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呂麗丹++蔡向西++張林++羅蘭艷++范厚明
摘要 獼猴桃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在畢節(jié)山區(qū)廣泛栽培。本文介紹紅心獼猴桃的生產條件,總結其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幼苗栽植、水肥管理、搭架、整形修剪、授粉、疏花疏果、病蟲害防治、適期采收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獼猴桃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紅心獼猴桃;生產條件;高產;栽培技術;畢節(jié)山區(qū)
中圖分類號 S663.4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7-0089-02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Red Kiwi Fruit in Bijie Mountainous Area
XUE Mei LV Li-dan CAI Xiang-xi ZHANG Lin LUO Lan-yan FAN Hou-ming
(Biji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Guizhou Province,Bijie Guizhou 551700)
Abstract Kiwi fruit is rich in nutrition and has a unique flavor.It is widely cultivated in Bijie mountain area.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d kiwi fruit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seedling planting,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scaffolding,pruning,thinning,pollination,pest control,harvesting and other aspect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kiwi growers.
Key words red kiwi fruit;production condition;high yield;cultivation techniques;Bijie mountain area
獼猴桃營養(yǎng)價值高,VC含量是蘋果的100倍,因而被稱為“維C之王”“水果之王”,同時,其藥用價值也較高。獼猴桃品種眾多,其中紅心獼猴桃因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而成為目前栽培最多的一個品種:一是保健價值高,鮮果富含17種游離氨基酸及多種礦物質成分,不僅具有抗癌保健功能,也具有抗衰、排毒嫩膚功能;二是果品質量優(yōu),該品種是一個甜酸型獼猴桃品種,果實肉質細嫩,果肉紅色,口感鮮美,并具有特殊的香甜味,在品質等級中屬上等級別;三是開發(fā)潛能大,經濟壽命長,一般可長達50年以上。獼猴桃除鮮食外,還可以開發(fā)成果汁、果酒、果脯、果干、化妝品等,是國家鼓勵的加工型項目產品[1]。
1 獼猴桃主要栽培條件
1.1 適宜栽培區(qū)域
紅心獼猴桃適宜生長的生態(tài)區(qū)域范圍較廣,在黔西北的畢節(jié)、六盤水等地均有栽培。根據(jù)紅心獼猴桃適宜栽培的不同地理經度、緯度選擇不同的海拔。目前,種植紅心獼猴桃的海拔在60~1 600 m范圍內。
1.2 對氣候因子的要求
紅心獼猴桃在極端最低溫度-10 ℃至極端最高溫度40 ℃范圍都能生長,但適宜其生長的溫度環(huán)境是0~36 ℃;在0 ℃以下容易產生凍害,引發(fā)其他病害發(fā)生,長期低溫甚至造成樹體死亡;在極端最高溫度超過36 ℃時,根系生長緩慢,極端最高溫度達到40 ℃時,根系停止生長。在年積溫3 500~6 000 ℃范圍地區(qū)能正常生長,以4 500~5 600 ℃為理想,積溫太低及光照不足均不利于獼猴桃植株光合作用,從而影響果實營養(yǎng)物質和糖分的合成與積累,影響果實商品性,降低食用價值。無霜期要求在260 d以上[2-3]。因此,栽培紅心獼猴桃在冬季氣溫低的區(qū)域要注意防止凍害發(fā)生;在夏季光照強烈、氣溫高的地區(qū)要注意遮陽降溫,防止高溫燒苗。
