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月
姚明在退役時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永遠沒有結(jié)束,就算結(jié)束了,也是嶄新的開始?!睙o疑他是一個勇往直前的行者??v然叱咤球場的時代不復(fù),但是他相信嶄新的生活也會翩然而至。不羈于往日的輝煌,不憚于未知的遠方,樂觀向前,這才是行者應(yīng)有的品格!
何謂行者?行者是在歷史長河,時空隧道中不斷前進的人。行者的品格,是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行者的品格,是王勃雖“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仍高歌“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未晚”的豪情壯志;行者的品格,是歐陽修被貶滁州后仍能與民同樂,不自暴自棄的為官節(jié)操。物換星移,世事變遷,但他們的足跡不曾消匿,他們前行的背影依然明晰,激發(fā)后世更多的人前行的熱情,傳授人生的哲理。
行者,不會因生不逢時處境艱難而放棄前行,不會因沉溺于往日的輝煌而拒絕前方的風(fēng)景。蘇軾便是這樣一位行者。他曾經(jīng)有過令人驚羨的仕途,但是烏臺詩案顛覆了這一切,一貶再貶并未讓他蹉跎一生,“塵滿面,鬢如霜”的他仍然堅信“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丙辰中秋,孤獨思親的他吟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他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份豁達,古今幾人敵?蘇軾,是一位有大智慧的行者。人生途中我們也應(yīng)保持他詩中所寫“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姿態(tài),去行走,去體驗。
人生便如一首絕句,平平仄仄仄仄平。不要抵抗風(fēng)雨,因為苦難是化了妝的幸福,不要沉湎于安逸,因為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來。每個人都是一個行者,徒步走在人生的路上,踏下歷史的印跡。途中是山也好,雨也罷,不管是陽光明媚,還是雷雨交加,都是人生中獨特的風(fēng)景;不論是悲歡離合,還是艱難困苦,都是生命旋律中不可或缺的音符。生活中一個結(jié)束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面對未知的大門,請盡力去推開,就像李白那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未來的路,請盡全力去闖,就像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為一名高中生,站在未知與已知的橋上,面對過去與未來的道路合流,請銘記乾隆皇帝在兩百年前揮毫寫就的一句話:“而今更篤凌云志,莫教冰鑒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