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鵬
摘 要 語文課程是普通中學課程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fā)展學生的演說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文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對基礎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對初中語文教育的發(fā)展策略進行了探討和思考。
關鍵詞 新課標 語文教學 存在問題 思考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1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背景
人類已跨入了21世紀,世界各國都特別重視教育的發(fā)展,以謀求在競爭中取得“制高點”。為了培養(yǎng)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需要的創(chuàng)新人才,保證新世紀教育質量,就必須根據新世紀社會的變革來探索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1.1社會的發(fā)展現有的初中語文教育提出挑戰(zhàn)
在科學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里,語文的作用卻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肩負著育人的功能,而且對促進人類智力的開發(fā)、和增強演講口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語文教育被公認為是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形式之一,這是由語文活動的思維特點——發(fā)散性思維和語文活動的過程決定的。語文教育不是單純教授“文字”、不是簡單的“說話”,在這種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體會用視覺的認知方式,另一方面在過程中體驗自我的價值,反過來這種意識形態(tài)又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因此,語文教育能夠推動社會的發(fā)展。
1.2新課程標準是教育變革的客觀要求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教育變革?;A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fā)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進一步改革并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A教育課程改革必須著眼于這一時代要求,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把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和個性、潛能開發(fā)作為核心,培養(yǎng)符合21世紀需要的有用人才。
1.3初中語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
學習者在接受語文教育的過程會不斷開動腦筋和發(fā)現靈感,不斷解決問題克服問題困難,活學活用知識和創(chuàng)造知識過程,能進一步引導學生走進創(chuàng)造天地,讓學生在學習中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觀察思考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使個體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從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個人潛能。語文教育是以語言教育為主線,并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內容。在語文教育過程中,通過綜合地語文方面的教育,能夠打破舊的習俗及其禁錮,使學生提高語言意識,對其素質的培養(yǎng)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其成長的社會行為形成良好的人格基礎。
2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學校對語文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語文教育正是培養(yǎng)演說人才的有效途徑,通過語文教育,不僅可以激發(fā)中小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表現能力,還可以發(fā)展思維能力。但遺憾的是,人們并沒有真正認識語文教育在培養(yǎng)演說人才方面的獨特功能,演說在當代學校的語文教育中普遍缺失。
2.2教學方法陳舊
大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專業(yè)技能的鉆研與訓練,而對于藝術理論與教育理論的學習卻往往有所忽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個人探索,看輕教學交流。現階段中學的語文教師大多獨立耕耘在語文教育的樂土之上,而很少有相互切磋、研討的機會。信息的閉塞、摸索的盲目、交流的匱乏,無疑極大地阻礙了語文教育改革的進程。
2.3傳統(tǒng)觀念制約
長期以來,大家習慣把語文當成一種個人愛好,過于關注技能的學習,其課程資源也是相對封閉的、單調的。許多學校重外語輕漢語,課程未能置于同等地位,使得語文成了可有可無的學科,不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大部分學校雖有語文課,卻不能按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授課,教學時數不能達標,若遇 “關鍵”時刻,語文課就只好讓位于其它課。
3如何改革初中語文教學
3.1轉變觀念,正確認識語文教學的功能
語文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必重視語文學科的地位,為學生學習好語文課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條件,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活動、辯論賽等活動增加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有效提高語文教育的成效。
3.2高度重視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面大力配合,教育主客部門和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語文教育,政策上支持,精神上鼓勵,把語文教育和其它學科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對落實不力學校做出嚴肅處理,對部分教師不能按照規(guī)定完成者要給予相應的處罰。同時,要加大語文教育的投資力度,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對語文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對于考核不合格者限期達標。對語文教學要進行監(jiān)控,督促教學實施情況,杜絕隨意安排非專業(yè)語文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端正教師教學態(tài)度,擺正語文教育教學的位置,把切實開齊課程、 配備好語文等專業(yè)教師的情況作為評價一個學校是否落實好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指數,以引各方面的高度重視。
3.3要發(fā)揮語文教學的演說功能
語文教育以演說教育為先導,以言輔德,以言益智 ,以言建體,以言助勞,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通過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演說素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努力學習、講究衛(wèi)生、愛護校園環(huán)境的良好行為習慣。還可以通過文學作品中的生動形象,向學生進行潛在的思想教育和演說教育,學生們將會產生一種振奮、努力學習的精神風貌。
3.4 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yè)和文化素養(yǎng)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 ,高中語文教師必須養(yǎng)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行為習慣,決不要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而放松對教學的要求。要加強學習,尋找進修機會,豐富自己的文化理論知識,強化專業(yè)技能,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還要了解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具備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專業(yè)知識。要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并具有理論探索的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促進高中語文教育工作,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用全新理念和思路去引導高中語文教育,在語文教學上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主導,把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作為語文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足點,這樣才能真正把語文教育的功能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邱曄.新課程標準下中學語文教學的困惑與思考[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21(4).
[2] 王麗娟,金秀霞,任素玲.新課程標準下對語文教學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1).
[3] 羅翠紅.步入課堂對話的更佳處——新課標下語文課堂對話教學的新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1(8).
[4] 聞雪松.淺談對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5(10).
[5] 車甲弟.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新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