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宜,吳灶連
(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肇慶526060)
運用QC質(zhì)量管理方法提高急腹癥分診準確率的研究
孔建宜,吳灶連
(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肇慶526060)
目的探討急腹癥分診工作應(yīng)用QC質(zhì)量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12月接收的200例急腹癥患者作為觀察組 (運用QC質(zhì)量管理方法),同時選取2014年1月至12月急診就診的200例急腹癥患者作為對照組 (運用常規(guī)分診管理)。結(jié)果觀察組的分診準確率、救治成功率、就診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的就診時間、候診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P<0.05)。結(jié)論急腹癥分診工作應(yīng)用QC質(zhì)量管理方法的效果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急腹癥;分診;QC質(zhì)量管理;效果
急腹癥是急性腹痛疾病的總稱,患者表現(xiàn)為突然劇烈疼痛,是急診科常見疾病之一。準確分診是搶救成功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本研究探討急腹癥分診工作應(yīng)用QC質(zhì)量管理方法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12月期間接收的200例急腹癥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女96例,男104例,年齡10~82歲,平均年齡 (42.6±5.3)歲;同時選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間急診就診的200例急腹癥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女95例,男105例,年齡12~80歲,平均年齡 (42.8±5.2)歲。兩組急腹癥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診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即分診護士根據(jù)患者癥狀、體征,在1~2 min內(nèi)做出評估,決定分科。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取QC質(zhì)量管理方法,包括:現(xiàn)狀分析、分診中存在安全問題的原因查找、分析原因、主要影響因素查找、制定對策、對策落實、監(jiān)測效果、進一步鞏固、標準化、總結(jié),具體如下:
1.2.2.1原因分析 對科室就診急腹癥分診中存在安全問題進行調(diào)查,通過分析,共有7項影響急腹癥分診的因素,主要是:評估標準缺乏;專業(yè)知識欠缺;病情敘述不全;相關(guān)輔助檢查不全;查體不到位;未嚴格交接班;急診室環(huán)境嘈雜等。
1.2.2.2 針對原因,制定對策 ①缺乏有效評估對策:采用PQRST模式評估,分為五個步驟,包括:P:疼痛的誘發(fā)因素;Q:疼痛的性質(zhì);R:疼痛的起點,放射的部位、方向及轉(zhuǎn)移部位,何處最劇烈;S:疼痛的程度,以0~10分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T:疼痛持續(xù)時間及起始、終止時間。同時由于急診科患者的病情隨時可發(fā)生變化,需對患者腹痛性質(zhì)、生命體征等進行二次評估,提高分診的準確率。②護士專業(yè)知識欠缺對策:a.要求急診分診護士需有2年以上急診工作經(jīng)驗及護師資格,并且在上崗前進行專業(yè)培訓;b.相關(guān)培訓:定期組織科室護士進行業(yè)務(wù)學習和相關(guān)培訓,充分發(fā)揮高學歷和高年資護士的作用,實施 “師帶徒”培訓模式,使年輕護士的專業(yè)水平不斷提高;c.分診失誤病例討論:每周對腹痛患者的分診情況進行追蹤,不斷積累經(jīng)驗,尤其對分診失誤的病例,分析發(fā)生的原因,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避免以后再發(fā)生類似失誤。③病情敘述不全對策:在分診時,對于患者及家屬的不配合、不理解,應(yīng)加強宣教,耐心解釋,向其說明分診工作的重要性,爭取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配合,從而有利于疾病資料的全面收集;懷疑患者隱瞞病史時,向其講解隱瞞病史的弊端,解除患者的顧慮,使其積極配合工作。④輔助檢查不全對策:向患者講解相關(guān)輔助檢查對正確診斷疾病是必要的,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1.4觀察指標記錄并對比兩組的急腹癥分診準確率、患者就診滿意度、救治成功率、就診時間及候診時間。采用自制滿意度量表評估就診滿意度,總分100分,其中 <60分為不滿意,>85分為十分滿意,60~85分為滿意。
1.5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5.0軟件分析及處理數(shù)據(jù),以百分比 (%)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分診準確率、救治成功率比較觀察組的分診準確率、救治成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分診準確率及救治成功率比較 [n(%)]
2.2 兩組的就診時間、候診時間比較觀察組的就診時間、候診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就診時間、候診時間比較 (±s,h)
表2 兩組的就診時間、候診時間比較 (±s,h)
組別 n 就診時間 候診時間觀察組 200 1.65±0.32 0.22±0.03對照組 200 3.16±0.92 0.56±0.08 t -21.92 -56.28 P <0.05 <0.05
2.3 兩組的患者就診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就診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3。
