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鑫+李文越
摘要:對于我國人口聚集較為集中的各大中小學校,青年是國家未來社會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力軍,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增強學生體質,我國不斷地對現(xiàn)有教育制度進行深化改革,積極增加體育科目以及體育運動。普通高?;@球訓練是大學生的主要體育運動方式,依據(jù)國家教育制度改革政策,為了培養(yǎng)綜合性素質人才,在高校籃球訓練中應用團隊式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大學生全局意識和團隊精神。本文就團隊式教學法在普通高?;@球訓練中的應用提出以下幾點探析,以供參考研究。
關鍵詞:團隊式教學法 普通高校 籃球訓練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021-02
全民體育運動一直是我國主要的基本國策之一,為在21世紀整體培養(yǎng)國民身體素質以及增強國民體質,國家鼓勵和提倡各項運動政策落實開展,以達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同時學生是全民健身政策的重點,各普通高校為提高大學生的柔韌性和耐力,積極開展籃球體育訓練,有效地增強了大學生身體協(xié)調能力。為落實我國教育制度改革政策,培養(yǎng)具備綜合素質人才,普通高?;@球訓練積極運用先進的團隊式教學法,旨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全局協(xié)作能力。
一、“團隊式教學法”的概念分析
(一)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團隊式教學法中包含的重點,集中體現(xiàn)了團隊互助協(xié)作精神,有效地統(tǒng)一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長久以來社會群眾都對“團隊精神”存在誤解,錯誤地認為“團隊精神”就是為了大局、為了集體毫不猶豫地犧牲自我,其實正確的“團隊精神”理解是要求各組織團體在保證協(xié)作精神的前提下,積極踴躍地彰顯自己的個性、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以達到集中潛力共同合作完成任務的目標。同時要求各組織團隊成員之間要互相幫助,相互促進[1],真正做到成員之間團隊精神的體現(xiàn)。
(二)籃球運動的特點
籃球運動最早由美國體育老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在1891年發(fā)明開展,于1895年傳入中國?;@球是以手掌為中心支撐點的一種集體性體育運動,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以及趣味性。1936年的德國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正式將籃球運動列為競賽項目,經過多年的演變發(fā)展逐漸成為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核心比賽項目。
籃球團隊一共有12名隊員,包括賽場上的5名運動球員,賽場下的7名候補運動球員。在籃球團隊里面籃球運動位置包括控球以及得分后衛(wèi)、大中小各三名前鋒。其中控球后衛(wèi)在賽場中有很多拿球的機會,得分后衛(wèi)主要依靠籃球團隊其他成員的幫助獲取得分機會,小前鋒要能熟練地掌握遠距離投籃技巧,中前鋒要有很高的靈活應變能力,大前鋒要具有很強的防守技巧。[2]因此籃球教練在進行團隊訓練時,應當了解每位球員的特長和個性,依據(jù)籃球運動位置特點,合理科學地安排每位球員的主要位置,最大化地激發(fā)籃球運動員的特長潛力。
二、現(xiàn)階段籃球訓練中的常見情況
(一)學生自身團隊意識不強
現(xiàn)階段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自幼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對自我意識的肯定,使得當代普通高校大學生極度缺乏團隊意識,面對團隊性較高的籃球運動,極易忽視團隊成員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致使籃球運動技能無論是在訓練中還是實踐中都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同時部分學生自身家庭歷經改革開放等經濟政策改變的過程,家庭經濟生活水平得到發(fā)展,但是卻極度缺乏對困難的磨煉以及對挫折的應對能力。面對籃球運動在比賽中的失誤,成員之間缺乏面對挫折困境的能力,不能及時地總結分析失誤產生的原因,卻很容易互相產生埋怨,影響了團隊之間的和諧氛圍,給團隊式教學在籃球訓練中的應用帶來困難。
(二)籃球訓練中缺乏團隊教育
籃球運動是一項競技性很高的體育項目,國際上每年都會舉辦開展各項籃球比賽,比如極為著名的奧運會籃球賽、世界男籃錦標賽、 NBA(美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亞洲男籃錦標賽。在我國也會開展很多籃球比賽,比如CBA(中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各地方省份籃球聯(lián)賽等。正因為籃球運動的競技性,使得很多普通高校在籃球訓練時過分注重對籃球技術的培養(yǎng),籃球教學內容僅限于防守進攻技能的訓練,督促籃球訓練學生不停地重復動作技能,但是卻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教學,沒有在籃球教學訓練中有效地應用團隊式教學法。
(三)部分普通高?;@球訓練流于表面
現(xiàn)階段在部分普通高校的體育課程開展中,有很多的高校在籃球訓練這一門體育課程中,教學過于形式化。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地組織學生訓練一些較為基礎的籃球運動技能,然后就當作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剩余的大量課堂時間由學生自由活動,這使得熱愛籃球這一項體育運動的學生無法得到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運動技巧的培養(yǎng)學習,導致很多學生在很大程度都依靠互聯(lián)網(wǎng)絡和電視等一些信息資源進行籃球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更不用說在籃球訓練中應用團隊式教學法。
三、團隊式教學法在籃球訓練中應用的重要性
(一)增加實踐經驗
我國針對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提高以及整體體質的提升,鼓勵提倡各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這一種體育教學方式,樹立學生參與進來、動起來的體育教學理念。但是普通高校還是存在著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尤其是籃球訓練教學,教師依舊采用傳統(tǒng)固化的教學模式,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給籃球訓練的學生傳授籃球運動技能。比如老師先示范性地演示“三步上籃”這一籃球運動技巧,然后要求學生不停地模仿訓練“三步上籃”籃球運動技巧,學生學會之后,并沒有實踐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間隔,極為容易遺忘,影響了教學效果。團隊式教學法主要的組成就是訓練學生的實戰(zhàn)經驗,組織籃球比賽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籃球運動的技術以及戰(zhàn)術,學生在極大地增加實踐經驗的同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4],促使學生積極地總結實戰(zhàn)經驗,從而主動學習,真正提高了籃球訓練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了學生團隊意識
