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當前,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斷出現(xiàn),使得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都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過去被人們忽略、遺忘甚至相反的一些方法,經(jīng)過科學的論證,如今都登上了教育舞臺,展現(xiàn)了它潛在的教育意義和作用。其中,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也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視,成為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校園文化,旨在契合教育發(fā)展,促進教學相長,提升教學氛圍。它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校德育體系中的重要平臺,它展現(xiàn)了學校的教育理念,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提高了學校的文化品位。
我們學校自國學啟蒙教育啟動以來,便著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學校園文化:以傳承魅力國學底蘊為基礎,以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調(diào),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切入口,旨在培養(yǎng)孩子優(yōu)秀的品德、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以此來打亮孩子生命的底色,在優(yōu)秀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中埋下扎實的根。
有句話說:“靠近清泉,心靈也會濕潤;靠近音樂,生命也會起舞?!睘榱俗尯⒆觽兡茉谝粋€充滿濃厚國學氛圍的環(huán)境中學習,潛移默化地接受國學熏陶,我們盡量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充滿啟迪,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走進校園,你將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濃厚國學氛圍。東面文化長廊墻壁上,“仁義禮智信”五個鎦金大字閃爍著儒家文化智慧的光芒。南面,生動精美的壁畫仿佛一卷無字的書,講述著一個個“真、善、美”的故事。
寬闊整潔的操場四周,五幢教學樓整齊林立,它們分別命名為“求真樓”“至善樓”“尚美樓”“懷賢樓”和“正德樓”,暗含了校訓“求真、求實、至善、至美”,體現(xiàn)了學校對全體師生修身立德的要求?!罢聵恰钡讓拥娘L雨運動場是一個寬大的學生活動場地,如今更是一個具有濃郁傳統(tǒng)文化氣息的國學展示基地。正前方墻壁上是一幅巨大的紅梅點染、古色古香的國畫,上書“國學伴我成長,經(jīng)典浸潤人生。傳承傳統(tǒng)文化,打亮生命底色”四句話,這也正是學校國學啟蒙教育的口號。后面墻壁上則裝飾一幅巨大古樸的“弟子規(guī)”竹簡畫卷。十八根巨大的柱子底部柱身上,都裝飾了圖文結(jié)合的成語故事,組成了一個知識量豐富的“成語林”。這樣獨具特色的國學文化建設,充分利用了學??臻g,也充分利用了學生的隨意注意,讓學生在活動時也能不經(jīng)意地進行學習、積累。教學樓的每層樓也都進行了國學文化建設。走廊頂部橫梁正反兩面都裝飾了文言文與譯文相結(jié)合的常用《論語》《孟子》名句,洋溢著濃厚的儒家文化氣息;每間教室的墻壁上都裝飾了“弟子規(guī)”;樓層休息平臺依次裝飾巨幅藝術(shù)壁畫——京劇、書畫、詩詞、棋藝,向?qū)W生展示我國國粹的藝術(shù)魅力。
“懷賢樓”“求真樓”“至善樓”和“尚美樓”國學文化建設各具特色?!皯奄t樓”裝飾了歷史名人的成長故事,一個個勵志故事給學生以啟迪?!扒笳鏄恰毖b飾的是精思巧構(gòu),知識豐瞻,音韻諧美的《千字文》,引導學生追求知識與理性?!爸辽茦恰毖b飾的《二十四孝圖》詮釋著中華民族文化之精髓“孝道”的含義。“尚美樓”走廊墻壁上,《唐詩三百首》中的名篇佳句舉目皆見,把人帶進浩瀚的詩海。
當然,全方位的國學校園文化建設,還體現(xiàn)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我們對班級文化建設采用統(tǒng)一加個性化的方法,對其進行了一系列布置。我們精選了六十位國學名人,有著名詩人、詞人、史學家、科學家、書法家等。學校在每個班級教室門口統(tǒng)一張貼了一位國學名人的生平介紹,各班圍繞你班上的這位國學名人進行教室布置,要求能讓學生更多了解該名人的著作、成長小故事,能背誦該名人的經(jīng)典名篇。班主任在組織學生動手布置好教室外,還要擔當本班教室的講解員。每月一次的班級互換課上,同年級的班級學生互換教室進行交流學習,認識別班的國學名人,一學年下來就能了解十位國學名人,并能背誦其名篇。在小學讀六年,就能認識六十位名人。
我們以多種表現(xiàn)形式,滲透國學經(jīng)典的文化元素,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樂成長。特色鮮明的國學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了濃厚的國學教育氛圍。
當然,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校園文化的完善,是一個不斷融合、不斷探求的過程,應該滲透在學校教學、科研、管理以及學?;顒又小W校也將運用全體師生的智慧,發(fā)揮師生的主體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不斷調(diào)整其內(nèi)涵,創(chuàng)新和豐富它的形態(tài),做到“無聲勝有聲”,于細致無聲中,讓師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得到鍛煉,讓學生感受到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在海納百川中,強毅力行,乘勝追擊,提高文化修養(yǎng)和價值觀,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fā)展,為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蘇正金.淺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4.
[2]郭麗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
[3]陳倩.論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該注意的問題[J].學園,20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