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世界形勢的發(fā)展,英語教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不過長久以來,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們依然采用教師直接講解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工作。其效果,往往不能盡如人意。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不是很高,應用的能力也很差。任務型教學法,是近年來新興的英語教學方法,對于大學生英語的學習有著及其顯著的效果。本文旨在研究任務型教學法在高校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對高校學生英語的學習有所幫助。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 高校英語 語法教學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4-0102-02
引言
在我國現階段的高校英語教學中,并沒有明確的在高中的教學基礎上對語法教學和學生語法的使用上做出更高層次的要求。為了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我覺得在高校的教學大綱上就應該明確要求這一點,并給予足夠的關注?,F今,任務型教學法已然得到了廣大高校一線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青睞,任務型教學法如果能夠應用在高校的語法教學之中,那么中國高校的語法教學一定會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提升學習的效率。
一、英語語法教學的誤區(qū)
在以應試教育為教學目標的初高中時期,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分數的驅使下都對英語的語法教學極為重視,因為語法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成績。但是,這種教學手段或方法是極不科學的,單純的追求分數使得學生無法真正掌握這些語法,不能再現實生活中對語法進行正確的使用。這種教學的結果是悲哀的。等到學生過渡到大學時期的時候,由于高校的教學大綱沒有對語法的明確要求,學生們依然使用高中的學習方式,那么很多的問題就會在日后的學習中暴露出來?;谝陨系膯栴},在大學的英語教學工作中,盡快的使用任務型教學法刻不容緩。把任務型教學法運用于大學的英語語法教學,一定能夠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于語法的認識,不至于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出現英語問題上的短板。
二、任務型教學法簡介
1.任務的定義
任務是什么?任務,是日常生活中交派的工作,擔負的職責。在1985年,首次進入應用語言學文獻。在英語教學的實際工作中,任務可以歸納為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對知識的理解,對知識的運用,或者說學習此類知識對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幫助。
2.任務型教學法的本質
說到任務,一些老師可能認為這與練習沒有什么不同,但是事實上,二者具有極大的區(qū)別。首先,任務具有目的性。這里的目的具有雙層含義,一方面是指任務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學目的,另一方面是指任務設計者所期望任務參與者達到的教學目的,而練習通常只具有教學目的。再者,任務通常產生非語言性結果,而練習總是產生語言性的結果。舉個例子,根據所聽到的天氣預報的信息,安排野炊的計劃;或者是根據火車時刻表來確定所乘坐的車次,任務完成之后,產生的結果是非語言性的。而課堂練習,例如用提示詞進行作文,或者是選詞填空,其結果總是語言性的。第三,任務具有開放性,也就是說,任務的完成并沒有一套必須執(zhí)行的或者規(guī)劃好的方案,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是不固定的,可選擇的。第四,任務具有交際性和互動性。任務通常是在集體中完成,是合作性的活動,可能是朋友之間,同學之間進行的多邊互動。
3.任務教學法的組成部分
任務型教學法的組成包括以下六個基本要素:
(1)目標。目標包含著兩個方面,是指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目標和非教學目的。在教學實際工作中,為了能夠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并學以致用,老師應重點著眼于教學目標上。
(2)內容。任務,一定是具有實際意義的任務。教師在制定和布置任務的時候,必須要深刻的分析教材,了解教材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符合教學目標的任務。而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時候,也必須做足功課,更好的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3)過程。學生在接受任務后,就要著手完成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雖然不能千篇一律的進行,但是也需要一些有效的步驟和方式方法,不能盲目。針對不同的任務,選擇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就算最后沒能完成任務,在教師的講解時也能更加明確的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加深印象,提升學習效果。
(4)材料。無論是任務的制定還是完成任務,豐富的材料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進行大量的材料積累,任務才能更好的完成。這些材料的種類可以豐富多樣,例如文字資料,視頻資料,歷史文獻等等。材料的數量和質量對能否完成任務起著決定性的的作用。
(5)教師和學生的定位。新的教學法的出現,勢必改變著教師和學生的定位。教師也必須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位置。根據不同的學生性格調整不同的授課方法。
(6)情景。情景是指任務制定和完成時的環(huán)境或是背景條件。在設計任務時,應盡量保持情景的真實,以便于更好的對課題進行探究。
三、任務設計的原則
1.任務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設計教學任務的主旨是要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完成教學任務,使得教學的成果得以提升。教學的目標種類很多,大體上分為語言知識目標、語言技能目標、社會語言能力培養(yǎng)、語篇能力培養(yǎng)等幾大類,所以在設計任務的時候必須要以完成上述幾大類教學目標為基點,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提升英語語法教學的教學標準。