籃球作為多人合作完成的一項體育運動,對成員之間的互相協(xié)作和團隊精神有著極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教學模式是將學生分為單一的個人進行籃球技能的訓練,學生之間以及老師和學生之間無法產生有效的溝通配合,無法達成團隊之間必有的默契,無法幫助團隊共同進步。團隊式教學法中最為重要的精神理念就是團隊精神,在高?;@球訓練中應用團隊式教學法,學生很容易為了集體共同的榮譽和利益,配合幫助他人,真正地實現(xiàn)互相協(xié)作配合,促進團隊的共同進步,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團隊意識。
(三)改善教學氛圍
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教學模式固化沉悶,機械式的訓練使得學生面對籃球訓練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而團隊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之間分組開展比賽,將學生作為籃球訓練教學的主體[5],使學生對籃球訓練產生極大的興趣,團隊獲得勝利之后,更容易使得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進而投入更多的熱情參加到籃球訓練中[6]。團隊式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學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訓練熱情,對學生籃球技能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團隊式教學法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應用措施
(一)教師改變教學觀念
為有效地在高?;@球訓練中應用團隊式教學法,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教學觀念,只有從根本上樹立了團隊式教學法的教學觀念,才可以在實際的籃球訓練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技能。因此教師應當做好教學準備工作,確立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確定實踐是主要的教學內容[7],分析了解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合理科學地安排分組,激發(fā)每個學生的技能潛力,促進學生在團隊中有效地提高技能。
(二)安排實戰(zhàn)教學
在籃球訓練教學中,只對學生分組進行團隊式教學過于單一化,應當適當安排一定數(shù)量的實戰(zhàn)比賽,讓學生在實戰(zhàn)的壓力中真正獲取實戰(zhàn)技能。在長時間的籃球團隊訓練中,學生和學生之間已經產生了默契,即便是隨機分組,學生也因為長時間的相處熟悉了解了每一個對手和隊友,這使得團隊式教學法效果容易停滯。因此,教師適當?shù)匕才乓恍崙?zhàn)比賽,讓學生在和未知的對手競賽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并且老師適當?shù)亟o予引導總結,讓學生更加直面自己在實戰(zhàn)比賽中產生的問題,可以在回顧問題中進行學習和提高,真正使團隊式教學法效果最大化。
(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籃球技能并不能只依靠實踐訓練而培養(yǎng)形成,學生也不能做一個只會讓別人指揮的籃球運動員,因此學生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要熟知各項籃球規(guī)則和戰(zhàn)術,要從根本上了解籃球運動,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技能和戰(zhàn)術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團隊式教學法在訓練中的應用。
(四)把控好團體和個體的平衡
團隊是由無數(shù)個個體組合而成?,F(xiàn)階段的學生極其個性化,追求彰顯自我,很難因團體而改變自己,而團隊式教學法就是將個體融合為團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熟悉了解每個個體的性格特征,科學合理地分組建設團隊,引導學生在互助協(xié)作的基礎上適當發(fā)揮自己的特長[8],在個性的彰顯中維護團隊的穩(wěn)定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這之中的平衡能力可以為團隊式教學法的應用提供有力保障。
五、結語
團隊式教學法是高?;@球訓練效果提高的有效教學模式之一,高校在日常的籃球訓練中應當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適時總結分析,并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應用團隊式教學法可以解決現(xiàn)階段籃球訓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不足,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同時維護了高?;@球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愛民.互助式團體教學法在普通高?;@球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6):85-86.
[2]趙傳勇.試論籃球運動中的團隊精神及其培養(yǎng)路徑[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3):183-184.
[3]李思琳.談普通高?;@球運動的團隊精神培養(yǎng)[J].考試(教研版),2012(12):227.
[4]顏海明.團隊式教法在高?;@球訓練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3(16):22.
[5]葛志剛,姚唯眾.“互助式團體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籃球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68-70.
[6]陳思冬.“互助式團體教學法”在籃球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4(18):55+88.
[7]楊姍姍.團隊式教法在高校籃球訓練中的應用評價[J].武術研究,2016(3):135-136.
[8]溫健德.淺談高?;@球運動隊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102-103.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