質(zhì)量控制 (QC)也稱為品質(zhì)控制,是質(zhì)量管理的一部分,是指為使人們確信某一產(chǎn)品、過程或服務(wù)質(zhì)量滿足規(guī)定要求而進行的有計劃的活動,它依循戴明循環(huán) (Plan-Do-Check-Action),即計劃、實施、檢查、處理來進行[1]。QC質(zhì)量控制管理起源于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推行,我國自1978年推行QC質(zhì)量管理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急腹癥是常見的急診科疾病,涉及多科室,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的特點,若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茖W和合理的分診是搶救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通過QC小組檢查出在急診分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將問題癥結(jié)找出,對分診工作中存在安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對策并實施,從而使急腹癥分診的準確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優(yōu)化科室管理,對提高醫(yī)療護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2]。在QC質(zhì)量管理下,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斷,避免各種不必要的檢查、會診,從而抓住最佳治療時機,有利于改善疾病預(yù)后;同時在一整套規(guī)范化的操作制度下,各部門的協(xié)作更加緊密,使患者得到最及時準確的治療,提高救治率;通過對護士進行嚴格的業(yè)務(wù)培訓,使其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對患者的檢查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建立初步診斷,并動態(tài)進行臨床觀察,為初診醫(yī)師提供較豐富的臨床資料,使診斷準確率大大提高[3]??傊谶@一管理模式下,使患者認識到分診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分診;采用PQRST模式評估及通過一看、二問、三查,快速、全面地獲得疾病信息,判斷急腹癥類型;對分診失誤病例及時開會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方案,從而不斷提高護士對疾病的鑒別、分診能力,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提高分診準確率、救治率和醫(yī)療護理水平。
本研究中,觀察組的分診準確率、救治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與文獻[4-5]報道一致,表明QC管理方法能提高分診準確率、救治成功率;同時觀察組的就診時間、候診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 (P<0.05),提示在QC質(zhì)量管理下可讓護士迅速了解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類型,給予正確有序的分診,使疾病確診時間和患者候診時間顯著縮短,從而有助于提高臨床就診效率。急診患者往往情緒焦慮,存在生理上的不適,若無法及時就診,會進一步加重患者和家屬焦躁不安的情緒,若處理不當,會影響醫(yī)患關(guān)系,甚至發(fā)生醫(yī)患沖突。本研究顯示合理的分診制度能提高患者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這對建立和諧融洽的醫(yī)患關(guān)系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急腹癥分診工作應(yīng)用QC質(zhì)量管理方法,可提高分診準確率、救治成功率,縮短就診時間、候診時間,提高患者就診滿意度,具有推廣價值。
[1]李敏,陸一寧.急腹癥分診中預(yù)見性護理的應(yīng)用體會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100-102.
[2]竺小芳.急腹癥分診失誤原因的探討及對策 [J].天津護理,2012, 20(1):33.
[3]周瓊,李蓬芳,賴紅.急腹癥的急診分診與護理 [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3):234-235.
[4]招婷,曾敏,周健東.臨床路徑在急腹癥接診分診中的應(yīng)用 [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6):1060-1062.
[5]毛永英.提高急腹癥預(yù)檢分診正確率的探討 [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z2):157.
(責任編輯:何華)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QC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riage of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
KONG Jianyi,WU Zaolian(Zhao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aoqing 52606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C quality management applied in triage of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Methods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QC quality management was applied.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routine triage management was applied.ResultsThe accuracy of triage,success rate of rescu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 Patients'visiting time and waiting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QC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applied in triage of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 has significant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Triage;QC quality management;Effect
R197.323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2.0259
2016-06-30
2016-09-09
孔建宜 (1983-),女,廣東肇慶人,大學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急診護理、急診護理管理。