2.任務要突出主體性
在制定任務計劃的時候,必須要尊重學生的性格,注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和核心地位,因為任務教學法應用在英語語法教學的受益群眾是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主動的學習探索中實現對知識更深層次的領會。
3.任務要具有交際性
英語教學的基本點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的能力,所以在設計任務的時候要具有一定的交際性,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應用空間,獲得更多的實踐的機會。
4.任務要具有合作性
團隊可以使人更快的或得成功。競爭可以讓自己看清身上的不足。在設計任務的時候,應該注重學生競爭和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任務的設計要帶有合作性。
5.任務要具有生活性
教學的首要目標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是教學的真諦。作為老師,我們有義務將設計的任務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們學習的信心,刺激他們的上進心。所以,設計任務要帶有一定的生活性。
四、任務教學法的步驟
任務型教學法基本分為布置任務,完成任務以及完成任務后教師講解三大部分。在布置任務的時候,教師應該吃透教材,按照任務教學法的基本原則,并結合實際,布置有效的任務。完成任務,就是學生通過自己查找資料,對任務進行有條理的分析,拿出自己的解決辦法。最后一步,就是教師的講解,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已經對新的課題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再加上教師的講解,整合,規(guī)劃,從而對課題有著更深的認知,掌握知識,以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任務型教學的運用
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高校英語語法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轉變教師角色
在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在英語教學的實際操作者,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角色,轉變教學的理念,而不是單純的轉變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主體。而在任務型教學法中,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老師只是教學的參與者和引導者。老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更多的自主發(fā)揮,展示自我。在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學方法的轉變,同時需要教學理念的
2.注重任務型教學法的特殊性
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高校英語教學,有其特殊性。相比于口語訓練,閱讀理解,寫作這些常規(guī)的教學,任務型教學具有更多的挑戰(zhàn)。因為任務型教學法,倡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自我學習,自主發(fā)揮。而傳統(tǒng)英語的學習模式根深蒂固,難以磨滅,要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任務型教學法,就必須需要一線工作中的廣大教師們對任務教學法進行更加深刻的認識。
3.提升教師水平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使用任務教學法,就必須提高教師的水平。這對于廣大英語教師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更好地深入教材,解析教材。而且要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以及更加寬廣的知識面。同時也必須做更多的課前準備工作,比如素材的積累,不同意見的解讀,總結規(guī)劃的能力,無形之中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所以,任務型教學法想要運用于英語教學,提升教師的個人素質,刻不容緩。
4.重視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協(xié)調
使用任務型教學法固然能夠提升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但是任務型教學法也有它的不足之處,那就是學生缺乏統(tǒng)一意見,容易各執(zhí)一詞,固執(zhí)己見。這對教學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們不能一味的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而是協(xié)調好傳統(tǒng)教學法與任務型教學法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各自發(fā)揮優(yōu)勢,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論
任務型教學法一旦應用在高校的語法教學中,必然會提高教學的效率,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實現質的飛躍。但是在任務型教學法的使用中,一定要遵循其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以尊重學生的個人特點為基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同樣要求教師要對教材的把握更加透徹,提升教師的個人教學水平,從而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麻欣.任務型教學法在高校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17:167-168.
[2]唐曉東.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語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184-185+188.
[3]楊竹.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的應用[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06:182-184.
作者簡介:
梁榮學(1977.03-),男,山東省日照市人,漢族,鄭州科技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