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科迪
【摘要】微課的興起,給予探索中職汽修專業(yè)教學模式轉變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教師極大啟示。在汽修項目教學中,微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顯得尤為突出,微課的優(yōu)勢在實訓教學的設計思想和具體運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微課 項目教學 教學模式
一、微課應用于汽修項目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縱觀汽修學生的專業(yè)學習熱情,課堂上不愿意或不想聽課的比例呈指數(shù)式上升,其根本原因是課堂對學生已失去吸引力。學生入學之初的“渴知”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遏制。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汽修專業(yè)實訓需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理念需不斷更新,“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早已深人入心,而微課完全符合新教改的需要。在實訓教學中,它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與學兩者相輔相成,為中職學校師生接受和運用微課奠定了教學基礎。
微課屬于課程教學的輔助手段,它以視頻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在實驗實訓類課程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這也為微課的應用提供了平臺。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微課下載到手機上。在實訓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通過手機觀看微課,一邊通過視頻對照實驗室現(xiàn)場的設備,這樣大部分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完成實驗儀器設備操作學習。教師便可以從重復的設備介紹中解脫出來,有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學生的錯誤操作,還能保證教學人員和教學設備的安全。
校園網(wǎng)絡不斷完善,為微課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同時,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構建和使用,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支持。
二、微課在汽修項目教學中的實施和具體應用
在汽修學科教學中,筆者嘗試開展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這一新興的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操作枯燥、信息量大的問題。具體做法:將一個完整的項目課分解為若干個知識點,分別制作相應的微課。現(xiàn)以《發(fā)動機結構與拆裝》實訓課為例,具體說明如何將微課實施于汽修項目教學過程。
《發(fā)動機結構與拆裝》是汽修專業(yè)必修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發(fā)動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及維護維修基本方法,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要結合課程實訓,使學生掌握發(fā)動機拆裝的基本流程、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熟練地使用廠家提供的維修手冊,合理使用各種工量具的技術,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分解發(fā)動機”項目及實訓要求學生理解發(fā)動機的基本組成、拆卸流程及注意事項,掌握發(fā)動機主要零部件的組裝技術和方法,具體教學方式為:
一是在課前預習中引入微課。教師認真做好拆卸發(fā)動機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準備拆卸工具、購買發(fā)動機需更換的配件。特別是幫助學生做好知識準備,如將發(fā)動機的基本組成部件實物、拆裝設備時注意事項和技術要點拍攝并制作成微課,上傳到教學資源平臺供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上網(wǎng)點播進行預習。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和積極思考,就能將所遇到的疑問帶回課堂,與教師進行探討,針對性更強。
二是在課前導人中引入微課。發(fā)動機拆卸技術要求高、實踐性強,注意事項多,可將發(fā)動機工作原理、禁止硬拆強撬等注意事項制作成微課,課前導入時反復播放,利用微課形象直觀、主題突出等特點吸引學生眼球,將學生迅速引入實訓情境中去。
三是在技術講解中引入微課。發(fā)動機拆裝基本步驟比較煩瑣,包括拆卸進排氣系統(tǒng)、凸輪軸蓋、正時皮帶、進排氣凸輪軸、氣缸蓋、油底殼、活塞連桿組和曲軸。課前將授課細節(jié)分割成比較細小的內容并制作成微課,技術講解會更加生動形象。拆卸操作時反復播放、放大細節(jié)、靈活控制,讓學生模仿。
三、在汽修項目教學中推廣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模式的思考
(一)提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教師的主要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如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獲得知識。教師應接受并將新的教育理念和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微課要求教師課前完成視頻制作、歸納學習問題、課中組織安排、引導學生交流互動等,這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具備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能力外,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具備制作微課視頻、電子課件以及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進行可視化教學的能力。因此,建議上級有關部門通過師資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及教育技術能力。
(二)學校的設施條件要跟進
實施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課外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電腦上完成課前預習。學校應為順利實施翻轉課堂在硬件和軟件上提供有利條件,如配置高性能服務器,增加校園網(wǎng)的帶寬;準備專門的機房,為學生提供課前學習環(huán)境等,在校園網(wǎng)上提供成熟先進的教學平臺,以保證教學資源的發(fā)布及師生互動。
(三)學生的評價方式要改革
傳統(tǒng)的期末考試作為終結性評價方式,側重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應重視學生的形成性評價,依據(jù)學生項目完成情況進行及時的分階段評價。
總之,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職實訓教學,才剛剛起步,需要大力發(fā)展微課的教學支持,如學習輔助工具、同步與異步討論、不同層次的練習與反饋,相關的學習資源的豐富和完善。同時也需要教師的團隊精神,教師互助,在互幫互助中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希望微課能夠帶動中職課程教學改革,改變當前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