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文
麝香保心丸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病人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趙春文
目的 觀察麝香保心丸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及對病人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方法 將60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兩組均采用激素加丙種球蛋白的基礎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鈣拮抗劑、血管擴張劑等常規(gu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麝香保心丸,連續(xù)應用8周。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病人血清血液流變學、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含量及血脂[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變化。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優(yōu)于對照組的66.67%,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病人TC、TG、LDL-C均下降,HDL-C上升,觀察組TC、TG、LDL-C、hs-CRP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TG、LDL-C的改善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病人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均下降,但觀察組下降程度高于照組(P<0.05)。結論 麝香保心丸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合并冠心病心絞痛,能夠明顯緩解病人心絞痛癥狀,改善血液流變的作用。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冠心病心絞痛;麝香保心丸;血液流變學;胸痹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導的,以免疫性炎性反應為突出表現(xiàn)的彌散性結締組織病,是一種多系統(tǒng)損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個系統(tǒng),SLE可累及心包、心肌、心內膜、冠狀動脈及傳導系統(tǒng)[1-2]。心臟損害是SLE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早期的主要并發(fā)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所導致的心臟損害,一般可表現(xiàn)為冠心病、心肌炎、心內膜炎等,早期發(fā)生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麝香保心丸是目前冠心病心絞痛最常用的治療藥物之一,已經(jīng)現(xiàn)代研究明確能夠保護血管、促進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從而緩解疾病癥狀、改善病人預后,對冠心病心絞痛不僅具有較好的療效。本研究旨在觀察麝香保心丸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及對病人血液流變學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病人120例,其中合并冠心病心絞痛60例(50%),SLE 診斷、分期采用199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RA)制訂的 SLE診斷標準[3]。冠狀動脈造影可見1支冠狀動脈或主要分支管腔狹窄,明確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60例中男21例,女39例,年齡(41.34±11.65)歲。將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0例,女20例;年齡40歲~67歲(62.5歲±4.8歲);病程3個月至8年(6.9年±1.9年)。對照組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42歲~65歲(61.3歲±4.7歲);病程3個月至9年(7.1年±2.1年)。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病程、心絞痛分級、伴隨疾病情況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排除標準 ①嚴重肝、腎功能損害,惡性腫瘤及造血系統(tǒng)疾病等;②感冒伴發(fā)熱、胸腹?jié)M悶等癥者;③結核、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者;④精神病及因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者;⑤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1.3 治療方法 兩組病人均給予一般治療措施如避免直接陽光接觸,絕對臥床休息,半臥位,吸氧,通暢大便。晨起頓服強的松10 mg~30 mg,飯后口服環(huán)磷酰胺片2片,1次/d,丙種球蛋白20 g /d 靜脈滴注,連續(xù)3 d沖擊治療;采用冠心病常規(guī)治療:常規(guī)休息、吸氧、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鈣拮抗劑、血管擴張劑等,心絞痛發(fā)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觀察組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日3粒,每天3次,連續(xù)應用8周。
1.4 觀察指標 實驗室指標:治療前后,分別檢測病人血清血液流變學及血脂水平變化,血脂指標包括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臨床癥狀: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持續(xù)時間及心電圖變化。安全性指標:觀察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四項、電解質等變化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胸悶、胸痛、氣促、乏力及心悸等冠心病主要癥狀消失,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80%以上,心電圖下移ST段減少>0.1 mV;有效:胸悶、胸痛、氣促、乏力及心悸等冠心病主要癥狀緩解,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50%~80%,心電圖下移ST段減少0.05 mV~0.1 mV;③無效:胸悶、胸痛、氣促、乏力及心悸等冠心病主要癥狀改善不明顯或加重,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50%,心電圖缺血無改善或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病人血脂TC、TG、LDL-C、HDL-C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病人TC、TG、LDL-C、hs-CRP均下降,HDL-C上升,觀察組TC、TG、LDL-C、hs-CRP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血脂及hs-CRP水平比較(±s)
2.3 兩組血液流變學比較 治療前,兩組病人血液流變學指標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病人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均下降,但觀察組下降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2.4 不良反應 觀察組有2出現(xiàn)輕度惡心、嘔吐、上腹不適,但均能耐受。兩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均未見明顯異常。
SLE是一種累及多系統(tǒng)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約有2 /3的病人伴心臟損害,以心包炎、心肌炎常見,累及冠狀動脈可致冠狀動脈炎而造成冠狀動脈供血不足[3]。SLE心臟受累發(fā)生率國外報道為52%~98%[4],國內報道為52%~89%[2],臨床常見心悸、胸悶、心前區(qū)疼痛、下肢水腫等表現(xiàn); 心電圖可見各種心律失常等。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中醫(yī)學的“胸痹心痛”范疇,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要發(fā)病機制為脈絡痹阻、氣虛血瘀、痰瘀互結及胸陽不振等,痰、瘀是導致其疾病發(fā)作的根本病理致病因素,本虛標實,本虛為氣虛,癥見脈絡痹阻;標實則主要為痰濁及瘀血,故主要治療方法需以芳香溫通,輔以活血化瘀及通絡止痛為主。
麝香保心丸是采用現(xiàn)代工藝將中藥加工成微粒丸的一種中藥制劑,由人參、麝香、冰片、肉桂、蟾酥、蘇合香酯及牛黃等組成,屬芳香溫通藥,具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的功效。蘇合香脂和冰片均有提高耐缺氧能力,能改善冠脈流量并降低心肌耗氧作用。麝香、蟾酥、肉桂均有擴冠作用,可改善心絞痛發(fā)作。人參大補元氣,能糾正缺血心肌的代謝,改善血流動力學,減少氧耗量,抑制氧自由基產生[5],全方寒溫并用,以溫為主;通補兼施,以補為輔。麝香保心丸能芳香溫通迅速解除冠心病心絞痛的心肌缺血及其所引起的疼痛,而且增加人參扶正,益氣強心,能增加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通過發(fā)揮擴張動脈、降低血液黏稠度、強心及改善血流變學指標[6]。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為66.67%,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病人TC、TG、LDL-C均下降,HDL-C上升,觀察組TC、TG、LDL-C、hs-CRP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TG、LDL-C的改善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病人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均下降,但觀察組下降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麝香保心丸能夠明顯改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病人臨床癥狀,改善心肌供血,且有抗炎、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變的作用,病人服用依從性較好,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1] Kao AH,Manzi S.How to manage patients with cardiopulmonary disease[J].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02,16:211-227.
[2] 蔡輝,姚茹冰,郭郡浩,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J].風濕病學,2007,7(1):317-342.
[3] Bombardier C,Gladman DD,Urowitz MB,et al .Derivation of the SLEDAI.A disease activity index for lupus patients.The committee on prognosis studies in SLE[J].Arthritis Rheum,1992,35(6):630-640.
[4] 陳太波,曾小峰,朱文玲,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心臟損害[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3,4(4):220-223.
[5] 沈偉,范維琥,施海明,等.麝香保心丸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30(12):1284-1287.
[6] 徐傳新,趙業(yè)清,胡燕,等.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藥房,2011,22(44):4196-4200.
(本文編輯郭懷印)
太原市人民醫(yī)院(太原 030001)
引用信息:趙春文.麝香保心丸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病人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7):851-853.
R541.4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7.026
1672-1349(2017)07-0851-03
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