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湘
學習既是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成功的過程。回想自己當年做學生時,曾為解出一道數(shù)學難題興奮不已,曾為創(chuàng)作一篇優(yōu)秀作文沾沾自喜,曾為積累一本厚厚的詩詞名句喜歡不已……
今天做了老師,也希望學生體驗體驗我曾經(jīng)的快樂。我們那個年代,干完農(nóng)活、做完作業(yè),捧上一本文學讀物美美地閱讀,咀嚼著精美的文字,捕捉著離奇的情節(jié),那一種竊喜,那一份幸福,比嗜酒的人暢飲玉露瓊漿還要快活。可是現(xiàn)在學生生活的年代變了,娛樂方式變了,電視、電腦、手機、五花八門的書籍、各式各樣的娛樂場所,晃得孩子們眼花繚亂、心浮氣躁。如果讓孩子們從花花綠綠、熱熱鬧鬧的世界里走出來,鉆進這黑白兩色、悄無聲息的語文課本或文學名著中,還真有點難。怎樣讓孩子們愛上語文,愛上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我覺得教師可以嘗試構建快樂課堂、讓課堂變成學生成長的樂園。如何構建快樂課堂?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一、以小組比賽形式,完成字詞聽寫、課文背誦等基礎知識的學習
現(xiàn)在孩子們競爭、合作意識強,單元字詞教學可以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老師讀,學生聽寫;聽寫完畢小組互換批閱、打分,算出小組總分,按等級給小組加分。為給本組爭榮譽,每個孩子都會認真準備的。這樣不但聽寫的正確率高,掌握快,而且學生也會因為小小的進步或成功獲得幸福體驗。
背誦課文也可以通過小組比賽形式進行。如背誦《狼》時,我先讓小組合作探究文章思路,找出關鍵句;然后布置背誦,看哪個小組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背誦。有的優(yōu)秀生為爭第一,全神貫注背誦,十幾分鐘就背熟了,然后督促后進生背誦;后進生為不給小組拖后腿,就搖頭晃腦地瞑著眼使勁背。結果最快的小組僅用二十分鐘完成了背誦。小組合作激發(fā)出孩子們的激情與潛能,孩子們學得高效又快樂。
二、為每一個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
學生們的基礎、智力雖然不盡相同,但學習機會是均等的。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優(yōu)秀生獨霸課堂的局面,為每個孩子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但是有些后進生早就失去了在課堂上大聲發(fā)言的習慣與能力,要想培養(yǎng)后進生的信心和膽量,老師得一步步地來:開始的時候,先讓他們認讀生字,背誦簡短的段落,回答簡單的問題;以后再逐漸增加難度。當這些“遲飛的鳥兒”敢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時,他們不但語文成績提高了,而且會喜歡上語文課,喜歡上語文老師。
后進生的積極性需要調(diào)動,優(yōu)秀生的興趣也需點燃。如果一味搞些基礎的、低難度的訓練,優(yōu)秀生會倦怠,甚至表現(xiàn)出不屑。這時需要老師搭建一個高一點的臺階,調(diào)一調(diào)他們的胃口。如學習何其芳的《秋天》,我設計這樣一個題目:用“讀——,我仿佛看到了(嗅到了)——”的句式,談談自己的閱讀感悟。基礎較差的學生一般套用了書上的原句,如“讀第一節(jié),我看到了肥碩的瓜果”。而那些基礎好、喜歡挑戰(zhàn)的學生,則開動腦筋、發(fā)揮想象,用優(yōu)美的語言闡釋了自己的感悟,如“讀第一節(jié),我嗅到了飄香的稻谷,看到了笑裂了嘴的石榴、漲紅了臉的蘋果,品出了農(nóng)民伯伯采摘瓜果時的幸福與喜悅?!辈还苣囊活悓W生,哪一種回答,我都給予誠懇的評價,讓他們體驗到動腦和發(fā)言的快樂。
三、以課堂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文學素養(yǎng)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它與政、史、地等學科密切相連,與社會、自然密不可分。因此單單學好一本薄薄的課本遠遠不夠。老師還必須引導學生到課外學語文。指導學生讀中外名著、《文摘》《語文周報》等;指導學生積累廣告語、俗語、諺語;指導學生練書法、辦手抄報等。為督促學生把各項任務干好,教師必須建立并逐步完善評比獎勵機制。比如為提高學生讀名著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精致的卡紙上積累詞語、摘抄精彩片段,抒發(fā)感悟;并涂涂畫畫,對頁面加以修飾。每周一評比,評出“讀書之星”,計入個人量化和小組量化,并在“展示墻”中展出作品。每當孩子們的“作品”被展出時,他們總是紛紛涌到“展示墻”前,一邊欣賞一邊評論一邊贊嘆,臉上流露著興奮,嘴角掛著喜悅,如同農(nóng)民觀賞自己辛勤培育的秧苗,如同漁夫注視剛剛捕撈出的銀魚。
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便會漸漸養(yǎng)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就會逐步提高,文學素養(yǎng)才會逐漸提高。
其實讓學生愛上學習并不難,喜歡上語文也挺簡單。只要我們從繁忙工作中擠出一點點時間,多琢磨琢磨教學方法,多研究研究教學規(guī)律,就會創(chuàng)建起學生快樂成長的百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