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芬
【摘要】中國書法是祖國寶貴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氣質的象征,無論是其精湛的內容還是字里行間滲透出來的書法家的人文情懷,都可作為我們后人的精神食糧。高中開設書法課,是傳承這門傳統(tǒng)藝術的最好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可使學生汲取這門藝術的養(yǎng)分,修養(yǎng)身心,形成美好的品德。
【關鍵詞】語文 高中書法教學
語文學科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決定了語文教學的雙重任務,既要教授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但高中要面對高考的壓力,這壓力讓學校和學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考點的訓練上。正因如此,明知書法藝術好,明知現在的學生漢字書寫能力下降,甚至已經影響到了高考作文成績,可提到書法課,大家總會臉上露出難色,說沒有時間,高考要緊啊。于是,書法課換成了學科復習課。事實上,開設書法課,與完成語文教學、落實考點并不抵觸。相反的,書法課的開設,對學生只會百利而無一害。因為書法與漢字書寫有關,書法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接觸書法,就是接近創(chuàng)造這門藝術的先賢,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學習書法還能修養(yǎng)身心,形成美德;學習書法,還能提高學習成績。
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的一種獨特藝術,也是運用美學和哲學觀點促使?jié)h字形態(tài)藝術化的一門學問。它是歷代承繼下來的一項古老而又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是祖國寶貴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燦爛明珠,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氣質的象征。它不但能夠給人們以美的藝術享受,而且還有明顯的實用價值。
中國書法,與漢字的形成是密切關聯的。事實上,從文字萌生時開始,就存在如何把字寫得清晰、規(guī)范和美觀的問題,也就相應地產生了樸素的書法意識。漢字在各個時期不同的結構形態(tài),不僅記載了文字進化和變革的歷史過程,也是書法不斷推陳出新的里程豐碑。書體始終伴隨著字體的演進而在變化。因此,中學開設書法課,就是在與文字“親密接觸”,就是走進文化歷史,就是在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做點實質性的貢獻。
書法藝術歷史悠久。翻開史料可發(fā)現:西漢后期至東漢前期一百年間,中國就出現了劉禎、楊雄、陳遵、劉睦等書法家,這是文獻上記載可靠、有名有姓的一批書法家;從兩漢時期起重視書法教學,出現專精一體或兼擅數體的書法家,書法家的作品已經為習書者用作范本,并在公開場合展覽;皇家和私家開始收藏書法作品;書法理論和書法批評的文章陸續(xù)而起,書法已成為一門自覺的藝術,延續(xù)至今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
在古代,不單有志于成為書法家的人練字,就是一般人也很注重研習書法。這與當時社會的取士制度有關。在古代,知識分子都必須練字,只要參加科舉,都必須把字寫好,否則你就休想有晉升的前途。據記載,早在隋朝,就設有書學博士,到了唐代,書法則更是“學而優(yōu)則仕”?,F今社會,電腦已經非常普及,據說很多大學里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人用手寫字了,連寫張便條都是電腦打出來的。同時,有人最近也對中學做了個調查,發(fā)現經常用電腦打字的學生,錯別字的出現率相對較高,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電腦太發(fā)達了,只要把拼音或五筆字型打對了,可以出來一串串的詞語。電腦的糾錯能力越強,學生就越不需要記住那么多的漢字字形,因此,學生實際接觸漢字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一旦沒了電腦的幫助,他的錯字也就越來越多了。加上現在許多不規(guī)范的有意用錯別字來誤讀以達到某種效應的廣告等等,都導致了現在學生對漢字的日益生疏。
可是,我們的現實是,高中生你還得用手寫字來完成高考。寫字不好會怎樣呢?曾參加語文高考評卷的老師都認為,高考字寫得潦草,難于辨認,是不可能得高分的。過去是人工閱卷,字寫得好,可以有印象分,以后的發(fā)展趨勢可能是試卷全部是電腦掃描,之后直接轉換成印刷字體,這就意味著沒有印象分了,可是不是寫字就可以馬虎些了呢?高考評卷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每個錯字扣一分。經常用電腦的人都知道,電腦掃描時,對辨別不清的字都會以錯誤代碼出現。試想,一篇書寫潦草的高考作文該會有多少個錯誤代碼出現?。窟@位考生會因此被扣掉多少分數?要知道,高考是殘酷的,一分之差就有可能上不了重點分數線。這就說明,現在的考生更要把字寫好。你說,開設書法課,讓學生學得一手好字,不是可以提高他的學習成績嗎?
