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肖露
摘 要 生成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的教學理念。在傳統(tǒng)教育“權威—服從”的模式下,部分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落后;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課堂教學機智缺乏,面對新課程改革,學生又不能很好的適應生成性教學,本文從教師、學生及師生互動角度提出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 生成性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1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成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師角度:部分教師綜合素質不強
1.1.1部分教師教育觀念落后
在傳統(tǒng)思想里,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主宰者,學生只能聽命于自己,不允許發(fā)出跟自己教學內容不同的聲音,更不愿降低姿態(tài)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這種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使整個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生成性資源很難得到開發(fā)。
1.1.2部分教師專業(yè)水平有限
生成性教學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密切相關,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越扎實,專業(yè)能力越強,越能夠靈活應對教學中的生成。現(xiàn)實中,很多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缺乏深厚的專業(yè)基本功,難以及時回答學生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或者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只能簡單應付或者干脆采取“課后解決”的回避態(tài)度,導致課堂教學生而不成。
1.1.3部分教師缺乏課堂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機智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千變萬化的教學情景,迅速、敏捷、靈活、準確地做出判斷、處理,保持課堂平衡的一種心理能力?!雹僭趥鹘y(tǒng)教育思想里,教師把所有的活動都事先預設好,教學設計盡量細致周密,盡量避免出現(xiàn)教學意外。課堂上學生突然提出超乎預設范圍之內的問題,教師顯得不知所措。正是由于一些教師缺乏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使得課堂生成性教學效果不顯著。
1.2學生角度:學生不適應生成性學習
新課程改革雖然倡導生成教學,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很多高中學生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的生成性學習,知識的獲得仍然依賴于被動地接受老師”“填鴨式”的式的灌輸和題海訓練。具體表現(xiàn)為:
1.2.1主動性差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觀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極大忽視,在教師的權威下,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求,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抑制,在心理上對教師產(chǎn)生了極大的依賴,機械的順從,實踐、動手能力差。
1.2.2質疑精神欠缺
在傳統(tǒng)教育“滿堂灌”的影響下,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把結論呈現(xiàn)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很少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他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不斷矯正自己的思維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掌握、熟練地運用。學生缺乏對知識的深入推敲,質疑精神欠缺。
2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成教學實施對策
2.1教師:提升綜合素質
2.1.1轉變教育觀念
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教學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簡單、機械地傳授知識,而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話式教學。學生不僅僅是“傾聽者”,更是“發(fā)言者”和“參與者”。教師是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而不在是高高在上知識的權威者、壟斷者,師生在平等、對話中共同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從以“教”為本轉向以“學”為本,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才能有效地促進生成。
2.1.2提高專業(yè)素質
為了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生成性資源,思想政治教師除了轉變觀念外,還要重視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培養(yǎng),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的能力。具體如下:
(1)彈性預設,創(chuàng)設生成契機。預設是生成的基礎,要有好的“生成”,必須有好的“預設”,但預設又不能剛性太強,要為動態(tài)生成留下余地和空間即課堂教學留白。(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生成。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能夠真正以課堂的主人來思考問題,會產(chǎn)生許多出乎意料的想法。(3)互動交流,動態(tài)生成。教師要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言、大膽質疑,在生生、師生對話交流中捕捉有效信息并適時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動態(tài)中促成生成。(4)歸納總結,升華生成。課堂上,師生互動交流過程中產(chǎn)生的知識點、情感是零散的,不成系統(tǒng)的。需要教師在課尾做歸納總結,延伸拓展,使知識點更加系統(tǒng),情感得以升華,生成的東西更加深刻。
2.1.3提高課堂教學機智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在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下,學生的主體意識逐漸突出,敢于展現(xiàn)自我,凸顯個性。課堂上不在滿足于教師的單純說教。他們對問題有獨特見解并勇于提出,要求教師給予更為合理、恰當?shù)慕獯稹=處熞巡荒茉谙裨阮A設的那樣進行教學,需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隨機應變、靈活處理,對課堂隨機的生成資源做出正確而迅速的判斷并合理利用,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因此,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利和判斷力,靈活的駕馭課堂能力,正確處理課堂上那些復雜情況和突發(fā)事件,使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走向生成。
2.2學生:轉變學習方式
2.2.1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
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課實施生成性教學策略的核心。缺少學生這個生成最重要主體,高中政治生成性教學也就無法順利實現(xiàn)。因此,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才能保證思想政治課生成教學有效實施。
2.2.2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敢于質疑,敢于“標新立異”,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不盲目跟從別人的回答和見解、不盲目相信書本知識、也不盲目相信教師的講解,遇到問題先獨立思考再與老師、同學溝通交流,修正自己的一些錯誤認識,堅定自己的正確認識,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2.3師生對話,共筑生成性互動平臺
生成性教學具有互助性。教師要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寬容的基礎上,展開對話交流,改變以往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記得單向知識灌輸,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完全擁有者、知識權威的化身和教學活動的主宰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當課堂上出現(xiàn)學生和老師有不同意見,或者學生之間出現(xiàn)理解差異時,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應該充分對話,相互交流,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相互合作學習、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承丁.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成教學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2008,(4).
[2] 陳宇偉.高中思政課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策略探討[D].蘇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