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航
人,不要有嫉妒。一旦有了嫉妒,會讓人一步步陷入困局。
我有位同事,工作賣力,領(lǐng)導(dǎo)賞識,為人善妒。當他看到身邊同事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就冷眼惡語相對,甚至不理不睬。
大家對他感到納悶。有人認為,被嫉妒者可能某些言行得罪了他,才引起憤懣;后來發(fā)現(xiàn),他的嫉妒,不針對誰,誰比他強,就嫉妒誰。時間久了,別人都不愿與他交往。
人活在世,必然要和他人處事。你個人能力再強,只屬單獨個體,有許多事,需要相互間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無論單位或是家庭中,一個人不可能單打獨斗。
當然,與人交往共事,難免有不同意見分歧,有時還會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目的都是為把事情做好,做得完美,這是良性的紛爭,也是善意的互動,更是一種合作謀事。怕就怕,有些人見不得別人做事做得好,心中出現(xiàn)一種不平衡,無力超越,就滋生嫉妒。時刻把目光緊盯在別人身上,計較,攀比,眼紅。
紅眼的結(jié)果是產(chǎn)生恨。這種恨,無緣無故;當被恨的人還不知道,恨者內(nèi)心早已嫉妒,等到一有時機,便開始發(fā)泄。
最常見的有爭吵、謾罵、詆毀,打架等,最終兩敗俱傷,甚至損失財產(chǎn)生命。
從古至今,因嫉妒失去生命的人太多。龐涓妒忌孫臏,先害人,后引殺身之禍。時下,不少懷有嫉妒心的人,為想方設(shè)法把成功的人拉下馬,采取毀容、投毒、誣陷等極端行為,給家庭、單位、社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使雙方陷入人生窘地。
就嫉妒而言,分良性和惡意兩種。持良性嫉妒心的人,把嫉妒當作提高自我的動力,因只有表現(xiàn)更好,才更像羨慕的人;惡意嫉妒心的人,則恰恰相反。
嫉妒源于虛榮。是對他人的優(yōu)越地位,心中產(chǎn)生不愉快情感。事實上,嫉妒者總是處于弱勢一方,被嫉妒人一定占有絕對資源優(yōu)勢,才引發(fā)嫉妒。嫉妒者以強勢包裝自己,用嫉妒來顯示內(nèi)心的強大,其實,是攀比心在作怪。
俗話說:人比人會死。當發(fā)現(xiàn)自己在才能、金錢、愛情、房車、名利、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滋生羞愧、憤怒、怨恨等情緒,內(nèi)心感受由攀比到失望所致。
嫉妒者的對象都是周圍熟悉的人,所傷害的自然是熟人。嫉妒是一把雙刃劍。嫉妒者在傷害對方的同時,心中的懊惱、不安、恐慌等情緒,也在無時無刻地折磨著自己。最后,一門心思搞倒對方,結(jié)果把自己逼上了絕路;不僅損人害己,還遭眾唾棄。
放下嫉妒,多一份感恩,生活會多一份陽光,生命會多一份燦爛,人生會多一份坦然,這個世界就處處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