開設書法課不僅可以解決因字潦草而平白丟分的問題,它還能提高文化品位,培養(yǎng)美德。據調查顯示,現代教育的發(fā)展,使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時也發(fā)現,現代教育也有其不足之處,其中比較明顯的,是現代學生缺乏民族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知識與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具體表現在做事不認真、對人對事冷漠、心浮氣躁、意志脆弱、語言粗俗、行為不文明、為人不謙虛、沒有感恩意識、審美能力低下等。調查還發(fā)現,這樣的學生的字往往也比較差。中國有句古話叫“字如其人”,說得有道理啊。人的修養(yǎng)是可以通過后天學習形成和完善起來的。書法藝術承載的內容底蘊厚重,它本身具有冷靜、內省的特點,學生學習書法,可以積累知識,提升文化品位,可以修養(yǎng)身心,改掉不良的行為習慣。
首先,從書法作品的內容上看,大多是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經典片段。我們的先賢盡管已經逝去,但他們的思想是不朽的,這些不朽的思想又以具體的文學作品乃至只言片語對我們產生精神作用。有人說過:“一個民族是要有點精神的。”我們的民族精神不也藏在這些先賢的思想里嗎?因此,當我們書寫這些內容的時候,就有可能與我們的先賢產生心靈的溝通,并借用他們的文字來闡述我們對人生的感悟。更何況,一幅稱得上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它不僅具有明快、清新、典雅的氣質,以及運筆流暢、結構舒展、格式得體、布局合宜、行列勻稱、落款雅致等特色;既可表達書寫者的思想境界,又能激發(fā)觀賞者的內心共鳴,迸發(fā)出強烈的藝術魅力。臨著這樣的字帖,我們會情不自禁地被意蘊深刻的作品內容和書法家精到的書法作品折服。
其次,書法可以讓人心“平”氣“靜”。書法除了可以提升文化品位,還可以使人變“靜”,陶冶性情,磨煉意志。我們知道,古人開始練字多出于功利,就是為了考科舉,但功利達到后,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終其一生研習書法呢?那是因為書法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有一種精神力量,這就是中國人所謂的“靈氣”。它來自山川、日月星辰之外,它可使人提升自己,使人體能與自然、宇宙、中國文化淵源相契合、相交融,即它可以使人悟性、悟道、反省、平和,它可以使人心“平”氣“靜”。所以中國又有一句話,叫“人如其字”,說的就是從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來。高中生練習書法,可以磨煉意志,去除浮躁心理,可以提升文化品位,提高審美能力。可以說,高中生寫好字,是做好人的關鍵一步。正因書法有以上諸多優(yōu)點,我們學生更應該主動去接觸它、接受它、學好它。
既然學習書法有好處,我們就應開設課程,加以引導。那么,我們老師該如何開展具體的工作呢?我認為,我們老師在書寫方面,自身要能寫行書楷書,寫得像樣、清爽、正確。而在指導學生方面,則首先要做好下面的三項工作。
一、強調臨摹字帖。臨摹字帖可以說是書法學習的基本方法,從古至今都是這樣。一般說,臨帖可以分為對臨、背臨、意臨幾個階段。初學的人肯定先要對臨。對臨可以讓我們深入細致地理解范本的形貌體態(tài)。臨帖的目的在于吸收,將字帖“占為己有”,故而背臨很重要。學書進入意臨階段時,則需取古人之長為己所有,在不斷臨習古人字帖的基礎上,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風格。
二、字帖的選擇。字帖的選擇,一般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但因為開頭的一二本字帖選擇的好壞,對后來學書的路子、成效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選擇字帖時,可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選擇古代書法大家的作品,選擇藝術水平高的字帖為范本;第二,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人的愛好各有不同,人的審美情趣也有差異,有人喜歡歐陽詢的楷書,有人喜歡柳公權的楷書,有人喜歡顏真卿的楷書,這是常有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應該盡量尊重學生自己的愛好,讓其選擇與自己性格相合的某家字帖來臨習?!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當然,如果是要求統(tǒng)一的一家字帖,學生也沒有怨言,那就更方便我們老師指導了。
三、持之以恒,掌握方法。教師應該向學生講明,開始學書要專精,選定一種字帖潛心研習,注重掌握基本書寫方法,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可知難而退。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后我們會發(fā)現,有些學生對臨時,字有模有樣,可一離開字帖,寫出的字又回到從前的模樣,很是苦惱。這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對臨的時間不長;二是還不能學以致用、食而化之。學書的人臨書要持之以恒,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東西。只有在反復的臨習中掌握筆法,不斷鞏固、強化,才能做到離帖之后字也端莊有態(tài),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當然,能形成自己的風格并非一件易事,所以教師碰到這種一下子就想練成書家的心急的學生,一定要鼓勵他再堅持,告訴他不可急于求成。要知道,沒有量的積累也就沒有質的飛躍。指導學生練字的過程中可能還發(fā)現這樣的現象:有些學生認為,楷書需要一筆一畫地寫,寫了很久,字老是那個樣子,還是寫行書吧,看人家寫行書,寫得那么快,似乎馬馬虎虎地就寫出來了,還挺好看。于是放下楷書,去寫行書。有些學生甚至找到了所謂的依據,說語文課本封面就印著王羲之的行書杰作《蘭亭序》,這不是叫我們學生就應該去練習行書嗎?其實,行書比楷書、隸書都難,變化那么多,寫起來不能停頓,要在行筆中完成那么多筆鋒的變化,很難。事實上,楷書寫好了,行書自然也就會了。楷書是基礎,基礎打不牢,怎么能寫行書呢?“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你站都站不穩(wěn),怎么能走和跑呢?因此,我們學生練書,還應從最基礎的楷書練起,等楷書練好了,再練行書也不遲。
總之,書法能給人以樂趣、情趣、雅趣和美的享受,“它是有情的繪畫,無聲的音樂,異形的雕塑,靜化的舞蹈”,令人欣賞不已,百看不厭,同時,學習它,還可以增進學生對這門藝術的了解,提高書寫能力,汲取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養(yǎng)分,養(yǎng)成美好品德。所以,我們應該開設書法課,重視書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