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政策的深入實施,我國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小學階段是整個教育工作的基礎階段,對于之后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就小學階段高年級的語文教學而言,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兩方面的教學結果又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為了有效的保證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根據(jù)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讀寫結合;存在問題;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31-0-01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不再適合當前的教育體系。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強調(diào)的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忽視了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即使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學生自身的表達能力有限,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也很難能夠按照標準完成。所以,為了改變小學語文在讀寫教學中的現(xiàn)狀,教師應該適時地采用一些更具有科學性的教學方法,來逐漸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1 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現(xiàn)狀
1.1傳統(tǒng)教育理念,制約了讀寫結合教學的開展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有一部分教師已經(jīng)習慣使用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傳統(tǒng)教育大都是類似于“填鴨式教育”這種機械化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所學的知識,但是卻不能確保學生在實踐中可以靈活應用所學內(nèi)容,無法有效保障教學效率。除此以外,還會讓學生逐漸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心理,即教師講多少學生學多少,學生自學能力較低,不利于對知識的拓展。
1.2沒有認識到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性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和教師,沒有認識到讀寫結合對于學生以后學習發(fā)展的重要性。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的時候,由于對這一教學理念的認識不足,就會使這一教學任務的開展比較形式化且無法讓學生從中真正的受益。所以,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正確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相互配合,力爭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2 推進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措施
2.1提高教材內(nèi)容閱讀的有效性
提高對語文教材內(nèi)容學習的有效性,是推進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基本途徑之一。教師在對課內(nèi)閱讀進行教學的時候,不應該拘泥于先由教師領讀而后讓學生自主朗讀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而是應該盡可能多的采取一些更加富有趣味性的方法,來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好的環(huán)境。比如,教師在向學生教授《晏子使楚》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帶領學生深入感受主人公當時的情懷與精神,最后可以倡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分角色演出。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能夠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深化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教材內(nèi)容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只有保證對語文教材學習的有效性,才能在之后的拓展訓練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讀寫能力。
2.2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外拓展練習
在進行課外拓展訓練時,切勿盲目從眾,而是要根據(jù)自己的短板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把握好課外拓展訓練,是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讀寫能力另一關鍵途徑之一。對于小學階段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自身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教師就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幫助學生選擇對自身學習有益的資料進行針對性的拓展練習。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在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上的差異性,將不同程度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幫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充分、高效的利用好課余時間,不斷提高自己的讀寫能力,為課堂上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將作文講評作為開展讀寫教學活動的一項教學任務
從當前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情況上來看,有絕大部分學生寫的作文內(nèi)容上都是流水賬,所以將講評作文作為開展讀寫活動的一項教學內(nèi)容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師在講評作文之前可以先就作文的寫作方向給學生做一個大致的引導,然后挑選出優(yōu)秀的作文分析給學生聽,而對于那些寫的特別出色的作文,可以打印出來讓學生在課下進行研讀。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各班的情況制定出一套相應的獎懲措施,對于那些認真完成作為并寫的較好的學生予以獎勵,對于那些應付作業(yè)、完成情況不好的學生也要適當?shù)膽徒?。通過這種激勵機制,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中來。
3 總結
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質(zhì),而且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一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的有效性,為我國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偉.課文為例 語用為先——敘事類文本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14):30-32.
[2]宗芳芳.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5,(19):210-210.
[3]張志達.高效學習實效提升--談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21):15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