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昌
摘要:本文就當前新課程理念下我國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主要特征以及重要意義進行簡要的分析,并對當前初中的應用題教學進行探討,提出其中存在的幾個問題,進而給出幾個具有針對性的策略,為提高初中數(shù)學的應用題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作鋪墊。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初中的數(shù)學教學也面臨了更高而且更新的挑戰(zhàn),人們對此也十分關注。對于初中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來說,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有很大的影響和幫助,其中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不僅是對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順應,同時還能夠使得教學質(zhì)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將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和理論應用到實踐之中。
一、應用題教學概述
1、主要特征。對于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來說,其與其他的數(shù)學知識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在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要有相應的數(shù)學知識,同時還應當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維習慣,這樣就要求我們的應用題應當是和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結(jié)合的,學生也應當具備一定的社會生活能力,由于應用題有比較多的問題,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和學生之間加強互動,這樣才不至于使得整個教學過程過于枯燥和乏味。
2、重要意義。對于當前初中數(shù)學教學來說,將理論和實際進行結(jié)合,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之中,是教學的一大重要目標,通過應用題的教學能夠使得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進行有效地結(jié)合,能夠使得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升,繼而才能夠真正使得學生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知度得到提高,培養(yǎng)出真正適合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二、初中數(shù)學的應用題教學存在的三大問題
1、教學模式不夠先進,師生互動不夠。由于受到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很多教師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很難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甚至有的教師還要求學生將大量解題的方法進行背誦,長此以往就會使得學生自身沒有了探索的動力以及積極性,使得學生很難進行舉一反三。
2、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于應用題的教學來說,其來自于我們的生活實踐,應當是和學生自身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師進行應用題教學的目的就是要使得學生能夠?qū)⒄n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之中,但是在當前的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拘泥于表面教學,使得應用題的教學和生活實際脫節(jié),無法對其進行延伸,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會使得教師的應用題教學的難度有所加大。
3、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在長期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通常比較重視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缺少關注和留意,這樣會使得很多學生自身的閱歷十分有限,對一些應用題的解決背景完善不熟悉,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會一味批評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比較差,這樣的評價方式無疑會使得學生對應用題的學生喪失了信心,另外很多學生當遇到一些文字比較多的應用題的時候往往很難進行準確的分析,很難將題目和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系,更無法進行模型的建立。
三、提升應用題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
1、對學生學習應用題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在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自身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結(jié)合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以及實物對學生的積極性加以提升,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得到緩解,將學生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作為教學的背景,使得應用題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以及實際意義。例如,有一架天平,一盒砝碼、一把刻度尺,用上述的工具來測量一塊鐵的質(zhì)量,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杠桿原理和實際的生活進行結(jié)合,要逐步引導學生將鐵塊以及砝碼一起放到天平上,然后使用一把刻度尺進行測量天平的長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解題思路得到拓展,同時還能夠使得學生對應用題學習的興趣得到拓展。
2、幫助學生提升建模能力。建模能力是數(shù)學應用題解答與教學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學生在對應用題進行解析的時候還會有很多的不足,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缺少相應的建模能力,因此教師在對應用題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能只對教學的結(jié)果加以關注,還應當對過程進行重視,要逐步引導學生對應用題進行分析,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應當將實際的問題轉(zhuǎn)化為一個數(shù)學問題,要引導學生建立相關的數(shù)學模型,比如說建立起直角坐標系、不等式的模型以及幾何模型等。
3、將應用題的文字表述具象化。初中數(shù)學的應用題包含的文字表述比較復雜,這使得學生容易出現(xiàn)邏輯和理解上的混亂,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使用現(xiàn)實中的正方形、圓柱體以及幾何圖形等等將這樣的文字進一步具象化,使得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找到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比如說,學校為了進一步綠化校園,準備了兩千四百元進行購置樹苗,甲同學種植的樹苗單價比乙同學種植的樹苗每棵都會少兩塊錢,要是用這錢全部都用來買甲同學所中的樹苗會比全部買乙同學中的樹苗多出兩百棵,并且還會使得一同學中的樹苗是甲同學中的樹苗數(shù)量的兩倍,請問,這兩種樹苗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在這樣的應用題中,文字上的表述比較繁瑣,這樣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題目中所包含的所有的參量都找出來,將其中的條件作進一步的具象化,通過層層分析的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準確的解題思路。
四、結(jié)語
應用題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項組成部分,我們必須結(jié)合理論與實際同時進行,并且應用到解題的實踐過程中。對應用題進行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進行有效地結(jié)合,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激發(fā)其主動性,進而更好地配合老師的教學,達到數(shù)學知識活學活用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宋伯林.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師對應用題教學水平的措施探究[J].中外交流,2016,(20):183-183.
[2] 陳志華.例談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策略與技巧[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3,(4):52.
[3] 吳敏雪.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效果[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5):8-9.
[4] 張南永.新課改下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2,(7):34.
[5] 王劍鋒.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研究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