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芳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要求對中學生注重“引導學生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nèi)涵和語文運用規(guī)律”。所以對中學生的聽、說、讀、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完成《課程標準》上的任務,不僅應當在學習上下功夫,還應運用一些適合好的學習方法。
上周,學校組織了全校期中考,并在本周組織了教研組質(zhì)量分析,老師們都感慨,“現(xiàn)在的學生都怎么了,這么難教?小學入學時成績都是杠杠的,大多數(shù)學生考個90分毫無問題,為啥一到中學,就連一個及格分都難搞?為啥?然后就說到什么基礎不好啦!學生不聽話了!沒辦法教”......總之就是初一新生水平低,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不好,小學沒打好底,中學沒法教。但小學教師則說:“我的學生在小學成績都合格,平均分挺高,怎么到了中學成績就下來了?”家長們也說:“孩子們在小學語文‘冒尖,初中咋就一般呢?”......
七年級學生入學的時候語文基礎不同,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法適應能力也不同,所以升入初中后,語文成績肯定也會不一樣,因此,升入初中必須有一套新的學習方法。針對此種學習“瓶頸”,我個人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初中語文學習起點,那語文是一定可以學好的。
一、要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
在小學,學生普遍不重視預習作用,對課文中字、詞、句的掌握及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都是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完成的,課后要求學生背誦的或循環(huán)反復練習的較多。進入初中后,從開學的第一篇課文起,就要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這一點非常重要。
那么,怎樣預習初中語文課呢?可分二步。第一步: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作者、時代背景,掃除字詞障礙——對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詞典弄清楚,難懂的句子劃上一定的符號,在教師的講解中理解或向教師請教。第二步:精讀課文,弄清課文主要內(nèi)容、段與段之間的關系、課后練習及一些語法知識等。第三,完成相關的輔助資料和拓展訓練。
二、積極參加各種語文活動
為了讓學生有機會參加各種語文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得到鍛煉,我也打算在未來的語文教學中組織各項活動,如朗誦活動、背誦活動、語文基礎知識競賽、作文比賽等,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鼓勵學生要主動積極大膽,不要有什么顧慮;誰也會犯錯誤的,多參加幾次就什么都解決了,說不定你還能夠做一個成功的主持人呢!一開始就被別人占了機會,以后就沒有那么容易了,不然,別的同學搶了先。在學習上就是要和別的同學爭一回先,這樣做是正確的。
三、要有好的學習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要求對中學生注重“引導學生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nèi)涵和語文運用規(guī)律”。所以對中學生的聽、說、讀、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完成《課程標準》上的任務,不僅應當在學習上下功夫,還應運用一些適合好的學習方法。如抓重點做筆記方法(如何掌握時間、提高速度),如何背誦課文(先抓住重點字、詞背誦每段,然后串起背),如何寫好作文等。
具體說來,要在幾個方面下功夫:首先就是聽,一是要認真聽,二是要會聽。認真聽當然不在話下了,不認真什么課也學不好的。關鍵是要會聽??吹竭@里,有的恩一定會心里納悶了:還有誰不會聽呀?可沒有這么簡單!其實,聽老師講課的時候,一定要抓住老師講的中心內(nèi)容,也就是老師講這個的主要目的。我們平時說話都有一個目的,老師講課也一樣。所以,在聽每一堂課之前,你心里一定要明白,我聽這一堂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帶著這個目的,有意識地去聽。這樣,一課解決一個問題,久而久之,你的聽的能力和語文成績就提高了。
第二,是說的問題。同樣,說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同的人說話都不一樣呢!你看電視里的主持人,主持人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的?那么,怎樣訓練說話能力呢?一、主動給自己找訓練說話能力的機會。上課的時候,不要等到老師點名的時候才回答問題,要主動積極,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平時,要多和同學、老師交談,可以就你關心的所有問題發(fā)表你的見解,要敢于和不同的意見爭論。當然,爭論的問題還是要有意義。二、多找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來朗誦,培養(yǎng)你的語感。三,學會聽朗讀帶,并學會模仿。以上說了聽、說、模仿讀也很重要,在語文學習中,很多學生甚至個別教師往往重視“寫”而忽略“讀”。
其實“讀”在語文學習中是極其重要的。首先,對于精讀課文和課外的好文章,要反復讀。閱讀能力包括:對詞句的理解能力,對文中的哲理的領悟能力,對文章主題的發(fā)掘能力,對文章藝術性的欣賞能力,等等。古人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梢姟白x”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對于語文課本上的文章,學生不讀或只讀一遍就學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說,七年級剛入學語文第一單元第一課《春》,篇幅雖然不長,但有的同學略讀一遍,只等上課老師講解。但畢竟課時是有限的,教師在一兩課內(nèi)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講解,要想全面透徹地理解課文,明白文中所寫的深刻哲理,體會作者的情感,是非多讀而不能解決的。通過讀疏通文句,通過讀領悟主題,通過讀產(chǎn)生問題,通過讀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課上再有目的地聽取教師講解,則茅塞頓開。久之這樣做,閱讀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最后是寫的問題。寫比什么都重要。一上初中,就要把寫的事情放在語文學習的首位。寫什么呢?怎樣寫?寫周記,一周寫一則。寫你想寫下來的所有事情,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的事情。最好記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真實的事情,這樣有真情實感,容易上手,自己也有興趣。以后拿出來看看也很有意思。另外,寫作,尤其是寫周記,和老師還有一種很強的溝通作用,老師經(jīng)常可以通過你的周記來了解你的所思所想,這對你的成長會有好處。你不要害怕老師知道你的內(nèi)心世界。老師關心你,是為了你好。我一直以來要求學生寫周記,只要堅持,學生的作文水平是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的。不信,你試一試。不過,任何的學習主要還得靠你自己,要主動和老師接近。寫作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老師特別喜歡作文好的學生,記住這一點。
千萬記住這一點——學好語文,最好在起步的時候做好聽、說、讀、寫,那么,語文學習的開頭工作就好了,接下來,就一定可以學好語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