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摘 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十分重要。在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英語語言文學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英語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并認識英語語言文學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對學生語言能力進行培養(yǎng)。
【關鍵詞】語言能力;英語語言文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8-0187-02
在現(xiàn)代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各方面能力進行培養(yǎng)十分必要,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中的一種。在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語言能力得到更好提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英語語言文學的重要作用,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應用其優(yōu)勢,對學生語言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一、學生語言能力主要要素
(一)語言基礎知識。語言基礎包括詞法與句法。詞法是學生能夠合理進行語義交流的基礎;句法是學生能夠合理進行含義交流的基礎。簡言之,詞法就是運用詞匯的方法,而句法就是對詞匯進行合理組合,使其成為合理句子的方法。比如,對于“English became less like German because those who ruled England spoke first Danish and later French”這句話,就詞法角度而言,“became”這一單詞后面需要連接動詞原形,因而“l(fā)ike”為動詞原形,由于該句時態(tài)屬于過去時,因而有些動詞需要變成過去式。就句法角度而言,整個句子中包含兩個分句,“because”之前屬于一個分句;之后屬于另一個分句,即“because”用以引導原因狀語從句。通過這種方法進行分析,能夠很好地對句子進行理解,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二)不同語境下語言交際技巧。在學生的語言能力中,語言交際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語言交際過程中,學生不但要對語言基礎知識進行熟練運用,而且還要掌握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下的交際技巧。語言能力相對較高的人,在實際運用語言過程中要保證說話精密,并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增強自身語言的文采性;語言能力相對較低的人在進行語言表達時,要保證語言更加精短,并且在組合句子時所使用的詞語也應盡量保證通俗易懂。由于這兩種情況的存在,因此在語言運用方面就出現(xiàn)了口語語言及文學語言兩種形式。為了能在實際交際過程中對這兩種語言形式進行靈活運用,學生必須要掌握語言交際技巧。只有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不斷感悟、不斷積累,才能夠將語言交際技巧掌握,使自身語言能力得以提升。[1-2]
(三)語言修辭能力。依據(jù)在實際交際過程中所選擇的語言特點,可將學生英語語言交際分為兩個部分,即口語交際與書面語交際。就實際情況而言,這兩種交際形式都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運用修辭藝術的能力,也就是說,學生在利用英語對自身情感進行表達時,需要對各種相關手法進行靈活掌握,不僅要清楚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還要使交際對象能夠正確理解。因此,在實際語言交際過程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說話者需要對修辭手法進行合理運用,從而保證自己的意圖能被對方理解,同時,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感染對方,最終保證英語語言交際的順利完成,并使語言交際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英語語言文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英語語言文學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整個民族文化中,語言屬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一個縮影,其內容和表達包含了很多文化習俗,所以,通過對語言的學習,可使學生對民族文化有更好的了解,知識面得到進一步擴大。另外,對文化習俗的了解還能夠使學生的“移情”能力得到提升,使其對他人的想法有正確的分析和思考,這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
對于英語文化習俗而言,在很多英語文學作品中均有較好體現(xiàn)。比如,對于“死”這個字,無論在東方文化還是在西方文化中都是比較忌諱的,在漢語中往往都是用一些比較委婉的詞語對其進行表達,英語同樣如此。在一些英語文學中,通常并不直接說“die”,而是通過“to pass away”進行委婉表達。因此,讓學生了解及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文學,不僅可使他們更好了解英文習俗,擴展知識面,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語言學習的興趣,進而更好地提升語言綜合運用和交際能力。
(二)英語語言文學可以豐富學生的表達。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英語文學作品,必然能夠增加詞匯量,這樣一來,學生在語言交流過程中不僅能夠用詞自如精確,而且還能不斷地轉變語言表達風格,這主要是因為不同流派的文學作品,其語言風格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對學生的語言表達產(chǎn)生一定影響。在相同的交際環(huán)境中,不同的修辭手法也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富有內涵。