1.3 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
要求栽培地背風向陽,晝夜溫差大;不低洼積水,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但不能在距離國道、省道、縣道100 m之內;不能在有大風、冰雹、特大干旱等災害性天氣經常發(fā)生的區(qū)域栽培獼猴桃。
1.4 對土壤的選擇
紅心獼猴桃以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為其最佳生長土壤環(huán)境。土壤的質地好壞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紅心獼猴桃雖能適應多種類型土壤生長,但必須進行土壤改良,使其迅速壤化才有利紅心獼猴桃生長發(fā)育,土層厚度要求在80 cm以上。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幼苗栽植
紅心獼猴桃栽植一般選擇無病蟲危害、根系發(fā)達完整的實生健壯苗,栽植時間在10月至翌年2月底。將園地深翻50~70 cm,定植苗窩深60 cm,窩徑80 cm,每坑施腐熟有機肥25~50 kg、鈣鎂磷肥2.5 kg。施肥后將穴邊表土放入坑內與肥料拌均勻,約20 cm厚度,再填入生土10 cm耙平待栽。栽植行株距一般為4 m×2 m或者3 m×2 m,栽植密度為1 235株/hm2或1 655株/hm2,雌雄株比例為8∶1。栽植時在穴正中做饅頭狀的窩心,定植前用鋒利的刀片劃除干凈嫁接口的塑料袋,剪去損傷的根系和過長的根系,一人把苗的根系疏開伸直均勻,鋪在窩心扶正,一人在根上培熟土到嫁接部,一般要求栽植深度為15~20 cm,根須培成圓碟狀,澆足定根水。待水稍干再蓋1層細土并理1個直徑1 m的植盤,在樹盤上覆蓋黑色生物降解地膜,嫁接口露出地膜。同時在嫁接口以上確保留3~5個健壯的芽。
2.2 水肥管理
苗木定植成活后,應根據(jù)氣溫適時揭膜。結合澆水進行施肥,第1次在4月至5月初,施尿素30 g/株,東西方向淺溝施肥,如果干旱可加水15~20 L混合施。第2次在6月至7月初,施復合肥100 g/株、尿素50 g/株、過磷酸鈣150 g/株,雨后南北方向淺溝施肥。第3次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開溝(深30 cm,寬40 cm)追施有機肥,施混合農家肥20~25 kg/株、過磷酸鈣0.2~0.5 kg/株,同時需在苗木的一旁插立1根2 m高的木棒或竹竿進行直立引綁,定期檢查綁縛,待新梢長到離架面10~15 cm時摘心[4]。5—6月要注意灌溉和保墑,可采取遮陽網(wǎng)或套種高桿作物遮蔭。當年栽植苗采取葉面噴肥的方式進行養(yǎng)分補充。
2.3 搭架
一般采用平頂架(水泥樁),長2.5 m,截面(9~10)cm×(9~10)cm,立柱頂端預留鐵絲孔。安裝時埋入土中70 cm,邊樁用邊錨固定,架行距為6 m,株距為4 m,立柱后每間隔100~130 cm在頂部縱向拉上鐵絲。拉網(wǎng)以鍍鋅鋼絲3.0 mm為主線,邊線4.0 mm,副線2.6 mm。
2.4 整形修剪
對春季發(fā)生的枝芽,一般最多留2個主干進行立桿或拉繩牽引生長,切記不能多主干上架,在架面以下10~15 cm處將主干摘心,使其分出2~4個大枝作為永久性主蔓,在主蔓上每隔40~50 cm留一疏果母枝,左右錯開分布,翌年在結果母枝上每隔30 cm均勻留結果母枝。修剪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最好,要多留短粗枝,少留細長枝、枯枝、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生長不充實的營養(yǎng)枝均應從基部疏剪掉,以保證架面枝的正常生長。夏剪一般在4—8月多次進行,疏剪主干、主蔓和側蔓上萌發(fā)位置不當?shù)难?,疏除過密枝、衰弱枝、病蟲枝等,并達到以下6點要求。
2.4.1 解決修剪前的5個問題。一是突出“T”型架的作用和特點,幼樹至初果期實行多枝上架,以利擴冠和提高早期產量,盛果期逐步改良為單主干多枝上架;二是因樹因品種修剪,靈活掌握;三是控制頂端優(yōu)勢,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四是培養(yǎng)更新枝組,復壯樹勢;五是以提高商品果為前提,不單純追求產量[5]。
2.4.2 確定留枝留芽量。單株留芽量=單株預產量(kg)/[平均果重(kg)×每果枝果數(shù)×果枝率(%)×萌芽率(%)]。按單株產量20 kg,果個10個/kg計算,需留果200個/株,加上20%的損失,建議留果240個/株。每果枝按3個留果,就需要花芽60~80個;冬剪時按少留枝多留芽技術修剪,每個母枝按6~8個花芽修剪,就需要12~18個母枝,也就是說,可留結果母枝2~3個/m2。
