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o總監(jiān)
打開墨爾本的方式
文 | Yo總監(jiān)
一
上次來墨爾本是8年前,我參加了一場小而甜蜜的婚禮,看了場比賽。
再上一次,我還在墨爾本讀高中。
我對墨爾本最初的印象是藍得刺眼的天空,曬得我臉頰發(fā)紅的毒辣太陽,夏天的早晨一出家門就能聞到的被露水浸潤的青草味……每天我都要穿著校服追趕接駁火車的大巴。巴士到晚上7∶00就停運了,一旦錯過了末班車,就只能從火車站步行20分鐘回家。巴士站臺和火車站臺都有簡單的時刻表,但列車從來都不按時運行。這里的冬天雖不下雪,但是最冷的那幾天屋檐上會結(jié)霜,冬季校服是裙子搭配及膝襪,大部分時候,我會將半身裙在腰間卷一下,把裙擺弄短,但冬天時因為怕冷,我把半身裙腰間卷起的那部分給放下了。
由于沒滿18歲,我無法自己租房子住,最初只能在條件參差不齊的寄宿家庭之間輾轉(zhuǎn)。提著大箱子,從紅磚綠草的房子搬去另一棟白磚白瓦的房子里。面對著陌生的房主,擠出怯生生的微笑,說:“你好,幸會。”再后來,經(jīng)過監(jiān)護人同意,我興高采烈地搬去了熱鬧的小公寓。小公寓在大丸百貨的樓上,在我搬離墨爾本之前,大丸百貨早我一步撤離了墨爾本。
這次回來,我看到小公寓還在,樓下的大丸百貨舊址變成了設(shè)計前衛(wèi)、采光通透的大型購物中心。那些穿著校服、掐著點趕車上學的日子仿佛近在眼前。我牽著兒子五分的手,指著馬路對面的州立圖書館對他說:“媽媽上高中的時候經(jīng)常在里面看書哦?!?/p>
“為什么在里面看書???”
“因為媽媽要準備高中考試?!?/p>
“高中是什么???”
“幼兒園之后是小學,小學之后是初中,初中之后就是高中啦,要考試的?!?/p>
“考試是什么啊?”
“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要用筆在紙上寫很多東西?!?/p>
“媽媽,我現(xiàn)在也可以寫很多東西哦。”
也許等他讀大學的那天,考試已經(jīng)不需要用紙筆了。我無法想象未來會是什么樣的,但是有些東西似乎一直都不會變。
二
墨爾本市中心的電車仿佛代表著一個恒定不變的時間點。電車軌道和空中的電網(wǎng),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古舊的味道。就像王家衛(wèi)電影里緩緩駛過的電車,車廂里總有表情曖昧的男女;還像張愛玲筆下的舊上海,不動聲色地藏著很多故事。
我尤其喜歡最老式的方頭電車,車身有點兒綠皮火車的意思,坐上它就像坐上了時光機,在車廂內(nèi),日常的瑣碎都被定格了,你隨著電車搖搖晃晃,看窗外的燈光和人群,但窗外的熱鬧跟你一點兒關(guān)系都沒有。現(xiàn)在在墨爾本極難看到綠皮電車了,大部分都改良成了裝有自動門的三段式超長電車,而以前車內(nèi)簡單的時刻表也換成了電子屏幕。但是每輛電車依舊保留了停車和發(fā)車時“叮?!钡奶崾疽?,電車的聲音就是墨爾本的標志性聲音。
折臂式鐵鉆工底座主要功能是通過與鉆臺相連支撐鐵鉆工絕大部分質(zhì)量?;剞D(zhuǎn)機構(gòu)的功能是實現(xiàn)鐵鉆工整體回轉(zhuǎn)運動,進而配合折臂控制鐵鉆工的鉗體在水平方向達到所要到達的位置進行石油管柱的上卸扣?;剞D(zhuǎn)機構(gòu)的工作原理是電動機通過減速器帶動驅(qū)動輪,驅(qū)動輪再通
兒子晏也愛電車,他會在每次看到電車時手舞足蹈地喊:“吼車,吼車!”一開始哥哥五分還會糾正他:“這是電車,有辮子的?!边^了幾天,大家都默許了晏的行為。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搭了好幾回電車。
三
我還記得高一放暑假時我第一次回國,南半球處于夏天,而香港處于冬季。下了飛機,我拖著大箱子遠遠地看到爸媽在機場出口,我熱情地朝他們揮揮手,他們的目光木然地從我臉上掃過,沒有再看我一眼。
我在最美好的花季胖了20斤,跟我后來懷孕時增加的重量差不多,導致我爸媽沒能一眼認出我。而那次放假回家,就連最疼我的奶奶都只給我盛半碗飯,她說:“你還是少吃點兒吧?!?/p>
