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民
思路決定出路,高度決定眼界,要管理好一個年級,管理者必須在做好常規(guī)的年級管理同時,積極探索,依據(jù)先進的管理理論和年級實際情況,制定和構建科學的年級管理架構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如何使年級制定的各項工作得到學生、教師、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物理學中的共振理論引發(fā)了我們積極的思考。
一、認識共振(resonance)現(xiàn)象和共振理論
共振現(xiàn)象是一個物理系統(tǒng)在其自然的振動頻率(共振頻率)下趨于從周圍環(huán)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趨勢的表現(xiàn)。
例如,如圖1所示,在一固定支架中用繩連接MN兩點,繩上綁有拴著A、B、C、D四個小球的細線。如只讓A球擺動起來,B、C、D會跟著擺動,但過一段時間后,B、C的擺動趨于停止,而只有相距最遠的D球最終與A共同擺動,且擺動的幅度越來越大。即A、D兩擺發(fā)生了共振。
共振理論:共振是一個物理學專業(yè)術語。其定義是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當一個發(fā)生振動時,引起另一個物體振動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共振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要有彈性,而且一個物體受外來的頻率作用時,它的頻率要與后者的頻率相同或基本相近。發(fā)生共振的物體能最大吸收振源的能量,如果振源能提供不斷的能量,共振體就能始終保持同步振動。
管理學理論告訴我們,高效的管理一定是精準的管理。精準的管理要求年級管理者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必須是在深入學生、深入教師、深入級組,對年級有比較全面了解前提下的管理。年級管理者必須更多地站在教師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在不影響全局的前提下設身處地地為教師著想。同時,年級管理者還是一個協(xié)調員。對來自學校(教導處)、教師、學生、家長各方面的意見和事情進行協(xié)調,達成共識。還有就是,年級管理者必須是一個多面手。備課組、班主任、家長會、班會、級會、數(shù)據(jù)分析、財務后勤、飯?zhí)盟奚帷⑿麄鞯?,事無巨細都會涉及。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夠在如此煩亂的事情面前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高效開展工作?
可以設想,在年級管理中,如果我們能主動尋找年級管理工作和工作對象的共振點,積極構建、創(chuàng)造共振條件,那么我們的工作就能化被動為主動;如果我們的工作或舉措能對工作對象產(chǎn)生心靈的共振,那么其影響一定是巨大的;而如果我們又能輔之以制度或行動不斷補充能量,那么其影響必定是持久、深遠的。
二、學校年級管理的定位和年級管理架構的構建
共振理論告訴我們,年級的管理要精準,取得理想的影響力,開展各項管理工作之前必須找準工作對象與計劃的共振點,并要制定持續(xù)的鞏固措施,使參與者身心產(chǎn)生持久的共振。如何尋找到這些共振點,還需要我們對于年級管理本位進行認識和梳理。
首先,年級在學校當中的階層關系如圖2所示??梢姡昙壸鳛橹虚g層,是連接校與班級之間的紐帶,必須起到橋梁作用;而也正因為年級的位置,又決定了它的工作效益能對學校、班級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其次,通過對年級工作對象各部門、各人員屬性的梳理,我們構建了如圖3所示的四大工作環(huán)(黃色部分所涉及框圖),通過對各工作環(huán)的解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所包含因素的共振點是不同的,要想取得較好的管理效果,需要分別找準年級與各大工作環(huán)以及各因素的共振點,分別設計出適當?shù)墓ぷ骰蚧顒?,激發(fā)共振點,再制定相關措施或制工度保證共振點持續(xù)作用。
針對四大工作環(huán),我們按照共振理論分別找到了其共振點和相關舉措。如下表:
三、具體實施例析與效果評估
在具體的年級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工作環(huán)1、2、3中所涉及的:科學的年級教師的管理、有序的年級學生的管理、和諧的家校關系的構建這三方面的管理工作。
