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丕英
(遼寧省鐵嶺市中心醫(yī)院 麻醉科,遼寧 鐵嶺 112000)
全憑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全麻對老年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比較
公丕英
(遼寧省鐵嶺市中心醫(yī)院 麻醉科,遼寧 鐵嶺 112000)
目的研究比較全憑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全麻對老年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隨機選擇從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進行開腹手術的老年患者84例,以數(shù)字法隨機分成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其中觀察組實施全憑靜脈麻醉,對照組實施靜吸復合全麻,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認知功能。結果兩組術后5 d內MMSE評分均較術前有所降低,第7天幾乎恢復正常。但觀察組術后1、3、5 d的降低幅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麻醉恢復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此外兩組患者術后均出現(xiàn)認知功能缺陷,但1周內患者都恢復正常。結論全憑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全麻對老年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相比,全憑靜脈麻醉能緩解MMSE評分下降幅度,加快患者麻醉恢復時間,效果更好,值得推廣。
全憑靜脈麻醉;靜吸復合全麻;老年開腹手術;認知功能
經(jīng)濟發(fā)展與技術進步以及醫(yī)療條件的改善,人均壽命不斷增長,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我國接受麻醉手術的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比例日漸增長,但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不斷下降,自身免疫力也在減退,因此老年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不容樂觀。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就是老年患者進行麻醉手術后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主要癥狀為認知異常以及記憶受損和精神出現(xiàn)錯亂[1]。目前對于POCD的發(fā)病因素還不十分清楚,本文意為研究兩種麻醉方式對患者POCD的影響,得到了一些結論,報道如下。
表1 兩組不同階段MMSE對比(例,
表1 兩組不同階段MMSE對比(例,
組名 例數(shù) 術前1 d 術后1 d 術后3 d 術后5 d 術后7 d觀察組 42 29.34±2.41 26.57±2.11 27.42±2.22 28.02±2.21 29.16±2.34對照組 42 29.29±2.52 24.34±1.61 25.35±1.81 26.17±2.09 28.91±2.31t-0.093 5.445 4.683 3.942 0.493P-0.926 0.000 0.000 0.000 0.624
1.1 臨床資料:隨機選擇從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進行開腹手術的老年患者84例,所有患者經(jīng)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為ASAⅠ~Ⅱ級,且都無精神及神經(jīng)疾病。以數(shù)字法隨機分成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其中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63~76歲,平均年齡為(65.63±3.37)歲,體質量在47~79 kg,平均體質量為(60.43±3.52)kg,ASA分級為Ⅰ級29例,Ⅱ級13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63~77歲,平均年齡為(65.75±3.21)歲,體質量在46~79 kg,平均體質量為(61.63±3.24)kg,ASA分級為Ⅰ級27例,Ⅱ級1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體質量以及ASA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術前常規(guī)監(jiān)測,均給予靜脈注射麻醉誘導劑,0.03 mg/kg咪達唑侖,0.3 μg/kg舒芬太尼,2 mg/kg異丙酚以及0.2 mg/kg順阿曲庫銨。觀察組實施全憑靜脈麻醉,靜脈注射6~8 mg/(kg?h)異丙酚,0.25 μg/(kg?h)瑞芬太尼,并間斷注射0.1 mg/kg順阿曲庫銨以維持麻醉。對照組實施靜吸復合全麻,靜脈注射2~3mg/(kg?h)異丙酚,0.25 μg/(kg?h)瑞芬太尼,并間斷注射0.1 mg/kg順阿曲庫銨,同時吸入0.8%~1.1%的七氟醚。
1.3 效果評價:觀察兩組認知功能(Man-Machine System Engineering MMSE)評分[2],MMSE由判斷時間,地點以及記憶和計算等11個大項目,30個小項目組成,滿分30分,若分數(shù)低于23分則表明患者認知功能存在缺陷,分數(shù)每下降2分以上則表明患者認知功能降低。