我在墨爾本時的飲食堪稱簡單粗暴,早餐是白面包涂牛油,以及煎雞蛋、炸薯餅、鮮牛奶;午餐是學校餐廳多油多鹽的各種美式速食;晚餐一般是烤雞、急凍牛排、意粉、澳式鬼佬炒飯或者炸魚薯條;餐后還有芝士蛋糕,甜而膩,冰箱里常備兩三個。而當時的我,可以一頓早餐消滅大半個芝士蛋糕。因為食量驚人,導致一個花季少女只能穿寬松的嘻哈風男裝。
還記得第一次被學長帶去中國城的港式茶餐廳,我斥巨資點了一個港式焗豬扒飯。飯上面淋著厚厚的芝士和玉米,吃到嘴里滿口濃香,我差點兒激動得淚流滿面—海外游子最渴望的莫過于正宗的中餐。當時的中國城幾乎都被港式茶餐廳和燒臘餐廳占領(lǐng),還有兩家粵式酒樓,以供應(yīng)好吃的早茶點心而聞名。早茶受歡迎到什么程度呢?學校的日本人、泰國人、印度人都會約我周末一起去“Yum cha”(飲茶)。為什么約我?因為只有我會熟練地用廣東話點菜。
這次我們再去中國城,這里已然非常多元化了。幾個朋友都推薦一家川菜館,我們?nèi)L了一次,味道竟然比國內(nèi)的某些川菜連鎖店都要好。中國城內(nèi)還有黃鶴樓、陜西肉夾饃、山東媽媽、杭州菜、本幫菜、烤魚、火鍋、串串香、麻辣燙……品類一應(yīng)俱全?,F(xiàn)在的留學生幸福感一定很高,不管你來自哪個省,總能找到最接近你的家鄉(xiāng)味道的那個小館子。當年的茶餐廳還在,菜單似乎沒怎么變。喝早茶的粵菜館也還在,只是伙計們不再一味地講廣東話,普通話也說得很好了。
四
晏坐在后座嘀咕著:“吼怕,吼怕。”其實媽媽也“吼怕”,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老公問我如果一個人來墨爾本會干嗎,我說白天會泡在咖啡館里,晚上一定在酒吧。他說他會每天去打高爾夫球。只可惜帶娃的旅途我們根本沒辦法做自己,只能扮演好爸爸媽媽。
五
有一天傍晚,老公帶著倆兄弟去公園滑滑梯,我則出門買晚餐。我獨自走在曾經(jīng)熟悉的街頭,認真地從記憶中抓取相關(guān)的片段。空氣中似有似無地飄著花粉,這讓我控制不住地打噴嚏。身后有橘色的斜陽照著,耳邊有風呼嘯而過。
連續(xù)打了幾個噴嚏讓我的眼眶濕潤,恍惚間,好像看到穿著校服和長筒襪的少女一個箭步跳下電車。匆忙間,她看了我一眼,視線來不及多停留一秒,就跟我擦身而過。
我想她并不在乎未來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或者說,她并不在乎遙遠的未來。哪怕未來降臨在眼前,她也只會淡漠地看一眼,然后回家把要寫的作業(yè)寫完,再抽空讀一讀小說。人生還很長,以后再思考。
我的手臂上挎著孩子們的晚餐,盯著逐漸遠去的穿著校服短裙的背影,心里想:你果然什么都不懂。畢竟成年人并不想重新經(jīng)歷那懵懂少年時的跌跌撞撞。
就像當你還是少年時,你從不讓自己被欺負,更不會覺得自己窮。
編輯部的故事
給“獨門秘籍”寫信的小姑娘,你在看嗎
“獨門秘籍”郵箱收到一封來自初中生的信,女孩講述了屬于自己的“維特之煩惱”:她喜歡一個男孩,男孩小學畢業(yè)時與女朋友分手了,女孩在QQ上向男孩表白,說兩人只做好朋友,男孩同意了。后來,女孩試探男孩,問他是否愿意接受自己,男孩的態(tài)度卻不甚明朗。女孩不甘心,接下來的情節(jié)就和所有的單戀故事一樣,女孩的心情在欣喜與失落間徘徊,中考在即,她的成績雖然沒有下降,但每天心煩意亂。她想知道,男孩在初中畢業(yè)時會不會選擇她。
看到這封信,王飛感嘆:“小學畢業(yè)也會失戀??!”這是在感嘆生不逢時?
潘玉婷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的經(jīng)驗豐富:“好想告訴她,以我對青春期的孩子的了解,只要她堅持,成功的概率高達99%……所以,好好努力吧,以后她會知道,長大后很多事努力了也不會成功。”
她還積極為女孩子出謀劃策:“還有一招,用衛(wèi)龍牌辣條拴住他的胃!”真不愧是吃貨。
王飛用過來人的語氣說:“倒貼都不好使的,就放棄吧!”大家紛紛吐槽,他曾被多少女生狂追才有這樣的經(jīng)驗??!
美編于沁玉幽幽地說:“可以默默等待啊,不是還有十年后的同學會嗎?”
(輯_劉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