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竹青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我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農業(yè)作為我國的第一產業(yè),也有很大的發(fā)展,農業(yè)是人民生活的基礎產業(yè),也是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一個基本體現。馬鈴薯作為我們常吃的蔬菜之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而一個角色。馬鈴薯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土豆,是以地下塊莖為收獲產品的蔬菜。馬鈴薯的價格較為便宜,而且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對于居民來說是非常普遍的餐桌上的食物。那么要想促進馬鈴薯的產量,就要為馬鈴薯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栽培技術對于馬鈴薯的生長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馬鈴薯;栽培技術;深耕
前言
馬鈴薯因為營養(yǎng)價值較高,而且比較容易儲藏而被人們深深的喜愛著,而且近些年來,隨著栽培技術的提升栽培面積也在逐年增加,要想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就必須使用合理的栽培技術,在提高馬鈴薯產量的同時,又能夠保證不對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深耕作為馬鈴薯栽培技術的一種,對于馬鈴薯栽而言,是一種較為良好的栽培技術,因為深耕可以使得土壤變得疏松,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和保水能力,還能夠協(xié)調土壤中的各種因素,給馬鈴薯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本文就馬鈴薯的栽培技術中的深耕技術展開了分析,希望能對馬鈴薯的栽培和發(fā)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1 馬鈴薯播種前準備
1.1 馬鈴薯選種
馬鈴薯的選種過程對于馬鈴薯的整個生產過程而言十分重要,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由此可見基因對于物種的生長和發(fā)育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馬鈴薯的選種時,無論是從外地調進還是自留的種薯,在進行使用之前都必須要經過馬鈴薯的選種過程。應該選擇沒有病蟲害,沒有凍害,表面較為光滑,新鮮而且大小較為適中的薯塊來作為馬鈴薯的種子。那些帶有病蟲害或者已經腐爛、變形的薯種不適合播種,以及表面較為粗糙而且發(fā)生龜裂現象的薯塊都不適合播種使用。根據調查實驗顯示,種薯的大小和馬鈴薯最后的產量是成正比的,小薯種所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較大薯種而言較少,長成的植株比較弱小,而且容易感染病蟲害,所以一般情況下都使用大薯塊作為薯種。
1.2馬鈴薯催芽
提高土地溫度是進行馬鈴薯催芽的主要手段,可以根據播種環(huán)境現狀因地制宜,選用合適的方法,比如說溫床、溫室和塑料薄膜等方法。催芽時間的長短還要根據馬鈴薯種薯的現狀來確定,不同種類的馬鈴薯和環(huán)境溫度不同的馬鈴薯,都要采用不同的催芽時間。比如說,休眠強度較小的品種,就比休眠時間較長的品種而容易發(fā)芽,采用高溫催芽比低溫催芽更具有效果。而且切塊的薯種比沒有切塊的薯種發(fā)芽速度也快。當發(fā)生錯過合適的播種期,播種時間較晚的時候,為了趕上合適的生長季節(jié),就要使用赤霉素來處理種薯。采用赤霉素對種薯處理的好處是出芽比較快,但是這樣催出來的芽比較瘦長容易早衰。所以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使用赤霉素進行處理。
1.3馬鈴薯土壤選用
馬鈴薯在進行播種的時候要求選用土質較為疏松的土壤來進行播種,這一點對于馬鈴薯的播種而言十分重要。使用砂土作為播種土壤,因為砂土的透氣性比較好,地溫較高,溫差大,這樣有助于鉀的吸收,提高鉀和氮的壁紙,使馬鈴薯在生產前期保證以氮代謝為主的同時,還能夠保持一個較高的碳的代謝水平。土壤中的氧氣供應充足,豐富的光合作用和充足的氧氣會是的生產出來的薯塊比較大,疏松的土壤可以保證促進馬鈴薯中分生組織的發(fā)展,提高馬鈴薯生產的質量。薯塊在土壤中還承載著來自于土地的壓力,馬鈴薯在土壤中生長的時候,要沖破來自于土壤的阻力,土質較為疏松的土壤阻力較小,而那些不疏松的土壤的阻力就十分大,抑制了馬鈴薯的生長。
2 馬鈴薯的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威脅馬鈴薯生長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每年都會有很多馬鈴薯因為病蟲害的影響而減產,但是如果使用大量的農藥,雖然會減少病蟲害的危害,但是農藥帶來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覷的,農藥的過多使用會對馬鈴薯本身以及馬鈴薯的生長環(huán)境都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說要想對馬鈴薯的病蟲害進行防治,就需要農民在日常的栽培過程中引起注意。
農民應該對于田間的雜草和枯枝落葉進行及時的清理,努力耕整土地,這樣的做法有助于消滅上一年越冬的害蟲,減少病蟲害的數量。還要對馬鈴薯進行定期的檢查,尤其是對病蟲害情況的檢查,一旦發(fā)現問題立即進行解決,將馬鈴薯的病蟲害扼殺在搖籃里,還可以使用藥劑來進行防治。這就要求農民對病蟲害發(fā)生的各個情況都有一個比較詳盡的了解,學習各種關于病蟲害治理的有關知識,盡早對病蟲進行消滅,在幼蟲盛發(fā)時期可以使用一些農藥來進行滅蟲,但是農藥的使用應該適量,以免農藥使用過多對馬鈴薯和環(huán)境產生危害。
相關部分也應該做好關于病蟲害的治理工作,可以適當給農民提供一定的補貼,來幫助農民共同面對病蟲害帶來的災害,減少農民支出,真正意義上做到利民。而且可以適當的給農民普及有關的知識,防止農民因不了解有些東西而發(fā)生錯誤,影響收成。
3 總結
農業(yè)是我國的第一產業(yè),馬鈴薯作為較為常見的農作物之一,遍及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進行馬鈴薯的生產時,要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環(huán)境、溫度等各種復雜的因素來綜合考慮,如何使保證在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情況下達到馬鈴薯生產利益的最大化,供應十四億人口的需要,做好馬鈴薯的栽培工作,注意馬鈴薯栽培過程中各種需要注意的問題,從根本上做好馬鈴薯的栽培工作,培育出基因優(yōu)秀的馬鈴薯,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
參考文獻:
[1]徐彥菊. 陜北風沙區(qū)馬鈴薯節(jié)水栽培技術與推廣策略[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2]張艷霞. 江漢平原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研究[D].長江大學,2013.
[3]吳卓耕. 恩施州低海拔地區(qū)冬作馬鈴薯栽培技術規(guī)程研究[D].長江大學,2012.
[4]葛茜. 漢中丘陵山區(qū)馬鈴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術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5]梁淑敏,李燕山,王云華,王朋軍,和鼎生,徐發(fā)海,展康,王紹林,吳瓊芬,許世坤,隋啟君. 云南省馬鈴薯抗旱栽培技術研究集成與應用[A]. 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yè)委員會、河北省農業(yè)廳、張家口市人民政府.2016年中國馬鈴薯大會論文集[C].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yè)委員會、河北省農業(yè)廳、張家口市人民政府:,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