觀察兩組麻醉恢復情況,以及兩組患者認知功能出現(xiàn)障礙的概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SPSS19.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比較以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階段MMSE對比:兩組術后5 d內MMSE評分均較術前有所降低,第7天幾乎恢復正常。但觀察組術后1、3、5 d的降低幅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麻醉恢復情況對比:觀察組麻醉恢復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麻醉恢復情況對比(
表2 兩組麻醉恢復情況對比(
組名 例數(shù) 睜眼時間 拔管時間 應答時間觀察組 42 11.09±7.98 13.46±2.36 16.08±3.56對照組 42 14.73±7.56 15.78±1.54 17.97±3.76t-2.146 5.335 2.366P-0.035 0.000 0.020
2.3 兩組患者出現(xiàn)認知功能缺陷情況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均出現(xiàn)認知功能缺陷,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麻醉術后POCD是老年患者較為常見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是記憶受損,對指令反應不靈敏,嚴重的可能出現(xiàn)語言功能障礙,喪失生活自理的基本能力[3-4]。其主要原因是中樞神經(jīng)退化在麻醉以及手術的作用下所導致的腦功能出現(xiàn)損傷。主要特點有發(fā)作快,多變,病程較短。而麻醉對于老年人POCD的影響受到麻醉師的廣泛關注。
表3 兩組患者出現(xiàn)認知功能缺陷情況對比
本文通過對比全憑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全麻對老年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術后1周內MMSE評分均較術前有所降低,1周后幾乎恢復正常,同時觀察組術后1、3、5 d的降低幅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符合杜永紅等[5-6]的報道結果。表明兩種麻醉方式均會引起患者術后認知功能,且隨著時間的變化,患者的MMSE評分會慢慢增加,認知功能慢慢恢復正常。而全憑靜脈麻醉相比之下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更輕,安全性更高。有報道表明,手術以及麻醉等均能促進機體產(chǎn)生炎性細胞,而炎性細胞能導致患者記憶能力損傷,全憑靜脈麻醉所產(chǎn)生的諸如TNF-ɑ等炎性細胞均顯著少于靜吸復合全麻,因此對認知功能損傷程度更小。此外觀察組麻醉恢復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表明全憑靜脈麻醉能減少患者蘇醒時間,與白雪軍等的報道一致。這可能與全憑靜脈麻醉所使用的藥物有關。異丙酚是一種短暫性麻醉藥,其不僅能降低腦代謝以及腦血流,同時還對腦組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老年患者由于代謝能力低,對藥物的敏感性比較大,會出現(xiàn)麻醉恢復時間延長等情況,全憑靜脈麻醉所使用的藥物為短效藥物,能迅速被水解,不會出現(xiàn)蓄積,因而患者能在短時間內恢復。而靜吸復合全麻所采用的吸入麻醉可能對記憶的影響更持久。有研究發(fā)現(xiàn),吸入麻醉藥會導致患者支氣管中的纖毛清除功能受損,因此藥效更持久,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也更大。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術后均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認知障礙率,但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降低,1周后都恢復正常,可能POCD的危險因素與麻醉方式關聯(lián)并不大,因此需對其他方面進行相關性研究。
綜上所述,全憑靜脈麻醉能加快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有效縮短患者術后蘇醒時間以及康復時間,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陳佳,全承炫,湯觀秀,等.麻醉深度對中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及外周血高遷移率族蛋白B1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5,31(3): 238-242.
[2] 李新茂.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開腹手術患者麻醉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3,7(19):95-96.
[3] 史克祥,劉紅.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968-2969.
[4] 張宇,鄭賢軍,張果,等.七氟烷低流量維持麻醉在老年患者開腹手術中的應用[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3,30(5):882-884.
[5] 杜永紅.靶控輸注全憑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7):813-815.
[6] 姜蓉,趙俠勇,馬玉林,等.BIS監(jiān)測預防全憑靜脈麻醉術中知曉作用的研究[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5,15(5):670-673.
R614
B
1671-8194(2017)08-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