2.4.3 剪枝。母枝選留遵循“五留五去”原則,即去彎留直、去弱留強、去外留內、去上留下、去遠留近,同時剪除枯萎枝、重疊枝、過密枝、干樁。剪枝時掌握“五輕五重”的原則,即成齡樹輕、幼樹重;小年輕、大年重;旺樹輕、弱樹重;上部輕、下部重;外圍輕、內膛重。為了利于復剪時進行挑選比較,要多選留20%的結果母枝。
2.4.4 剪梢留芽。春、夏梢的飽滿芽全部留干,剪除不飽滿的芽、壞死芽、萌動芽及秋梢,秋梢從盲節(jié)出剪除,保留盲節(jié)下的芽。根據(jù)少留枝、多留芽的修剪方法和產量推斷,強壯的長結果母枝可留12~15個飽滿芽,中庸枝留8~12個芽,較弱母枝留6~8個芽為宜[6]。
2.4.5 復剪。留足留好結果母枝,剪除不理想、不恰當及漏剪的弱枝。
2.4.6 拉枝綁蔓。于1月底前進行拉枝綁蔓,過晚損傷的枝條易傷流。首先將枝拉平在架面上用雙曲布條套在枝上,拉到外圍鐵絲上綁緊,如枝條外移心空的樹可將枝條交叉拉綁。每枝綁1~2道,枝條分布要均勻合理。
2.5 授粉
8:00—10:00采集雄花仰放在籃子里,然后用雄花接觸雌花柱頭授粉。每朵雄花可授雌花5~7朵。對花時,由外至內或由內至外按順序圓周行進,以免遺漏或重復,同時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損傷花器。與未授粉果實相比較,授粉果實較大,且畸形果少。
2.6 疏花疏果
為保證果品的質量和數(shù)量,必須進行疏花疏果的工作,一般在開花前5~7 d(5月上中旬),應疏除雌花梗上的側花蕾,疏除畸形花和邊花,疏除同枝上的頂果和尾果,一般短果枝留果1~2個,中果枝留果2~4個,長果枝留果4~6個,盡量使保留的果實在架面上分布均勻,最佳留果量是以架面葉果比達到4~5∶1為宜。
2.7 病蟲害防治
獼猴桃主要病害有潰瘍病、炭疽病、蔓枯病等;蟲害有大青葉蟬、金龜子、根結線蟲、桑白蚧等。
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取“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病蟲害綜合防治原則。特別是在化學防治方面要合理的用藥,相關部門規(guī)定不能使用的農藥要禁止使用。一是清潔田園,修剪后收集枝蔓及地上殘渣落葉進行集中銷毀;二是樹干涂白,將硫酸銅、石灰、食鹽、水按1.0∶5.0∶0.1∶10.0的比例配制波爾多液進行樹干涂白;三是用3~5 °Bé石硫合劑噴霧,或采用晶體石硫合劑兌水10~15倍進行噴霧;四是地面處理,地面普澆1 次波爾多液(硫酸銅、石灰、水比例為1∶1∶100)[7-8]。
2.8 適期采收
收獲時的成熟度對獼猴桃的貯藏壽命及品質有重要影響,采收過早或過遲均會影響果實的品質和風味。一般當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時為采收適期,需長期貯藏的果實則要求達7%~10%。采收宜在無風的晴天進行,采摘時間以10:00前氣溫未升高時為最佳。采收時,要輕采、輕放,小心裝運,避免碰傷、堆壓,最好隨采隨分級進行包裝入庫。用來盛桃的箱、簍等容器底部應用柔軟材料作襯墊,輕采輕放,不可拉傷果蒂、擦破果皮。初采后的果實堅硬,味澀,必須經過7~10 d后熟軟化方可食用。后熟的果實不宜存放,要及時出售[9]。
3 參考文獻
[1] 劉艷飛,陳鑫,王亞青.秦巴山區(qū)獼猴桃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2(18):85-87.
[2] 楊紹勇,唐邦權,付梓源.紅陽獼猴桃自然條件下生態(tài)栽培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4(12):46-50.
[3] 王國兆.紅心獼猴桃引種栽培技術[J].南方園藝,2015(2):3-4.
[4] 李紀華,李宜真,時富勛,等.獼猴桃標準化栽培技術規(guī)程[J].林業(yè)科技通訊,2015(9):73-76.
[5] 于春祥,遲峰,赫丹.軟棗獼猴桃栽培技術[J].新農業(yè),2016(5):24-27.
[6] 潘穎.紅心獼猴桃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yè),2016(9):49-50.
[7] 王國兆.紅心獼猴桃引種栽培技術[J].南方園藝,2015(2):3-4.
[8] 潘穎.紅心獼猴桃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yè),2016(9):49-50.
[9] 楊波,胡建軍,黃中華.紅心獼猴桃的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四川林業(yè)科技,2008(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