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是一個人的基本語文素養(yǎng),課外閱讀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課外閱讀存在的閱讀量少、種類單一,閱讀動機不正確,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正確的閱讀方法等問題,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語文教師的角度提出相應的指導策略:充分利用校內(nèi)校外閱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有計劃、有記錄、有檢查,發(fā)揮家庭的積極作用等,旨在有效地提高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課外閱讀能力,讓他們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關(guān)鍵詞】外來務工人員 ;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課外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積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借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yǎng)他們的心靈,充實他們的頭腦,無疑會令學生終身受益。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薄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對課外閱讀量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課外閱讀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在具體實踐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筆者就小學階段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談談自己的思考與體會。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特殊性,在課外閱讀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閱讀量少,閱讀種類單調(diào)。
筆者所任教的學校外來務工子女占80%以上,家長們大多數(shù)只有初中和小學水平,有的甚至是文盲,家庭收入低,子女多,生活比較艱難,家長大都忙于生計,無暇也無力顧及子女的教育。在家訪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家庭中除了教科書以外不再有其他的書報雜志。大多數(shù)孩子沒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孩子完成作業(yè)后主要是看電視,玩游戲。課外閱讀有的看漫畫書,有的看驚悚的鬼怪書,有的看離奇的情愛書,這些書不僅沒有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而且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2)缺乏閱讀的動力和興趣。
外來務工人員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來到城市后感受到文化水平對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性,往往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味地要求孩子多做題。給孩子買教輔書、試卷。意識不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為閱讀其他課外書是浪費時間,影響學習。家長如此認識肯定會影響子女,只看課本、教輔書當然會感到枯燥乏味,又怎么能激起閱讀的興趣?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孩子在上課之前書上已寫得密密麻麻,把教輔書中的內(nèi)容抄在書上,上課時不專心聽講,似懂非懂,做作業(yè)照抄答案,寫作文時找出一篇同類型的照抄。這樣的課外閱讀只會導致視野狹窄、知識淺薄,不僅不利于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而且也會影響健全人格的形成。
(3)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外來務工人員大都居住環(huán)境較差,工作時間較長,加長回到家常常晚上八九點鐘,沒有時間指導孩子的課外閱讀。孩子在家中的閱讀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或無目的的看書。有興趣就讀,無興趣就不讀;有時間就讀,沒時間就不讀,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
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在家庭中缺乏正確閱讀方法指導,學校的閱讀指導也不到位,大部分的孩子只是關(guān)注書中搞笑離奇的內(nèi)容,不懂精讀、泛讀,不做筆記,不加以思考,缺乏科學性、系統(tǒng)性。讀過就忘,常常一本書看完幾乎沒留下什么印象。例如,我校在學期初確定了五年級課外閱讀的必讀篇目是《森林報》,在期末檢測試卷加了附加題“請簡單說一說為什么有的鳥戴著腳環(huán)呢?”整個年級的正確率只有3%,課外閱讀效果之差可見一斑。
關(guān)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健康成長,讓他們也能充分地享受閱讀的樂趣,得到人類文化精品的滋養(yǎng),是社會、家庭、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就上述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筆者針對性地采取了以下對策,有效地開展了課外閱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閱讀資源,提供充分的閱讀書刊和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數(shù)家庭不寬裕,讓家長給孩子購買足夠的課外書籍顯然不現(xiàn)實。學校的圖書是課外閱讀的主要來源,讓孩子們學會在圖書室、教室集體閱讀,培養(yǎng)他們在公共場所閱讀的良好習慣,以便他們可以在社會的圖書館、書店進行閱讀,擴大閱讀量。
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圖書供學生閱讀同時設(shè)立班級圖書角,積極動員家長捐助購買一定數(shù)量的書籍,動員孩子把自己看過的書拿到班級,充實班級的圖書角。還可以開展班級之間的“圖書漂流”活動。這樣既減輕家長的負擔,又充分地發(fā)揮每一本圖書的作用,還可以讓學生在“圖書漂流”中學習愛護書籍的方法,在共同閱讀中交流讀書的體會。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不夠好,影響閱讀效果,可提供校內(nèi)的課外閱讀時間,讓他們在學校進行課外閱讀。如每周設(shè)立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學生集體到圖書室閱讀;還可開展午讀活動,每天中午學生來到學校后,利用上課前的十幾分鐘時間閱讀班級圖書角的書籍。語文老師也可以抽出時間與學生一起閱讀,可增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課外閱讀有計劃,有記錄,有檢查,使之系統(tǒng)化,制度化
每學期初制定各年級閱讀的書目,學生人手一本閱讀手冊,供學生登記閱讀過的書籍,寫讀書體會,摘抄好詞好句、精彩片段等。每月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相互促進,期末試卷采用附加題的形式檢測閱讀效果。
