是,課堂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對話:
生:堅決不去打工!
師:父親一定要你去。
生:打110報警。
師:父親為什么要你打工?
生:生活困難。
師:一個走投無路的父親無奈之下要求兒子打工,作為兒子為此就報警,你覺得合適嗎?
……
以此為切入點,學生在道德判斷中陷入兩難境地,討論就此展開。教師以蘇格拉底產婆術反復使學生陷入道德悖論中,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學生的道德判斷慢慢變得清晰,希望既能孝親敬長理解父親,又要想辦法繼續(xù)上學。于是,與父親溝通交流、想辦法尋找政府的幫助、尋求社會的幫助、尋求學校的幫助等答案開始出現(xiàn)。
作為一線思想品德課教師,面對信息化時代,面對教育革命帶來的激情與困惑,面對MOOC來襲,我們要不斷實踐探索,更應理性思考、客觀分析、辯證反思,找到適合的教學方式,讓思想品德課能跟得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薩爾曼·可汗.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M].劉婧,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4-15.
[2][3]陳玉琨.中小學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10):10,12.
(作者單位:蘇州景范中學
江蘇蘇州 215000)
責任編輯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