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之計在于春,時下正是備春耕生產的大忙季節(jié),抓好當前春耕備耕工作,對奪取全年農業(yè)豐收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提出了遼寧阜新地區(qū)備春耕的技術建議。
關鍵詞:阜新地區(qū);備春耕;技術建議
中圖分類號: S34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8.008
1備春耕生產面臨的形勢
2017年阜新市春耕生產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并存,將會對今年的農業(yè)生產產生巨大影響,從全局來看,備春耕生產形勢總體不容樂觀。
1.1當前備春耕生產的有利條件
1.1.1 惠農政策調動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糧食直補、農作物良種補貼、花生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以及國家對產糧大縣的獎勵等,這些政策的出臺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1.1.2 資金儲備充足,能夠滿足春耕生產需求 今年全市春耕生產期間需貸款約6億元,涉農金融機構已組織資金6億元,人民銀行又籌備了5億元的支農再貸款。
1.1.3氣象部門預測 2016年封凍前及今年2月28日各鄉(xiāng)鎮(zhèn)測得10~20厘米平均土壤墑情為10.2%,雖比上年高2.7個百分點,但仍比近年平均值低了1個百分點,中后期降水基本能滿足作物正常生長需求。
1.2當前備春耕生產的不利因素
一是從氣候條件看,土壤墑情仍然不樂觀。中、重度干旱的鄉(xiāng)鎮(zhèn)占46%,主要分布在阜蒙縣西北部和彰武縣西北部。預測播種期和作物生長季前期將出現少雨干旱時段;二是部分農資價格上漲,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一些影響;三是技術培訓開展有序,農民科技意識不斷增強;四是隨著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的崛起和發(fā)展,土地流轉加快,投入能力提高,機械化水平和質量全面進步,促進了春耕生產能力提升。
2春耕生產建議
2.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組織相關部門,采取各種有效形式,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宣傳備春耕生產的形勢和重大意義,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迅速掀起備春耕生產高潮。
2.2積極做好國家及省各項惠農政策的宣傳落實工作
要及時將今年的糧食綜合直補、良種推廣補貼等惠農政策宣傳到農戶,把補助資金及時兌現到符合享受條件的農戶手里,全面做好玉米、花生、大豆、水稻高產創(chuàng)建項目建設、膜下滴灌節(jié)水工程項目建設及其他農業(yè)項目的落實工作,充分利用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yè)生產發(fā)展。
2.3調優(yōu)種植結構,促進農業(yè)增產增收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比較效益為核心,以綠色農業(yè)、訂單農業(yè)為抓手,以營銷促進生產,積極引導農民進一步調整優(yōu)化種植結構,大力發(fā)展高產、優(yōu)質、高效、綠色、特色作物。
2.4加強農業(yè)科技推廣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以推廣農作物高產創(chuàng)建配套技術為主,要圍繞產業(yè)發(fā)展,根據農民所需,采取集中培訓、電視講座、面對面指導等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力爭實現每戶有1名科學種田明白人。組織科技人員下鄉(xiāng)開展技術培訓工作,真正做到科技人員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大力宣傳和推廣地膜覆蓋、合理密植、安全控害、配方施肥、節(jié)水灌溉、壓地保墑、保護性耕作等技術。
2.5抓緊時間清理田間秸稈,適時春耕整地
目前,還有大部分農民沒有清理田間秸稈,建議廣大農民及時進行清理田間秸稈,有利于機械適時整地作業(yè),也可以加快地溫提高。
2.6選擇正規(guī)作物品種,確保春耕生產進度
農民購買種子要到正規(guī)商店,購買符合國家審定的適宜地區(qū)栽培的品種,購種時應索要發(fā)票及信譽卡,包裝袋要保留到收獲后,以備維權之需;購種前認真識別種子標簽(掃描二維碼),防止假劣種子流入市場;嚴禁購買和種植轉基因品種。
2.7搶抓農時,培育壯苗
依據氣候條件和作物品種適時播種,阜新市玉米最佳播期為4月25日~5月15日,花生適宜播期5月10~25日,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設施農業(yè)生產盡量應用工廠化育苗場所培育的壯苗,提高秧苗整齊度,以實現更高的產量和效益。
2.8適量使用化肥
今年化肥價格有所上升,但市場總量仍是供大于求。建議農民要提高化肥利用率,穩(wěn)定或降低肥料使用量。肥料使用上,大力推廣農家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擴大配方肥應用面積。建議廣大農民合理控氮、增磷鉀,施用葉面肥,補充微量元素,促進作物加快生育進程。施用方法上要注意種肥分離、肥料深施,避免肥料燒種燒苗,提高肥料利用率。
2.9注意農藥殘留要害,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今年要重點預防玉米瘤黑粉病,尤其是秸稈還田地塊;隨著今年花生種植面積擴大,要注意前茬除草劑的影響;除草劑使用量要視土壤狀況決定,沙性土壤要使用除草劑用量下限,粘性土壤宜用除草劑用量上限。
2.10有針對性的解決農民信貸問題,確保春耕生產
造成農戶無法貸款的原因,一是部分農戶有陳欠且形成不良記錄;二是貸款抵押能力不足。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是:第一穩(wěn)步推進兩權抵押貸款;第二金融機構與扶貧部門對種養(yǎng)大戶開展扶貧資金保證貸款;第三從事“公司+農戶”以訂單生產模式的,由龍頭企業(yè)提供擔保,針對基地的特定農戶放貸。
2.11嚴格執(zhí)法,開展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治理工作
全面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對種子、種苗、農藥、化肥等農資的監(jiān)管,嚴厲打擊經營制假、販偽、售劣等違法行為,杜絕坑農害農事件發(fā)生,營造良好的春耕備耕生產環(huán)境,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作者簡介:郝晶,碩士,副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