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雅
摘 要 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在學生的品德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要管理好一個農村小學的班級,做好小學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是關鍵。班主任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去關愛學生,加強班級管理。
關鍵詞 農村小學 班主任 班級管理
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開展,農村小學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爛泥操場已經鋪成了碳渣跑道,校舍墻壁都粉刷一新,裝修過的教室中也安裝上了多媒體,整個校園都實現了亮化的標準,規(guī)劃、整齊、有序......。這些巨大的改變提高了老師的干勁,渲染了孩子們的學習氣氛。作為班主任,面對這么多的改變我們也興奮和充滿激情,但同時我們應該感覺到更大的壓力和重擔:辦學條件提升了,我們的管理觀念也應該有所更新,在教育現代化背景下也應該灌注新的管理活力,更好的服務于孩子們。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去努力:
1全面掌握學生情況,用表揚正面引導學生
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使得學生在性格特點和氣質方面不盡相同,班主任要通過深入、全面的了解,弄清每位學生個性品質上的特點,全面掌握學生情況,對以后有的放矢地開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智力狀況,對以后的學習指導,制定各種計劃作好充分的準備。古語云:"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抓住小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善用表揚的藝術,以多樹立新典范、新榜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在學生取得成績的面前,哪怕是偶得的一點點,班主任也要大力表揚,因勢利導,鼓勵學生更上一層樓。
2健全班級規(guī)章制度,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
在一個先進的班集體中必須有一套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班集體中的規(guī)章制度應是全體班級成員共識的體現,是全體學生對實現班集體的奮斗目標這一愿望所產生的強烈要求。在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過程中,要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接納全班同學的意見和建議。由于班集體的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是全體同學共同參與,人人出謀劃策,因而所制定出來的制度,學生會自覺遵守。在實施的過程中,實行人人參與的民主管理方式,在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不能搞特殊化。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處處時時以模范的行為去影響學生。班主任的模范行為,是對學生的一種無聲的教育,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3培養(yǎng)得力的班干部,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班風
好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班風、學風的好壞。教師要以民主投票的方式評選班干部,廣泛聽取學生意見,運用民主方式,讓學生們參加競選,這樣選出的班委干部有一定的威信,同學們信任,有號召力,班干部做起事來也積極。要加強對班干部的教育和培養(yǎng),注重對班干部進行傳、幫、帶,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既交任務又教方法,既檢查他們完成工作的情況,又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和教訓,更讓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經受鍛煉,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充分發(fā)揮骨干和模范作用。讓每個班干部輪流當班主任,在每周班會上由班長總結上周情況,并且結合學校的各項評比制度,加強學生的自我監(jiān)督管理。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鍛煉,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班干部的帶動下,同學們無形中自覺遵規(guī)守紀,全身心投入到良好的班集體中。
4因材施教,做好各個層面學生的輔導工作
輔導,并不是專門指后進生或差生的輔導,而對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應該進行輔導。輔導,特別是個別輔導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做好個別輔導工作的關鍵是因材施教。對思想、成績雙方面都優(yōu)秀的學生,要實行好上加好的指導思想,使他們向更好的方面發(fā)展。對于后進生,應更愛護他們,和他們交知心朋友,針對他們的個性特點,要精雕細刻,扎扎實實,把思想工作做到他們的心坎上,對轉變后進生工作,要做到細致、耐心、反復、并持之以恒。由于中層生在班集體中所處的位置的特殊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容易形成得過且過的壞習慣,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這就要求班主任重點從思想觀念上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激勵他們向先進生看齊,向先進行列邁進。
5善于表揚和鼓勵,集體幫助學困生
學困生也有強烈的自尊心,在轉化學困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尊重他們的人格,用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用愛心融化學困生冰凍的心理,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教師要要善于觀察發(fā)現學困生的閃光點,作為教育轉化他們的突破口,對學困生課堂上能夠舉手發(fā)言就加以鼓勵,學習上有所進步就給予贊許,做了好事就進行表揚,讓學困生品嘗到受贊許和表揚的快樂,及時掌握學困生的內心世界和行為表現,激發(fā)其上進心。還要發(fā)揮集體的力量,使學困生身處一個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氛圍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唱歌、朗讀、講故事比賽等,使學困生融進歡樂愉快的集體生活之中,并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表現才能的機會和舞臺。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使學困生感到班集體大家庭的溫暖,逐漸消除自卑心理,克服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樹立起同班集體一起進步的自信心。
6定期召開家長會,配合學校教育
家庭是班主任教育好學生的最可以依靠的力量,班主任要定期召開家長會,積極和家長取得聯系,力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講班級的傾向性問題和對學生的要求,或表揚一兩名或幾名先進或優(yōu)秀的學生,切忌點名批評差生,以免挫傷學生家長的自尊心。要一分為二地向家長匯報學生的情況,既談優(yōu)點也談缺點,并及時勉勵學生努力改正缺點,力爭上游。 由于農村家庭的文化層次的普遍較低,教育思想較落后,要給家長灌輸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家長明白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并隨時與老師配合,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學習習慣和性格特征,抽時間與學生進行個別座談,并做好記錄。交流溝通多了,就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動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
總之,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復雜,任務繁重,班主任要在各項工作中,善于采取各種辦法,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去關愛學生,做好班級管理,充分發(fā)揮班主任角色的主導作用,培育良好的班風、學風,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整體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