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陳珂
摘 要:該文通過對比外籍教師和中方教師在口語課堂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指出外籍教師雖然具有語言和文化上的優(yōu)勢,但中方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樣也能在課堂上獲得成功,使學生的口語水平不斷提高,就此,作者在該文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中外教師 口語課 對比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a)-0156-02
“一對一外教口語,零基礎自由交流!”,在大家身邊,這樣的廣告隨處可見,似乎英語口語課已經(jīng)被外教壟斷,只有在外教課堂上,才有可能提高人們的口語水平,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呢?筆者就此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外籍教師和本國教師在口語課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
作為口語教師,需要做到在口語課上游刃有余。外籍教師當然可以做到這一點,他可以將語言本身和國外文化統(tǒng)統(tǒng)傳授給學生,因此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學校而言,口語課由外教來教授都是他們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許多外籍教師能夠成為成功的口語老師,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
(1)來自于國外的老師對于學生而言,新鮮、不同,他們自己本身就會引起學生很大的興趣。外教在課上會把他自己的國家,他的生活經(jīng)歷講述給學生,這些對于學生而言都是從未聽過見過的,對此學生們會懷有濃厚的興趣。
(2)在外教的課上,學生可以最大范圍地接觸到國外的語言和知曉異國文化。
(3)外籍教師給了學生一個非常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而且也給了學生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能夠和外國人進行面對面的實際交流。當學生能夠和外教進行對話,能夠表達自己所想的時候,他們會有很強的成就感。
(4)外籍教師能夠自然而然地去除掉課本中那些繁雜卻又無用的東西。取而代之的是在實際生活中天天都會用到的“高效”語言素材,通過在外教課堂上的學習,學生感到他們學到了他們真正想學的,能用得上的東西。
(5)外教特有的風趣、幽默、友好的特點也是他們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
但是,人們也會看到許多失敗的案例,因為學校管理層只看到了“國外”這兩個字,而許多來自國外的教師,他們并不具備教學經(jīng)歷或是沒有接受過教學方面的訓練,因此學生只能把口語課當成聽力課來上,而如果外教的英語不標準,或是語速過快,學生無法理解,他們的收獲就更少了。
相比之下,中方老師可能在語言熟練度和國外文化熟知度上有欠缺,但是他們大多經(jīng)過4年甚至是7年的大學英語學習,獲得學士或是碩士學位,雖然他們不是native speaker,但是他們更知道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不可否認,中方老師在口語課上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許多問題,其中突出的會有以下幾點。
(1)教師會發(fā)現(xiàn)課本中沒有什么對學生而且是新的東西,會很迷惑在課堂上教他們什么。
(2)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國外文化方面的素材信息,然后將這些帶到課堂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去聽,但是這樣就會把一個口語課堂無形中變成了聽力課堂。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口語沒有提高,老師的口語能力倒是突飛猛進,但是同時也感到在課上筋疲力盡,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他一個人在說。
(3)很多中方教師會在口語課上要求學生閱讀或是背誦對話,但這些對于實際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真正交流用處不大。
(4)有時在課堂上嘗試一些口語活動,比如兩人活動或是小組活動,但是教師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始終保持沉默,而有些學生用中文進行對話,其余的學生想?yún)⑴c,但是不知如何對于一些想法進行英語表達,所以不斷地翻閱手中的中英詞典。
以上這些問題之所以會出現(xiàn),是因為教師習慣于通過教授新單詞、新表達、新語法點來教授英語,習慣于讓學生通過背誦或是記憶一些語句來學習英語。
2 一位中方教師如何在英語口語課上獲得成功
如果想在口語課上獲得成功,中方老師首先應該改變口語課“教”的概念??谡Z課主要是一個練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教的過程。也就是說,運用英語比知道語言的用法更重要。應該給學生們足夠的時間在真實環(huán)境下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如果老師們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就會努力使課堂口語活動為主,學生為主。他的關注點會放在如何鼓勵學生經(jīng)常地流利地說英語。
(1)當老師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學生的時候,他應該設法獲知學生的興趣所在,這樣的話,他就可以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而學生會覺得老師和自己很有共同語言,消除了彼此的隔閡感。怎么做呢?可以設計一個問卷調(diào)查,從中得知學生所愛所惡、對于社會問題的態(tài)度、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問卷調(diào)查的答案教師可以保存下來,以備后來之用。
(2)對于課本,中方教師應該向外教學習:在上課之前,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這樣節(jié)省了課上的時間,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口語練習。在口語活動的設計上,老師應該多設置一些“信息差”活動,給每位學生不同的角色扮演卡,卡片上會告訴他應該做什么,但是他對于其他同學的卡片信息卻是一無所知,另外可以將一些重要常用表達寫在黑板上,這樣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參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地,學生會更多地從與同學和老師交流過程中進行學習,而不是依靠翻譯詞典。
(3)為了使學生熟悉西方文化,老師應該通過各種不同方式彌補自己這方面的欠缺,并且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身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比如,國外有很多節(jié)日,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以國外的方式去慶祝這些節(jié)日。
(4)中方老師很必要多多地運用一些視聽設備。最常見的應該就是收音機了。對于新生,可以要求他們每天收聽VOA的Special English,每天在課堂上將有趣的信息分享給大家,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經(jīng)典英語電影,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語音語調(diào),擴大他們的知識面。
(5)為了使學生正確使用英語,糾正學生的錯誤很重要,但是在他們說的過程中去糾正是不可取的。老師可以把學生犯的錯誤記錄下來,如果是共性問題,可以作為語言點進行講解,必要時進行一些練習。如果是個別問題,在學生講完之后,指出即可。
(6)最后,不要天天“老三樣”,學生會膩煩的。有時在口語課中穿插一個游戲、一首英語歌曲甚至一個英語笑話都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中方教師是完全可以承擔口語課的教學任務,并且取得不錯成績的,只是中方教師應該盡力彌補自身的不足,轉(zhuǎn)變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自己不但是一個教師,而且是一個活動組織者、一個參與者,知道自己學生的所需和愛好所在,如果能做到以上這些,中方教師一樣可以站穩(wěn)口語課堂的講臺。
參考文獻
[1] Gerard Counihan.Teaching Students to Interact, Not Just Talk[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1998,IV(7).
[2] Richard Rossner,Rod Bolitho.Currents of Chang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 Larry A Samovar.Richard E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
[4] 周玉忠,王輝,王奕文.外教與中國師生在外語教學有關問題上的分歧探析[J].外語教學,2004(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