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應洪
摘 要 數學課高效的本質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邏輯思維的能力。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來對學生學生興趣進行激發(fā),提高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
關鍵詞 數學課堂 初中生 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0-0034-02
一、以學生為主體
要想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就必須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課堂中有學習的自豪感,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和發(fā)現,切身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自己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才能自主地發(fā)現問題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去搜尋解決辦法,才能成為真實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同時,這也是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要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改變以往枯燥無味的解讀式講解,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徹底打破從前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的模式,讓學生和教師之間成為一種互相交流合作的關系,創(chuàng)設一種使學生真正處于學習語文并且運用語文的情境,讓學習數學不再只是一項學習任務,而是成為他們本身的一種能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自覺的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只有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才能真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提高知識遷移能力,獲得真實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使學生領悟到合作探究的精神,從而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確保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改變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要改變,首先必須清楚需要轉變的是哪些方面。傳統(tǒng)的課堂里,是教師主導,學生聽講。而新時期的教學改革要求課堂上,首先,老師的心里要有學生;其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必須要關注;最后一點“以生為本”這三方面的核心是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當好一名優(yōu)秀的主持人,要處理好教師、學生、教材的關系。數學課堂教學要摒棄那種教師教,學生學或模仿的思想。扼殺學生主動學習與積極性。
三、讓學生主動學習
要想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就要打破束縛學生手腳的做法,讓學生主動學習,給學生最大的發(fā)展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很不好,使他們沒有興趣,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但是如果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將會對學生的發(fā)展有很好的效果,例如采用生活教學模式,當知識和生活有一定的聯(lián)系時,人們是最愿意來進行學習的,因為他們會覺得學習這些知識有用。所以當我們讓學生體會到小學數學知識可以和實際生活有重大的聯(lián)系后,他們可能對于知識進行學習的態(tài)度會有很大的轉變,這樣,就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知識中去,他們會認為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合理的分析,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充滿動力,遇到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去發(fā)現、探究、深挖知識規(guī)律與原理。課堂上教師重視對學生的積極評價,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要做到凡能由學生自己提出、分析、解答的,教師都不應該去干預,而是作為引導者和點撥者,隨時等待著給學生們指引。數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主講,學生被動的去接收,而需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路作用,還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四、教學過程要豐富
1.教師要選好實例
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吸引學生,然后,巧妙暗示其中的數學知識,并鼓勵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畫龍點睛般的總結與引導。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新知識,比單純灌輸效果好。
2.科學設置問題
班級里學習成績有好壞,因此,教師對學生提問時,也要注意。必須先了解學生的特點,根據其掌握知識的程度,設置合理的問題,發(fā)揮提問的作用。如果教師缺乏在這方面的考慮和準備,不能因材施教的話,很容易導致學生不能學以致用。比如有的成績不好的,在老師給出了比較難答的問題時,就極易產生畏難的心理,對數學的學習慢慢感到害怕,最后失去信心和興趣,對其發(fā)展十分不利;反之,如果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回答簡單問題,又會因此產生乏味感,可能會導致他們對自己過分自信,或失去對更新更難題目的挑戰(zhàn),這也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合適的時機,適時提問,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調動他們持續(xù)的學習欲望,從而順利灌輸數學概念及定理公式。
比如,為了讓學生了解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我們可以讓學生分別畫出它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學生便會思考:為什么三條線都是同一條線呢?教師便能順利引入教學內容,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另外,教師通常采用隨機點名答題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使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因此,教師應運用創(chuàng)新理念,采用“接力”式或“擊鼓傳花”、學號順序等方式提問,以活躍課堂氣氛。
參考文獻:
[1]雷少華.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性的調動策略[J].教育,2016,(3).
[2]朱瓊瑤.數學課堂中學生積極性的激發(fā)[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5).
[3]周花香.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性的調動[J].高中數理化,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