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珍
摘 要: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當滲透文化意識,而且要注意策略和方法。文章從結合詞匯、認識差異,交流比較、增強滲透,主題活動、切身體驗三方面,研究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文化意識;英語教學;文化滲透;交流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2-0081-01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又影響著語言,二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培養(yǎng)學生跨語言交流能力,最終體現(xiàn)為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滲透十分重要。尤其是對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學生進行文化意識滲透時,教師更要注意方法,多策并舉,以防學生將文化混淆,不利于其學習。
一、結合詞匯,認識差異
教師要想在英語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化,可以從詞匯入手,讓學生認識文化的差異并能熟記于心。漢語和英語最直觀的差異便是詞匯文化內涵的差異。因此,在遇到這種詞語時,教師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向學生滲透文化意識,幫助學生培養(yǎng)英語思維的習慣。比如,在四年級上冊“I like dogs”單元中,課本上的人物提到了“dog”這一單詞,也就是“狗”。狗在我們的中國成語中往往含有貶義,如狗仗人勢、喪家之犬等。但是在英美文化里,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在一些詞組或句子中可以指代人,如“a lucky dog(幸運兒)”“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等。再如,在三年級上冊“Color”單元中,各種顏色在我國文化中與情緒的關系并不大,但是在英語國家的文化中,代表憂郁的blue(藍色)、代表軟弱的yellow(黃色)、代表忌妒的green(綠色)都與人的各種情緒或性格密切相關,這與我國文化中表示顏色的詞是有很大差異的。只有了解了這些單詞蘊含的文化內涵,才能準確地判斷對方所表達的意思并進行交流。在新課教學或者試題講解的過程中,遇到在中英文中差異較大的詞匯,教師就可進行文化意識的滲透,這樣學生不僅印象深刻,還能認識到中美文化的差異。
二、交流比較,增強滲透
教師要注意在交際過程中的比較與滲透,將這類句子所蘊含的英美文化內涵和中國文化內涵進行比較,增強對學生文化意識的滲透。比如,在三年級上冊“Happy New Year”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介紹中美文化背景下在接受禮物時不同的做法。在中國,人們會把禮物收好道謝,待到客人離開后才會打開。但是在美國,人們會在贈送禮物的人的面前拆開禮物,然后真摯地說:Thank you.教師可將這種交際的差異進行拓展。在接受別人的贊美時,我國人的表現(xiàn)通常是十分謙虛而且低調的,但是在美國,人們受到贊美時,同樣會表示感謝說:Thank you.如果是關系比較緊密的朋友,還會說“You dont know how hard I was working”等,表示自己為這個結果付出了很多努力。教師在一次考試題的講解中遇到了“How do you do?”這種打招呼的句子。于是教師抓住時機向學生拓展中美文化下打招呼的差異。在中國,打招呼通常是假問別人“是否吃飯”“要去哪里”這種并不在意結果的問句,但是跟美國人打招呼就不能這么說了,這樣的說法會讓他們誤以為你邀請他們吃飯、打探他們的隱私或者根本就是廢話。美國人打招呼時通常會說“Good morning”“How do you do”或者“Hello”等表示問好的話。中美兩種文化下的交際其實有諸多不同,學生在比較中學習,通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題活動,切身體驗
英語有一句諺語: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漢語中也有類似的名言,那就是——實踐出真知。在學生基本掌握了一二部分提到的詞匯及交際用語后,教師應當及時組織一次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從而切實體驗英語中滲透出的文化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西方節(jié)日舉辦小的主題活動,如萬圣節(jié)前夜活動、歡度圣誕、復活節(jié)滾彩蛋等,讓學生們能在濃厚的節(jié)日氣息下感受西方文化。學生可以互贈禮物,像西方人那樣拆開禮物,大聲說“Thanks”;也可以假裝自己是來自不同職業(yè)的人,用Mr和Ms來稱呼彼此,共度圣誕,裝飾圣誕樹,唱“Merry Christmas Song”;還可認真計算今年的復活節(jié)是哪一天,然后帶著裝飾好的彩蛋進行滾彩蛋的活動。教師可在活動前一天或者幾天,把活動中可能用到的和活動有關的詞匯或者句子給學生講解清楚,以便他們能在活動中盡量用英語交談。這樣的主題活動,能讓學生切身體驗西方文化,有非常好的文化滲透效果。雖然舉辦這樣的主題活動極其耗費時間和精力,但是它所帶給學生們的體驗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實行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節(jié)日氣氛的營造,否則可能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滲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注意多策并舉,從詞匯、交際的差異入手,讓學生感受文化差異,再舉辦一些主題活動讓學生切身體驗文化差異,便可達到較好的文化滲透效果。
參考文獻:
[1]盧珊,鐘文芳.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教育初探[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04).
[2]潘東梅.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跨文化意識的現(xiàn)狀分析及培養(yǎng)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