積極創(chuàng)建科學統(tǒng)計平臺,有效激發(fā)了年級教師管理中的“教師專業(yè)成長”這一共振點,使之成為年級教學管理的不竭的動力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越來越為人所關注,它也是年級與教師工作的主要共振點。表面上看,教師專業(yè)能力提升最大的受益者是其本人,因為專業(yè)能力的提升會使其職業(yè)輕松度和愉悅度提升,但從最終效果來看,受益的是學生。由于其顯現(xiàn)周期長,故較難做科學評估。為及時發(fā)掘教師的專業(yè)進步或適時干預,我們需要在年級管理中創(chuàng)建一個使之量化、可視化以及時效化的平臺來激發(fā)這個共振點。
為此,年級創(chuàng)設了科學的年級教學評估系統(tǒng),結合周測和月考結果,對教師教學數(shù)據(jù)進行跟蹤統(tǒng)計和分析,使其教學評價曲線直接得以呈現(xiàn),得到相關量化表后,我們不光能及時反饋年級每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信息,做到及時表揚和干預,還可以對其未來的發(fā)展進行科學預測。當然,對于教師評價的設計必須科學。我們關注到,以往的平均分評價制度有很多的局限性,僅能體現(xiàn)學科內教師所任班教學均分,而其他的,例如:學科的分值權重差異、考題的難度不一、試卷的考察對象的起點不一等差異,導致評價失真,有時甚至出現(xiàn)完全顛倒的評價。例如,第一次考試年級均分為80分,1班為90分,2二班為70分。第二次考試,年級均分為70分,1班為75分,而2班為65分,如果單純看均分,兩次都應該是1班科任教師受表揚,但是如果從進步率來看,其實應該表揚的是2班。評價得不準確,非但不能激發(fā)共振點,反而會破壞共振的條件,產(chǎn)生負面影響。為此,在縱向比較(如圖4)方面我們設計了學科“均分差率”的計算公式:(任班均分—全級均分)*100/全級均分,并用兩次考試的“均率對比”,從而較為客觀地評價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在橫向比較方面,我們設計了各學科對總分的貢獻率的計算公式,使各學科的考試成績實現(xiàn)了科學比對。隨著時間的推移,評價平臺必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新生入學時,我們就發(fā)出了“當你走進教學樓的最高處時,你就成了高一年級的一員,你們就注定了要與她榮辱與共,風雨同舟。校興我興,級興我榮!為了我們三年后的成功,為了我們年級光明的未來,為了讓我們的高中生活更加多彩,高一年級的舞臺需要你們的精彩演出!”的倡議,這一舉措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內心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對積極報名的學生進行選拔和培訓,我們組建了年級學生管理委員會,下設8個具體的部門,在年級的引導和培養(yǎng)下,全面參與年級的風紀、學習、宣傳、紀律、衛(wèi)生、宿舍管理,逐步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我管理,目前,管委會的工作情況已納入到年級文明班評比的項目中。由于共振點選擇得當,活動激發(fā)有效,引導得當,目前平臺運行平穩(wěn),學生管理委員會已成為了年級不可或缺的管理力量。
我們一直有這樣的理念:經(jīng)得起家長的檢查和考驗的年級管理才是合格的管理。為了進一步擴大年級管理的影響,深化學校的德育成果,我們籌建了年級家長委員會,邀請家長委員會成員參與年級的管理,歡迎他們不定期抽檢年級各項工作,然后通過年級家校通平臺向全體年級家長反饋,由于選擇了合適的共振點,家長們都很積極地參與年級管理。成立以來,家委會切實行使了自己的職責,開展年級管理的突擊檢查工作,既監(jiān)督了我們的工作,又宣傳了我們的工作,使年級的管理得到了全級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為年級的良好的管理環(huán)境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依據(jù)共振理論,我們進行了年級管理架構的構建,制定了年級管理策略并實踐,從管理效果來看,實踐是成功的。另外,運用共振理論,我們還有一些諸如處理突發(fā)事件、后進生轉化等更為細節(jié)化的年級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舉。
誠然,年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僅憑單一的管理理論或原理是不足以應對所有的情況和變化的,還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探索和實踐。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