學生可依據(jù)自身對語法和句法的理解,培養(yǎng)自身英語應用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從而使其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英語語言文學的學習,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能夠得以有效提升。比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詞義比較相近的一些詞匯可進行匯集總結,在對某一詞匯進行講解時,可以聯(lián)系詞義比較相近的一些單詞進行講解,從而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表達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例如,在對“possible”(可能)這個單詞進行講解時,與其詞義比較接近的單詞還包括maybe、probable、perhaps等,這些詞語雖然意思相近,但在用法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應當從應用場景對這些詞匯進行比較,從而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使其語言表達更加精準,最終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2-3]。
(三)英語語言文學可為學生提供適當范例。在學生進行英語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英語語言文學中的具體范例,使語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第一,英語語言文學中的具體范例可為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提供參考,如為學生提供具體詞法以及句法的運用。第二,英語語言文學能夠讓學生展示其相關語言技巧,也就是說可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在不同語境中選擇合理語句對自身情感及思想進行準確表達。第三,英語語言文學中所運用的很多修辭手法也能夠為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及水平的提升提供較大幫助。對于英語語言文學而言,其中有很多詞句適合學生背誦,比如,“seeing is believing”這一短語,可以翻譯為“百聞不如一見”,由此可見,英語與漢語在表達方式上存在較大差異,英語更加直接,比較側重于“看見”與“相信”兩者之間所存在的直接關聯(lián),在實際學習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對這類短語進行背誦,從而在今后的英語語言交際中對其進行合理運用。
另外,就語言文學角度而言,在“seeing is believing”這一短語中,其詞法比較巧妙,其中“see”及“believe”均屬于動詞,在短語中都選擇分詞形式對其進行運用,主要就是強調兩個名詞屬性所具備的含義,即“相信的”與“看見的”;就句法角度而言,該短語句法相對比較簡單,能夠表現(xiàn)出更加明顯的強調作用,在語義表達方面有一定的沖擊力。
在英語語言文學學習過程中,諸如上述實例有很多,在實際交際過程中可將其進行直接運用,一方面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另一方面提升他們用詞的準確性及凝練度。另外,在實際交際過程中,通過對這些范例的運用,也能夠使學生的語言感染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語言表達效果得到更好體現(xiàn),同時在情感表達上產(chǎn)生良好的共鳴,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加強,從而更好地進行語言交際,促進其語言交際能力進一步發(fā)展。[3-4]
三、英語語言文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方面的應用
首先,教師應當進一步重視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能夠通過英語語言文學教學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教師必須要更加重視英語語言文學的教學應用和實踐,除了給學生傳授英語基本語法知識及句法技巧外,還應當更好地融入英語語言文學內容,使學生不僅能夠了解更多的英語語言文學,而且還擴展了視野,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和應用英語語言文學的重要性及意義,從而使英語語言文學教學能夠獲得良好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其次,合理選擇英語語言文學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英語語言文學教學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其內容的選擇相當重要,這也是影響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必須對英語語言文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其內容應當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需求,不可脫離教學實際,這樣才能夠保證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三,強化課外閱讀教學。在英語語言文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僅僅依賴課堂教學很難得到理想效果,因此,除課堂教學外,還應當注意加強課外閱讀教學。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在課余時間更多地閱讀英語語言文學作品,這樣做,不僅能夠擴展他們的知識面,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語感,了解更多表達方式及技巧,從而在實際交際過程中進行合理應用,使語言交際達到理想的效果,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為其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必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在這一方面加強重視,并且要意識到英語語言文學在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重要作用及意義,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使其語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獲得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穎. 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分析[J]. 長江叢刊,2016(34).
[2]盧華. 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J]. 校園英語,2016(12).
[3]游翔文. 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6).
[4]陳若靜. 英語語言文學對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作用探索[J]. 英語廣場,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