三、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作用,主動銜接課外閱讀
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起來,通過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堂布置預習時,指導學生廣泛收集與課文相關(guān)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篩選信息的能力。如學習《巨人花園》之前,教師讓學生收集有關(guān)王爾德的資料,如他是哪國人,寫了哪些作品,他的作品有哪些主要特點等。課文學完后教師告訴學生,這篇課文是由原作改編而成的,并對原作做簡單的介紹,提出原作是怎樣的?與課文有什么不同?以激發(fā)學生讀原作的興趣。這樣借助教材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把課內(nèi)閱讀延伸到課外,課內(nèi)課外相互促進。
四、指導課外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課和課外閱讀指導課要注重教授課外閱讀的方法,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碧岣邔W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成為善讀者。如摘抄劃句法:向?qū)W生提出摘錄和畫句的要求,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畫、一邊摘,或妙詞佳句,或名言警句,或知識哲理,或問題答案,分門別類地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摘畢,要寫清什么時候、摘于什么刊物、作者是誰。還有批注“挑剔”法、反復閱讀法、質(zhì)疑問難法、讀寫結(jié)合法等。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是以閱讀為載體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形式要豐富多彩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讀書的樂趣,豐富知識,陶冶情操。
(一)班級讀書會
以班級為單位,師生利用課內(nèi)外時間共讀一本書,然后在班級進行討論,在會上老師和學生平等討論,各抒己見。可以就書中的重點章節(jié)進行深入研讀,也可以就書中的重點人物、作者的觀點進行討論。
(二)“我喜歡的書”推薦會
指導學生利用演講,手抄報,制作PPT,扮演書中的人物,向同學們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形式可以是介紹作者,可以是內(nèi)容簡介,讀后感,也可以是對書中的人物的介紹和評價。如我校開展中國神話故事的主題閱讀活動,讓學生扮演神話中的人物來做自我介紹,激發(fā)了學生閱讀興趣,學生紛紛購買或借閱各種神話故事書進行閱讀和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劇本改編表演
小學生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強,將文學作品的某個片段改編成劇本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從精彩片段的挑選到劇本創(chuàng)作,從道具準備到角色分工,從反復排練到最后的演出,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參與,在活動中學生的團隊意識,讀寫能力,想象能力等得到很好的鍛煉。如我班學生表演《將相和》《美猴王》等,有效地促進了學生閱讀《史記》(少兒版)、《西游記》等書籍,激發(fā)了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四)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爭勝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好勝心強,可以開展各種競賽活動,促進課外閱讀。如,講故事比賽。既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有課外閱讀知識競賽、成語接龍比賽,等等。
(五)古詩文誦讀活動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誦讀優(yōu)秀古詩文提高想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與“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把古詩文的學習納入課外閱讀范圍,如在班級開展“每周一詩”的誦讀活動,課前兩分鐘誦讀古詩,課后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了解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解意賞析等,每月交流匯報一次。這樣的活動既促進學生課外閱讀古詩文,又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六、發(fā)揮家庭的積極作用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盡管外來務工人員文化水平和經(jīng)濟能力相對較低,但他們望子成材之心和其他家長是一樣的。教師要利用家長會、家訪的機會向家長說明課外閱讀的好處,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的要求,喚起家長的意識,轉(zhuǎn)變家長的觀念,爭取家長的支持,讓他們成為課外閱讀的支持者,和老師一起督促學生的課外閱讀。盡可能動員家長參加學校開展的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如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一起感受閱讀的樂趣;請家長聽課外閱讀導讀課,欣賞劇本表演,當講故事,背古詩比賽的評委等,讓家長在課外閱讀活動中真切地感受到課外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從而積極地配合學校開展課外閱讀。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逐漸融入城市的學習和生活,和城市的孩子一起成長,成為國家未來的建設(shè)者。作為語文教師無論是從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還是從提高民族的文化素養(yǎng)來說,都應高度重視課外閱讀。關(guān)注外來務工子女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善他們的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讓他們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得到人類文化精品的滋養(yǎng)。
參考文獻
[1]江奎.讀書好 讀好書 好讀書——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嘗試與思考[J]. 現(xiàn)代語文:理論研究,2004(12).
[2]楊秋江.腹有詩書氣自華——當前農(nóng)村小學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幾點思考[J]. 考試周刊,2007(5).
[3]蘇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編譯. 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2(4).
作者簡介:陳琳,女,1965年出生,江西九江人,小教高級職稱,研究方向:學生課外閱讀。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